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赛季CBA又出争议新规!一项名为“潜力赛”的新增赛事还未开打,就已经在球迷和媒体间吵翻了天。支持者认为这是给边缘球员的圆梦舞台,反对者则痛批这不过是联盟讨好赞助商的又一“骚操作”。
据直播吧报道,CBA新赛季将在常规赛结束后为每支球队额外安排一场8分钟的潜力赛。媒体人麦穗丰在个人微博上表示:“这样的比赛当然是为了给赞助商补曝光时长,但各支球队也可以给队内缺少出场时间的球员一个机会。就跟杨瀚森在NBA的境遇一样,能打比赛总比不打要强。”这番言论立刻引发热议,有网友直言:“8分钟能叫比赛?不如直接叫广告插播时间!”
争议的焦点集中在比赛时长上。《东方体育日报》记者薛思佳就犀利指出:“这个10分钟的潜力赛到底是个什么‘四不像’的产物,时间达不到,强度达不到,且不说对球员锻炼价值有多少,就球队能有多重视,球迷能有多关注都得打上个巨大的问号。”确实,8分钟的比赛时间甚至不够一次完整的战术演练,更别说让球员找到比赛节奏了。
但支持方也有自己的道理。对于那些在常规赛事中几乎得不到出场机会的边缘球员来说,哪怕只有8分钟,也是证明自己的宝贵机会。上赛季在辽宁队场均仅能获得9.9分钟出场时间的刘雁宇,本赛季转投吉林后迅速成为主力,这样的例子让不少年轻球员看到了希望。正如麦穗丰所说:“能打比赛总比不打要强。”
然而商业因素的介入始终是绕不开的话题。近年来CBA联赛商业化程度不断提高,赞助商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有内部人士透露,新增潜力赛正是为了满足某头部赞助商的曝光需求,而8分钟的时长设计也是为了方便在黄金时段插播。这种“为钱改赛制”的做法让许多球迷感到不满,认为联赛正在失去纯粹的竞技精神。
更让人担忧的是,这种商业导向可能会影响比赛的公平性。如果某支球队为了讨好赞助商而派上主力球员“走过场”,那么其他球队的边缘球员岂不是连这8分钟的机会都被剥夺了?毕竟在职业体育的世界里,成绩永远是第一位的,谁又能保证教练们不会为了所谓的“球队形象”而放弃锻炼新人的初衷呢?
说到底,CBA潜力赛的争议本质上是商业利益与竞技精神之间的博弈。联盟想要在商业化浪潮中乘风破浪,又不想失去篮球最本真的东西,这本就是一道难题。或许正如网友所说:“如果真为球员着想,不如把这8分钟分给垃圾时间,让边缘球员在正式比赛中多喘口气。”
无论如何,新赛季的潜力赛已经箭在弦上。是成为边缘球员的圆梦舞台,还是沦为赞助商的广告秀场,只有等到比赛开打才能见分晓。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场关于商业与竞技的讨论,才刚刚开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