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统一绕不开“打”与“拖”?杨志良“断供三个月投降”火了,但这事该让新闻再飞一会儿
![]()
新闻先上桌:2023年那场跨海吵架,不少人都看过。台湾前“卫福部长”杨志良在大陆的公开辩论里,对着台下和镜头直接开火,把大陆“武统派”学者贴上“战争分子”的标签,话锋更狠——把两岸经济联系一刀切,尤其是把“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按下暂停键,他断言“三个月台湾就会低头”。现场气氛那叫一个紧,弹幕刷屏,网民的火力给足了。
这场辩论的具体场地、完整流程,网络上流传版本不一,暂无相关信息可以完整复原全程,我们能确认的,是它在两岸舆论场掀起了不小的浪潮。涉事观点和表述,华夏经纬网刊发的《杨志良:两岸根本一中》里有提及,口径上和视频里传出的段落基本一致。至于有没有更多官方机构记录、完整版文字实录,有待权威渠道进一步确认。
![]()
我关心的不是一场嘴仗谁占了便宜,而是它戳中的那根神经:统一到底靠“打”,还是靠“拖”?这条分野,在两岸讨论里反复出现。
“武统派”并不都等于“热衷战争”。在大陆学界和舆论场里,很多人强调的是“威慑”与“准备”,把动武当作备选项,而不是默认选项。威慑的本质是让对手不敢轻举妄动,不是明天就开火。杨志良把这类观点直接打成“战争分子”,这个标签好用,传播效果强,但也容易把复杂选择打成黑白二值,过于简单化。
现代战争不是教科书里的“兵来将挡”。一旦走到武力路线,消耗、外部变量、战后治理,哪一项都不是小数。外部势力会不会介入、介入到什么程度,台海以外的海上通道、产业链供应,都是连锁反应。大陆民间的焦虑能理解,但把战争当成“一键解决”,这认知不太现实。
![]()
说回杨志良的“经济断供论”。他打的算盘也不复杂:ECFA是台湾对大陆经贸的重要管道,两岸贸易深度捆绑,一旦断开,台湾经济承压,民意就会转向统一。听上去挺直观,但真要落地,难点一箩筐。
![]()
退一步讲,就算把经贸当作杠杆,也需要精准施压、分级管理、预案同步,避免“自己也疼”的回力效果。比起一刀切,更现实的是“结构性、节奏性、可逆性”的工具箱——哪里施压、哪里保留、如何设定回到轨道的门槛,这套技术活考验的是治理能力和产业理解,不是喊话的气势。
![]()
杨志良还把“武统派”与“核子大战”捆在一块,这话传播效果拉满,但专业上站不住。核武是最后底牌,出场意味着一切失控。不管哪一方,谁都不会把战略威慑当成常规方案。两岸讨论里拿“核大战”当修辞,更多是把对手放在极端位置,好制造对比度。这类话术在舆论场好用,在政策桌面上没法当依据。
在现实层面,大陆这几年军事威慑节奏不断,军机绕岛、沿海演训的存在感不低;岛内延长兵役、加码采购、演练防空,这些动作传递的是“备战”信号。威慑与反威慑的互动,会把误判概率推高,这是一条需要非常小心处理的窄路。对话机制能不能持续、危机管控有没有兜底,都事关安全阀的可靠性。公开版本的细节参数,暂无相关信息能完全披露,这部分本就属于机密管理范畴。
![]()
回到“打”与“拖”的大命题,为什么总绕不开?我给出三点视角,先把桌面摆平:
![]()
![]()
我不打鸡血,也不唱高调。两岸这盘棋需要耐心,也需要硬实力。和平统一是优先项,武力准备是兜底项,经济工具是校准项。这不是回避,而是工程学思路:先明边界,再定路径,最后做动态调整。
杨志良的“断奶论”,锋利有锋利的好处——让人把经济这一条线重新审视。但把它当成“万能钥匙”,就容易走向思维捷径。大陆学者的“武统论”,在舆论场可能更有存在感,但回到现实,不是谁能用气势把复杂事务一拳解决。统一不是比狠话,统一比的是稳定的国家能力、长期的社会工程和可持续的制度供给。
我理解大家的情绪,谁都不愿意把几代人的努力押注在高风险上。也正因为这样,政策与舆论之间需要一条更理性、更可验证的桥。对台政策的每一步,都该有清晰目标、有测量指标、有可逆通道;对内共识的每一步,都该有真实信息、有风险说明、有公开沟通。把复杂问题复杂化、再把复杂问题可管理化,这是专业的态度。
这篇稿子我不做空喊,也不做人设。该说的事实摆在这,未确认的部分我就写“暂无相关信息”。这事不靠一句口号,也不靠一场直播热度。统一是大势所趋,路径是技术活。跃进不是勇敢,稳准才是能力。能不打就不打,能和就和;该备就备,能赢在长线。把这几个词落在真实能力上,台海这锅水就不会被情绪烧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