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中国加入《世界遗产公约》40周年,11月17日,“世界遗产在北京”2025国际漫画展在颐和园正式启幕。本次展览由北京市文物局主办,北京漫画学会承办,是继“世界遗产保护”主题系列活动后,又一场集文化交流、艺术创新与公众参与于一体的国际级文化活动。展览将持续至11月30日。
据悉,此次漫画展汇聚全球52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余件漫画作品。作品围绕北京地区世界文化遗产,包括长城、北京故宫、周口店北京人遗址、颐和园、天坛、明十三陵、大运河、北京中轴线等,通过所承载的历史脉络、文化内涵、艺术成就、营造智慧、精神价值及其在当代的意义进行创作。经过北京漫画学会专家与国际评审团的多轮遴选,百余幅佳作脱颖而出,涵盖传统水墨、数字漫画等多元风格,以夸张写意的线条与天马行空的创意,重新解构北京世界遗产的文化内核。
北京漫画学会会长、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陶冶介绍,漫画与世界遗产的跨文化艺术对话,不仅展现了世界遗产作为“人类共同记忆”的文化价值,更通过漫画这一直观易懂的艺术形式,让古老遗产焕发年轻活力。纵观人类文明史,世界遗产作为跨越时空的文化载体,始终在诉说着不同民族的智慧与情怀。而今,通过漫画的幽默转译,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正在打破语言的藩篱,构建起更为广阔的文化共识。
部分作品选登:
![]()
《共襄奥运》 卢卡·拉加托尔 黑山
![]()
《薪火相传》 赵苏慧 中国
![]()
《漫画颐和园》 聂峻 中国
![]()
《外星游客》 巴尔蒂斯·西尔维乌 罗马尼亚
![]()
《天坛留影》 安东尼奥·桑托斯 葡萄牙
![]()
《天使之坛》 费尔南多·皮卡 哥伦比亚
![]()
《京杭大运河》 克劳斯·皮特 奥地利
![]()
《愿景》 托马斯·赖歇特 德国(AIGC辅助)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晓萌
编辑/胡克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