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口是本能,闭嘴是修行。
不知你可曾发现,年少时,我们总爱把情绪挂在脸上,把志向挂在嘴边,恨不得让全世界都看见自己的才华与抱负;
而随着年岁渐长,阅历渐深,我们却越来越懂得收敛锋芒,沉淀内心。
这才明白,人生最难得的智慧,原来都在一个“藏”字里。
01
藏言,是修养,更是一种力量
古人说:“吉人寡言语,躁人之辞多。”
言语之间,藏着一个人的格局与未来。
想起京剧大师梅兰芳的一个故事。
某次演出《霸王别姬》时,台下有位老者频频摇头。
戏毕,梅兰芳妆都未卸,便匆匆找到老者请教。老者直言不讳:“虞姬的舞剑身段应当如此这般……”
旁人都在等着看梅兰芳如何回应这位“不懂戏”的老者,谁知他竟深深鞠躬,诚恳地说:“先生指教的是,我愿拜您为师。”
这个故事让我想起一句话:“开口是本能,闭嘴是修行。”
真正的强者,从不在口舌上争高下。
就像成熟饱满的稻穗,总是谦卑地低垂着头。
人人急于表达的时候,懂得适时沉默,把争辩的精力用来精进自己,这何尝不是一种大智慧?
记得去年在公司的一次重要会议上,同事小张因为一个方案与另一个部门的同事争得面红耳赤。
会后,主管没有选择小张的方案,也没有接受另外那位同事提出的建议,而是选择了在会上一直沉默的小李的方案,因为他的方案更为成熟。
原来,在小张忙着辩解时,小李早已把方案修改完善,用实力证明了一切。
这正应了那句老话:“水深不语,人稳不言。”
![]()
02
藏器,是格局,更是一种远见
《周易》中说:“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这句话蕴含着古人深刻的处世智慧。
三国时期的刘备,可以说是“藏器”的典范。
他胸怀复兴汉室之志,却能在曹操麾下安心种菜;他有关羽、张飞这样的万人敌,却从不轻易显露锋芒。
正是这种隐忍待时的智慧,让他在乱世中得以保全,最终成就大业。
反观当下,多少人稍有才华便急于表现,稍有成就便沾沾自喜。
却不知,真正的才能需要时间的沉淀,就像酿酒,愈陈愈香。
我的大学同学王明,毕业后一直默默深耕技术领域,当同龄人都在追逐风口时,他依然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潜心钻研。
十年后的今天,他已成为行业内的顶尖专家,而当初那些四处奔走的同学,大多还在寻找方向。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能够沉下心来打磨自己,不为眼前利益所动,这样的“藏”,才是真正的远见。
![]()
03
藏心,是境界,更是一种智慧
哲学家叔本华说过:“我们都居住在一个各自赋予其意义的主观世界里。”
你的内心如何,你看到的世界便如何。
苏东坡的一生,将“藏心”的智慧演绎到了极致。
从黄州到惠州,再到儋州,仕途的失意没有击垮他,反而让他找到了更广阔的精神世界。
在黄州,他开荒种田,研究美食;在惠州,他“日啖荔枝三百颗”;在儋州,他办学教书,传播文明。
他把一颗饱经风霜的心,妥帖地安放在对生活的热爱之中。
邻居李阿姨也颇有此风度。
退休后,她没有像其他老人那样整天抱怨儿女不在身边,而是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丰富多彩:养花、练字、参加社区活动。
她说:“人生就像喝茶,浮沉都是常态,重要的是保持内心的平静。”是啊,心若安定,处处都是故乡。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更需要学会“藏心”。
不被外界的喧嚣干扰,不为他人的评价所困,守好自己的一方净土。
正如古人所说“大隐隐于市”,真正的宁静,不是远离红尘,而是在喧嚣中修得内心的安定。
![]()
04
藏,是最高级的富养
细细想来,“藏”的智慧贯穿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藏言,不是缄默不言,而是懂得言出必善、言出必准;
藏器,不是埋没才华,而是厚积薄发、待时而动;
藏心,不是封闭内心,而是保持定力、明心见性。
这种“藏”,不是消极的逃避,而是积极的蓄能;不是懦弱的退缩,而是睿智的选择。就像冬天的树木,看似枯槁,实则在地下积蓄着来年春天的力量。
在这个飞速向前的时代,或许我们更需要学会“藏”的智慧。
藏,让我们在浮躁中保持清醒,在喧嚣中守住本心,在迷茫时找到方向。它让我们明白,真正的富养,不在于外在的装饰,而在于内心的丰盈。
如此,我们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活出真正的从容与智慧,将平凡的日子,过出熠熠生辉的光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