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俄罗斯旅游市场,像是被一盆冷水狠狠泼醒了。去年还在接待破纪录的中国游客,转眼间却陷入了“人去哪儿了”的尴尬局面。
根据俄罗斯旅游运营商协会的数据,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游客数量暴跌了13.3%,整体国际游客也减少了12.1%。粗略一算,这场“游客退潮”,直接带走了超过10亿美元的真金白银。
![]()
要知道,2024年时,中俄“无上限伙伴关系”红红火火,一年接待中国游客超130万人次,俄罗斯一度成了“欧洲替代品”的香饽饽。可如今这一切,像是被突然按下了暂停键。战争的阴影,不再停留在战壕,也走上了旅游路线图。
游客最怕的是“不确定”
2025年春天,乌克兰军方启动了代号“蜘蛛网”的无人机攻势。这场行动的目标已经不只是战场,而是俄罗斯的民用基础设施。从机场到炼油厂,从铁路到电网,几乎没有哪个地方能“幸免于难”。起初,每周三五次的袭击,还算在可控范围内。但到了夏天,几乎每天都有城市被惊动,袭击范围一路从莫斯科周边延伸到远东甚至西伯利亚。
![]()
这种打击方式不是轰炸式的毁灭,而是“蚊子战术”的消耗。俄罗斯交通部的报告显示,航班延误率超过七成,许多热门航线频繁中断。北京飞莫斯科、哈尔滨飞伊尔库茨克的航班,不是取消就是临时改线。对游客来说,出行计划被打乱不说,连安全感都没了。
被誉为“诗与远方”的“跨西伯利亚之旅”,在贝加尔湖段频频因袭击停运。大量中国游客原本计划打卡的路线被迫取消,旅行社赔款、游客退团、行程改签的投诉接踵而至。
外媒分析得很直接:游客最怕的,不是炸弹本身,而是行程的“不确定性”。你不知道明天还能不能按计划起飞,不知道抵达目的地后是否会断电、封路,甚至不清楚是否能顺利返程。安全是旅游的底线,而现在,这条底线正在被无人机一寸寸抹去。
![]()
俄罗斯方面自然不是没有应对。防空系统加紧部署,关键城市建设反无人机罩。但问题在于,无人机本身就是“打游击”的利器,难防、难测、难控。它们不需要精准命中,只需不断制造混乱。旅游业靠的是稳定和节奏,而现在,这两个词在俄罗斯地图上正逐渐褪色。
游客不是怕走丢,是怕“失联”
如果说炸弹让人担心“人身安全”,那网络断联带来的,是一种“彻底的无助”。
为了应对无人机的精准定位问题,2025年俄罗斯启动了一系列数字管控政策。其中最引发争议的,是对外国SIM卡的“隔离期”——入境24小时内无法联网、无法发短信。这是为了阻断无人机操控信号,但也把游客直接“踢出”了现代生活方式。
![]()
这可不是小事。对中国游客而言,微信支付、支付宝、高德地图、携程预订,全靠手机撑着。一旦断网,吃饭、买票、导航、交流全部“打回原形”。
有德国游客在罗斯托夫找不到能刷卡的餐厅,三天靠饼干果腹;也有中国旅行团因航班延误被困机场,网络瘫痪导致无法联系导游、无法改签、无法报平安。这些真实经历通过短平台迅速发酵,“俄罗斯旅游风险”这一关键词搜索热度飙涨,光8月一个月就涨了50%。
游客不怕麻烦,但怕“遇事没人管”。当网络都成了“奢侈品”,游客的信任自然也在消耗。更别提,获取当地SIM卡的难度也大幅上升,排队、实名、激活一套流程下来,有人吐槽“还没玩就先上了一堂行政管理课”。
![]()
俄罗斯本想用“数字盾牌”挡住无人机,结果不小心把游客困进了“网络牢笼”。这暴露出一个更大的问题:在面对非传统安全威胁时,一刀切的政策可能会误伤整个社会。尤其是在这个“离了网寸步难行”的时代,断网不只是技术手段,更是对游客信任的打击。
10亿美元背后:不仅是钱的问题,更是信任的问题
这一轮旅游寒冬,不只是数字难看,更是结构性的问题。
旅游业是门链条长、牵涉广的生意。从酒店到餐饮,从导游到交通,每一个环节都吃游客这口饭。而如今,饭碗被打翻了。俄罗斯境内多个依赖中国游客的热门地区,例如贝加尔湖周边,现在正面临“景点开门,游客不来”的尴尬局面。当地酒店入住率从去年的85%跌到了62%,餐厅订单也下滑30%。更扎心的是,专门服务中文游客的导游失业率已突破25%。对这些基层从业者而言,损失不是数字,而是真金白银的生活来源。
![]()
更难以恢复的,是市场份额。中国国家移民管理局的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出境游已经恢复到疫情前的九成水平,但选择俄罗斯作为目的地的比例却从8%掉到了4%。这说明,游客没少出国,只是俄罗斯成了“绕着走”的选项。过往被视作“欧洲平替”的俄罗斯,正在被打上“高风险”标签。
这背后,其实是民间信任在流失。旅游是人与人之间最直接的交流。当中国游客一次次遇到断网、封路、航班取消,难免会影响对俄罗斯的整体印象。这种观感的转变,不会在外交公报中体现,却会体现在每一个“我以后不想再去了”的口头承诺里。
“无上限伙伴关系”如果要落地生根,不能只靠官方文件,更要靠人民之间的互动。而当这种互动频频受阻,关系的根基也开始松动。战争不仅打击前线,也在悄悄侵蚀后方的人心。
![]()
这场旅游业的崩塌,不是一时兴起的波动。它是战争外溢效应的典型案例,通过“物理安全”和“数字便利”两条路径,精准地打中了俄罗斯旅游业的命门。
未来如果类似的冲突在其他地区上演,旅游、留学、贸易这些原本看似“远离政治”的领域,恐怕也难以幸免。这一次,俄罗斯旅游业付出了代价。下一个,会是谁?这个问题,值得全球每一个国家深思。
信息来源:战争外溢效应惊人!俄罗斯旅游业损失超10亿美元——凤凰网2025-11-11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