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国的法律体系竟可为个别政要“私人订制”?这一原本只存在于讽刺文学中的情节,如今却在韩国真实上演。近期,执政的共同民主党与政府高层正全力推进一项极具争议的立法议程——计划于2026年上半年全面废除《刑法》中的背信罪。此举不仅可能使卷入大张洞土地开发腐败案的总统李在明摆脱核心指控,更将导致约43亿人民币的非法所得无法追缴,同时令全国正在审理的4800名背信罪嫌疑人集体免于刑责。
2
这项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名的司法改革,表面宣称旨在减轻企业高管的刑事责任负担,实则被广泛质疑为一场精心策划的政治庇护行动。公众对司法中立性的信任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人们不禁发问:这究竟是制度层面的理性调整,还是权力集团操控法治、实现自我保护的政治操弄?其背后错综复杂的权力布局,已引发社会各界的高度警觉。
3
![]()
4
2025年11月13日,由共同民主党内部设立的“经济处罚与民事责任合理化工作组”正式接收了法务部提交的专项研究报告。文件明确提出,将在2026年上半年完成对背信罪的系统性废止,并同步出台替代性法律机制。该时间表的设定极为微妙,恰好处于李在明所涉大张洞案进入关键审理阶段的敏感期,而背信罪正是检方对其提起公诉的核心罪名之一。
5
依据韩国现行司法原则,若某项刑事罪名被立法机关正式撤销,则所有基于该罪名的未决案件将依法终止审理,相关被告自动获得无罪认定。这意味着,一旦背信罪被废除,李在明在此项指控下的法律责任将不复存在,即便其行为已被证据链充分锁定。
6
![]()
7
此次立法动向并非孤立事件,而是与此前一系列异常司法操作形成高度联动。早在2025年11月7日,检方在大张洞案多名涉案人员一审判决后,出人意料地宣布放弃上诉。该案涉及非法获利高达8000亿韩元,折合人民币约43亿元,本应成为打击政商勾结的标志性案例,却因检方的沉默戛然而止。
8
更为蹊跷的是,时任代理检察总长卢万锡于11月12日突然递交辞呈,外界普遍认为这是对检方弃诉决策引发舆论风暴的间接回应。据其透露,放弃抗诉系与首尔中央地方检察厅检察长协商达成,但在社会高度关注的重大贪腐案件中,法院量刑显著低于检方求刑幅度却选择不上诉,此种做法在韩国司法史上极为罕见,严重削弱了检察机关的公信力。
9
![]()
10
对此,最大在野党国民力量党展开猛烈抨击。党部首席发言人朴成勋公开指出,所谓“减轻企业负担”不过是掩饰真实意图的遮羞布,实质是为现任总统量身打造“法律防弹盾”。他强调,共同民主党近年来接连推出多项抑制市场活力的监管措施,如今却突然以促进经济发展为由推动废法,政策逻辑前后断裂,所谓的改革正当性荡然无存。
11
朴成勋进一步剖析,检方率先放弃追责使财阀利益集团毫发无损,政府紧随其后试图通过修法彻底清除李在明的法律隐患,这种环环相扣的操作已超出正常政策范畴,堪称对司法独立的系统性侵蚀,甚至可定性为“宪政危机级别的司法篡改”。
12
![]()
13
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已有超过半数受访者认为检方放弃上诉的决定缺乏正当性。而对于通过废除法律来规避审判风险的做法,民众接受度更低。国民力量党议员朱振宇从社会治理角度发出警告:该项立法草案发布时间紧邻李在明生日,时机之巧令人难以相信纯属巧合,极有可能是一场政治献礼工程。
14
他明确表示,背信罪的消失不会仅影响单一人物,而是将触发大规模司法豁免效应。包括白贤东贪污案、公款挪用案在内的大量待审案件都将因主罪名失效而被迫中止,4800名嫌疑人将集体脱离司法程序。法治的堤坝一旦溃口,后果不堪设想。
15
![]()
16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大张洞案的关键受益人金万沛、南旭等人将直接获释。这些曾利用职权非法牟利的个体,未来仍可在首尔江南区持有豪宅、收取租金,继续享受特权生活。在朱振宇看来,这种依托权力网络有组织地消除特定人物法律风险的行为,本身即构成严重的体制性犯罪,是对法治精神的根本背叛。
17
从韩国法治传统的根本立场出发,法律的创设与废止必须服务于公共利益与社会正义,而非成为庇护个别政治人物的工具。背信罪作为规制公司治理失序、惩治职务背信行为的重要刑事条款,长期以来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防止权力滥用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8
尽管执政党以“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为口号推动改革,但却始终未能解释为何此项立法偏偏在李在明面临审判的关键时刻加速推进,也无法说明为何不在其他经济指标改善后再行评估,其时机选择与动机之间的高度关联性难以回避。
19
![]()
20
一个成熟的法治社会,依赖的是司法系统的独立运行与法律规则的稳定预期。倘若法律可以因政治需要而随意更改,那么法律就不再是约束权力的缰绳,反而沦为掌权者手中的橡皮泥。这种做法不仅会瓦解公众对司法的信任,更将动摇国家治理的合法性根基。
21
截至目前,面对在野党的强烈质疑与民间的广泛抗议,共同民主党及行政部门仍未发布任何官方说明或政策解释。这场围绕背信罪存废的角力,已然与大张洞案的司法命运深度绑定,成为撕裂韩国政坛的核心矛盾点。
22
一边是执政力量试图借助立法通道实现政治脱困的明显意图,另一边是反对势力与公民社会对司法底线的顽强守护,韩国的法治进程正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
23
![]()
24
司法公正作为现代文明社会的基石价值,绝不容许任何形式的权力干预。任何企图借立法之名行私利之实的操作,终将遭遇社会的集体抵制。此次韩国的立法风波,本质上是一场关于权力边界与法治尊严的正面交锋。
25
倘若权力最终凌驾于法律之上,不仅会使43亿元赃款永久流失,让4800名违法嫌疑人逍遥法外,更将严重损害韩国历经数十年建立的民主法治声誉。国际社会也将重新审视这个国家的制度可靠性。
26
这场政治闹剧将如何收场?李在明是否真能借修法之机全身而退?韩国民众是否会如反对党所呼吁的那样发起大规模抗争?这些问题尚待时间揭晓。但有一点可以确信:任何违背公平正义原则的政治交易,无论包装得多么冠冕堂皇,终将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接受后世的审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