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什么时候能强制双休?单休和双休一年差了多少天?按一年52周计算,双休一年休息104天,单休只休52天。单休的打工人,每年要比别人多上整整52天班。那为什么不彻底强制双休?
这里我想说一下,其实从1995年起,我们就有了双休制度,那为什么还有单休和大小休的情况出现?
首先,机关单位是明确双休的,但企业可以按实际情况调整。这个“实际情况”,就跟“老板我说了算”没啥区别,懂的都懂。尤其是一些中小公司,总觉得让员工多加班就能多挣点,但其实没算过,员工疲劳工作,反而让效率下降。
再者,就是中国人口真的太多了,打工人提双休怕丢工作、影响晋升。“你不做,有的是人做”,这句话放在今天应该也有不少人认同吧?
那国外为什么能普及双休?难道他们天生就不用加班?你比如说一些发达国家,美国、德国、日本,他们为什么能呢?其实背后也藏着不少打工人的辛酸史。
1908年,美国新英格兰州有家棉花厂,因为员工里面有犹太教徒和基督教徒,犹太教徒要过安息日,基督教徒则要做礼拜,两方天天为了谁该上班谁该休息闹矛盾。老板没办法,干脆拍板,周六周日都放假,这便是当时美国双休制度的雏形。
到了1926年,福特汽车公司的老板亨利·福特开始大规模推行双休制,每周工作五天,每天八小时,让工厂周六周日关闭。他认为,这样能让工人有时间消费,刺激经济。后面在劳工运动的推动下,其他大企业纷纷效仿。到了1933年,美国国会在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的推动下,还出台了《工业复兴法》,至此,双休在美国基本普及。
在欧洲,像德国,人家的工会力量强大。德国的金属业工会在2018年代表90万工人与雇主协会谈判,不仅将周工时从35小时压缩到了28小时,还实现了加薪4.3%。欧盟1993年颁布了《工作时间指令》,规定每周的工作时间不能超过48小时,年带薪休假至少20天,对违反劳动法规的行为采取罚款、监禁、吊销营业执照等严格处理,保障双休落实。
离我们最近的日本,在90年代初,楼市泡沫破灭,制造业产能利用率从82%骤降至68%,企业面临巨大压力。像索尼实行双休日制度后,加班费用支出减少了41%,年节约成本230亿日元;零售业便利店数量增长29%,周末的销售额占比达47%。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本顺势推进了双休制,完成了去产能、降成本、促转型的系统性调整。
中国不是不能落实双休,有个特别主要的原因是国内外的资本家观念不同。同样的事,国内的资本家更看重过程,他们见不得员工轻松完成工作。受传统观念影响,不少人秉持着“吃苦耐劳才是好”的观念去要求底层员工。其实让双休与企业运转并不冲突,也不难实现弹性办公,部分岗位错峰上班都行,关键是老板要明白,员工休息好了,效率才能提升。双休还能刺激消费,对企业、经济、老百姓来说,是三方共赢的好事。
都看到这了,还不赶紧转发给你老板?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