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一边紧锣密鼓地推进横跨边界的隔离屏障建设,一边公开释放针对黎巴嫩全境实施空中打击的军事预案,以色列近期接连不断的强硬举措,使原本就高度敏感的黎以边境氛围迅速升温至临界点。
2025年11月,黎巴嫩因以色列修建隔离墙行为明显违背国际边境协议,正式向联合国安理会提出申诉。几乎在同一时间,以色列即宣布所谓“有限度反击”战略,明确将贝卡谷地、首都贝鲁特等多个关键区域列为潜在空袭目标。
这一套“筑墙+动武”的双轨策略,究竟是出于真实的安全防御考量,还是借安全之名行军事扩张之实?那些始终无法提供确凿证据的指控背后,是否隐藏着更深层的地缘政治图谋,值得深入审视。
![]()
2025年11月14日,以色列主流媒体《新消息报》首次披露,以军高层已完成对黎巴嫩实施全面空袭的作战方案制定,核心手段为多波次空中突击,重点打击其宣称与“真主党武器制造活动相关”的一系列地点。
该信息于11月16日被《阿拉伯新闻网》进一步证实,表明以色列的军事部署已超越言语警告阶段,进入实际准备周期。尤为引人注目的是,这项攻击计划并非孤立决策,而是与边境隔离墙工程同步展开,形成双重施压态势。
这条隔离墙的走向极具指向性,从以色列单方面认定的“争议地区”谢巴平原中的多夫山起始,延伸至拉斯纳库拉,整条线路紧贴黎以国际边界线铺设,严重违反了既有的边境管理规范。正因如此,黎巴嫩政府才决定诉诸联合国安理会,寻求国际法框架下的正义支持。
![]()
然而,面对黎方的法律诉求,以色列并未表现出任何退让姿态,反而在继续加速施工的同时,加快空袭计划的落地节奏。这种“边建墙、边备战”的并行操作,极大加剧了地区紧张局势,战争阴云日益逼近。
以色列之所以敢于采取如此高压姿态,与其长期奉行的军事压制战略密不可分。目前,以军仍实际控制黎巴嫩南部五个具有重要战略价值的据点,并已将其彻底改造为永久性军事基地,实现了对该区域的实际掌控。
更为严峻的是,自2023年11月黎以达成停火谅解以来,以色列从未真正履行承诺,几乎每日都对黎境内发动跨境袭击,累计造成超过三百人丧生,其中包括大量无辜平民。所谓的停火协议,在以色列的实际行动中,仅被视为战术调整的短暂间歇,而非和平进程的起点。
![]()
在持续不断的军事压迫下,以色列的打击行动早已具备实质杀伤力。仅以贝卡谷地为例,自停火协议签署后已遭受九轮空袭,而此地正是以色列口中“敌方武器生产中心”的主要指涉区域。
此外,以色列军队曾在胡拉村执行专项清剿任务,第769旅部队摧毁数栋民用建筑,声称这些设施被真主党用于藏匿武器,并在现场发现老旧爆炸物残骸。
但无论是针对贝卡谷地的轰炸理由,还是胡拉村行动的合法性依据,以色列始终未能出示任何可供第三方核实的证据材料。所有指控均建立在自身情报体系之上,缺乏透明度与公信力,本质上属于单方面陈述。
![]()
为了合理化其军事行为,以色列抛出多项看似严重的安全预警:称真主党将武器库藏匿于地下掩体或居民聚居区,正在将传统火箭弹升级为精确制导系统,并储备了数万枚远程火箭及数千架攻击型无人机。
更有高级官员宣称,真主党精锐作战单位——拉德万旅已恢复战备状态,并重新在黎以边境沿线完成兵力部署。
尽管这些说法听起来颇具威慑力,但无一获得独立验证。黎巴嫩政府明确否认上述指控,并援引联合国第1701号决议强调:利塔尼河以南地区仅有黎巴嫩国家军队合法驻防,不存在任何真主党军事存在。
![]()
该决议明确规定以色列应完全撤出黎巴嫩南部领土,由黎政府军主导该区域安全事务。然而,以色列不仅长期占据战略要地,还反过来指责黎方违约,此举无疑是对国际共识的公然扭曲。
真主党亦发表正式声明,驳斥所谓“重建武装力量”“恢复进攻能力”等虚假叙事,指出以色列刻意编造威胁论调,实则是为其频繁袭击平民区域、策划更大规模军事行动制造借口。其指控逻辑本身便存在根本性缺陷。
若真如以色列所言,真主党确将在人口密集区布设武器系统,则其所谓的“精准空袭”必然导致大规模平民伤亡,这显然违反国际人道主义法的基本原则。但以色列对此避而不谈,反而不断渲染“迫在眉睫的威胁”,其真实意图显然是通过制造恐慌情绪,为自身的军事扩张争取舆论空间。
![]()
更耐人寻味的是,以色列军方曾发布一项前后矛盾的情报评估:称即便黎巴嫩军队在利塔尼河以南缴获部分火箭发射装置,也会被贝卡谷地更新型、更先进的武器系统迅速替代。此番言论表面强调威胁迭代,实则暴露其执意将贝卡谷地列为重点打击对象的战略意图。
作为黎巴嫩的核心战略腹地,贝卡谷地不仅地理位置优越,且连接多个重要区域。以色列反复针对该地实施空袭,实质目的在于系统性摧毁其基础设施,削弱黎巴嫩整体防御潜力。
面对以色列的步步进逼,黎巴嫩与真主党并未被动应对。除向联合国提交正式诉讼外,黎政府还多次呼吁国际社会关注以色列的非法占领与挑衅行为,希望借助多边机制遏制其单边扩张势头。
![]()
真主党则重申捍卫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的坚定立场,同时敦促黎巴嫩中央政府团结各方力量,共同抵御外部侵略风险。但从当前局势看,国际干预尚未形成有效制约,以色列的军事部署仍在稳步推进,双方对抗烈度持续上升。
纵观整个事件发展脉络,可以清晰看出以色列每一步行动皆有章可循:先以“安全威胁”为由推动越境隔离墙建设,实现事实上的领土控制;再以空袭计划削弱对手军事潜力;最终达成对黎巴嫩长期战略压制的目标。
而所谓的“真主党武器网络”指控,不过是其精心包装的政治说辞。所有指控均缺乏独立证据支撑,反观以色列自身,长期系统性违反停火协议、非法占据他国土地的行为,才是地区动荡的根本源头。
![]()
如今,黎以边境局势已处于高度紧绷状态,以色列的空袭计划随时可能启动,隔离墙建设亦未停歇。双重压力叠加之下,一场大规模空中冲突已临近爆发边缘。对黎巴嫩而言,既要应对迫在眉睫的军事威胁,又要争取国际支持,处境异常艰难。
但无论形势如何演变,一个基本原则不容动摇:任何国家不得以维护自身安全为由侵犯他国主权与领土完整。以色列的单边军事行动不仅严重破坏地区稳定,终将招致反噬。倘若国际社会继续袖手旁观,纵容此类冒险行径,最终引发的后果或将远超可控范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