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决战戈壁滩 新疆和田民丰光伏治沙项目桩基施工圆满完成

0
分享至

初冬的昆仑山下,戈壁寒意凛冽,由中铁二十三局承建的和田民丰光伏治沙项目施工现场却机器轰鸣,一派热火朝天的奋战景象。

11月15日,随着最后一根桩基精准入岩、稳稳扎根,该项目桩基础施工任务圆满收官,为后续光伏组件安装、全容量并网发电奠定了坚实基础。


▲187#阵列

和田民丰地区戈壁滩沙层深厚、昼夜温差大,加之工期紧、任务重,给施工带来了多重考验。为啃下这块“硬骨头”,项目部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以劳动竞赛为抓手,组建党员先锋队、青年突击队,让党旗在施工一线高高飘扬。同时建立“每日晨会跟踪进度、每周例会调度难题、每月复盘优化方案”的动态管控机制,将年度总目标拆解为关键节点,绘制时间表,倒逼责任落实到人,迅速掀起全员攻坚的热潮。

在流沙遍布的戈壁滩上,施工通道建设是第一道“拦路虎”。项目团队经过反复勘察试验,创新研发“流沙筑路三步法”:先是精准剥离表层流动沙层,再采用戈壁料分层碾压密实找平,最后铺设碎石骨料强化压实,硬生生在松软流沙中开辟出一条条承载重型设备的“生命线”。而作为光伏电站建设的核心基础工序,桩基施工更遭遇了传统工艺的“卡脖子”难题——钻孔过程中流沙如瀑布般涌入孔内,多次造成塌孔返工。面对困局,项目技术攻关小组结合地质特点反复推演论证。经过数十次现场试验,团队成功研发“注水固沙护壁”新工艺。在机械钻孔的同时,通过特制钻头自带的加压喷水装置,将高压水流精准注入孔壁沙层,利用水沙融合形成的临时稳定结构实现护壁,随后立即吊装钢筋笼、浇筑混凝土,整套流程一气呵成,将单根桩施工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


▲项目航拍

建设过程中,项目部始终秉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深度践行“光伏+生态治理”发展模式。在光伏矩阵规划设计阶段,预留生态廊道,为后续铺设草方格、种植固沙植物创造条件。这种“上部光伏发电、中部防风固沙、底部生态修复”的立体治理模式,既保障了电站建设运营,又有效遏制了沙化蔓延。

夕阳西下,昆仑山的雪峰被染成金色,一排排深深植入戈壁的桩基,如同等待检阅的士兵,静候着光伏板的安装。不远处,工人们正忙着整理草方格固沙材料,为来年春季的生态修复工程做准备。项目建成后,首年上网电量可达19亿千瓦时,既能补充南疆电网清洁能源供应,又能带动和田就业增收,为新疆打造国家新能源综合基地、推进南疆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为全国沙漠地区生态治理与能源开发协同发展提供“新疆样板”。(中铁二十三局)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中国基建报 incentive-icons
中国基建报
《中国基建报》官方网易号
20626文章数 2509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