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一到,街头巷尾飘着热腾腾的食物香气,不少人手捧糖炒栗子、烤红薯、奶茶小饼,热热闹闹的生活节奏让人觉得特别幸福。不过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这种“幸福”可不是那么容易就能享受的。天气一冷,人的食欲就明显变强,加上活动量减少、代谢速度也会有所下降,血糖很容易出现波动。有些人一到冬天血糖就飙得飞快,看着仪器上的数字直犯愁。医生们这时候通常会提醒一句话:“嘴上多注意,血糖少闹腾。”
![]()
专家其实早就提醒了,糖尿病患者到了冬季,要特别留心五种食物类型,这不是吓唬谁,而是因为这几种吃的真的是血糖的大敌。
不是说一点都不能碰,但至少要管住自己那容易动摇的嘴和心。特别是冬季本就容易诱发各种慢性病并发症,控制好血糖是关键。
第一个要避开的,就是那些看起来“软糯香甜”的主食,像八宝粥、汤圆、小米粥、红枣粥、面条煮得特别软这些。
一到冬天,很多人喜欢吃点热乎的、好消化的东西,但别忘了,黏稠的、软烂的主食升糖速度特别快。食物的“升糖指数”(GI)越高,吃下去之后血糖升得越快。
研究显示,普通米饭的GI在83左右,而经过长时间熬煮的小米粥GI能飙到95以上,这种高GI的东西,一入口几乎等于“血糖快车”。
糖友吃这些,简直是“刀口舔糖”,那种甜蜜是要用血糖代价换来的。吃饭的核心是慢慢释放能量,而不是瞬间让血糖上天。
![]()
有些人会反驳,说吃点流质不容易饿肚子,也好消化。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功能已经出了问题,靠着药物或胰岛素维持平衡,怎么受得了这种挑战?
医生建议主食尽量选择粗粮、杂粮搭配一些高纤维的豆类,不光能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还能改善肠道功能。吃饭时别煮太烂,每一口多咀嚼几下,降低食物升糖速度,也有助于控制餐后血糖。
第二个容易踩雷的就是水果。很多人以为水果是天然健康食品,维生素多、纤维多,吃点没什么大碍。但糖尿病患者吃水果得特别讲究,有些水果看着普通,其实含糖量爆表。
像冬天很受欢迎的柿子、葡萄干、红枣、香蕉,这些都是高糖分水果。以柿子为例,每100克大概含有14克糖,葡萄干每100克甚至能达到60克糖分,几乎是糖块的水准。
有一项中国营养学会的数据显示,糖尿病患者如果每日摄入的水果超过200克,而且选择的是高糖分品种,血糖的波动范围明显上升。更严重的是,部分人对水果的“健康光环”太过依赖,甚至用来代替正餐,这种吃法完全违背了科学饮食原则。
![]()
水果不能当饭吃,也不能当零食无限制地吃。医生建议选择低GI的水果,如苹果、猕猴桃、柚子,每天控制在100克以内,最好在两餐之间吃,别空腹,也别配着主食吃,才能减少血糖波动。
第三个别碰的,是那些香气扑鼻、外酥里嫩的油炸食品。冬天吃一口炸鸡、油条、薯条,简直让人飘飘欲仙。但这些高油脂食物不光热量惊人,而且还会让胰岛素的敏感性变差。
研究发现,长时间摄入高油脂饮食会导致胰岛素抵抗,这是2型糖尿病的“罪魁祸首”之一。也就是说,本来身体就处理糖分有点困难,结果又来一波高油脂干扰,身体直接罢工。
有人说“炸物偶尔吃点没关系”,但很多糖友是嘴上说偶尔,实际上一周吃好几次,尤其是街边摊、快餐、零食里,隐藏的油脂一点都不少。更糟的是,这些油脂大多数是“反式脂肪酸”或者多次重复加热的劣质油,用来炸食物只会让血管越来越差。
糖尿病本身就容易引发动脉硬化、高血压,这些炸物无异于是火上加油。不吃炸的,改蒸、煮、炖,哪怕是烤一烤,也比油炸靠谱得多。
![]()
第四种是高盐腌制的东西,像咸菜、酱肉、香肠、腊肠、泡菜这些。一到冬天,家家户户都喜欢囤点“咸货”,觉得过年过节才有年味。但这种咸口的东西,含盐量高得吓人。
一根香肠的钠含量可能就能占到一天推荐摄入量的80%以上,长时间吃这类食物,会严重增加肾脏负担。很多糖尿病患者到了中晚期都会并发肾病,肾功能一旦出问题,那生活质量会明显下降,甚至需要透析。
国家营养监测数据显示,中国居民的平均钠摄入量长期超标,糖尿病患者如果不控制,很容易加速病情进展。而且腌制食物中还常含有亚硝酸盐,对胃肠道刺激也大,增加患癌风险。
健康的饮食应该是低盐、少加工,平时做饭多用天然调味料,尽量少吃即食食品。偶尔嘴馋想吃点腌菜,也尽量控制在很小的量,别当配菜天天来一碟。
最后一种,也是最容易让人忽略的,就是酒。很多人觉得喝点酒可以暖身、助眠,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尤其是冬天聚会应酬特别多。可糖尿病患者喝酒,后果有时候比吃糖还严重。
酒精会抑制肝脏释放葡萄糖,容易引起低血糖,特别是使用胰岛素或者口服降糖药的人,在饮酒后出现低血糖的风险大大增加。更麻烦的是,低血糖发作可能没明显症状,一旦意识不清,很容易出危险。
![]()
有一项国内糖尿病研究数据显示,40%的低血糖急诊病例与饮酒有关,尤其是空腹喝酒,几乎是“自掘坟墓”。而且酒精也会影响脂代谢,增加血脂,对肝脏损伤也非常大。
很多糖尿病患者还合并脂肪肝、高尿酸,喝酒相当于多重打击。医生建议糖尿病患者最好完全戒酒,哪怕是低度酒也要少碰,喝酒带来的“放松”并不值得冒这么大风险。
冬天确实是个让人容易“嘴馋”的季节,从街边小吃到饭桌上的年夜饭,一个不留神就容易吃多吃错。但对于糖尿病人来说,管住嘴真的不是说说而已,而是一种对身体的负责任。
吃饭这件事,从来不是只为了满足嘴巴,更是管理健康的一种方式。这五种吃不得的食物,并不是非要一口不沾,而是要有选择地避开那些对血糖波动影响最大的东西。哪怕稍微控制一点点,都可能带来一天的稳定血糖。
![]()
气温虽低,健康不能低估。糖尿病本就需要长期控制,而冬季是一个“容易出事”的时期,饮食稍微调整得好,能省下不少麻烦和治疗成本。医生说得没错:吃得对,血糖就不作妖。只要愿意改变一点点,每天都能更轻松一点,这不是鸡汤,是实实在在的健康真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