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杨阳 来源 | 顶尖广告
谁能想到一向温和的“雷布斯”会当众“撕破脸皮”?
一句话炸翻热搜,创始人亲自下场怼造谣者,还顺带让公关部站在了舆论风口浪尖。
![]()
雷军坐不住了
2025 年 11 月 16 日,雷军的微博突然开启“暴走模式”,连发多条动态硬刚网络质疑,字里行间满是憋不住的火气。
![]()
图源:@雷军
这场风波的源头,要追溯到2024年4月的一次采访 —— 当时雷军谈及产品设计时提到 “一辆车,好看是第一位的”。
但紧随其后的“安全是基础,是前提”却被人为切割,前半句经过一年的发酵,硬是被打造成了“小米重颜值轻安全”的“实锤”。
忍无可忍的雷军直接甩出2023年底到2024年初的四条旧微博截图,用“断章取义、歪曲抹黑”八个字直指造谣者核心。
![]()
![]()
截图里清晰显示,早在小米SU7发布前,他就反复强调安全优先级:
车身采用钢铝混合“铠甲笼”,高强钢和铝占比超90%,最硬核部位能扛2000MPa 压力,整车扭转刚度达 51000Nm/deg,还按被动、主动、电池、隐私四重防护标准打造。
“从造车第一天起,安全就被我们焊死在底盘上!”雷军的反驳带着股较真的执拗。
![]()
图源:@雷军
更耐人寻味的是,就在雷军亲自下场的同一天,业内传出小米公关部总经理王化将转岗的消息。
这波“巧合”让网友炸开了锅:
“公关部是集体放假了吗?让老板亲自下场吵架”
“这波操作是不是说明,小米公关已经彻底崩塌了?”。
![]()
![]()
![]()
毕竟在公关行业,创始人亲自应对常规舆论危机,向来被视作公关团队失职的信号。
本该由专业团队通过数据、证据和沟通化解的争议,最终却要靠老板的个人公信力“兜底”。
![]()
小米公关的至暗时刻
雷军的亲自上阵,更像是小米公关危机的集中爆发。
事实上,这早已不是小米汽车第一次陷入舆论漩涡,而每次危机中,公关团队的表现都堪称“反向操作”典范。
最让网友诟病的是“小字文学”营销后遗症。小米似乎把“大字吸睛、小字免责”玩成了标配:
SU7 Ultra 宣传“1.98 秒破百”,小字备注“不计起步时间,基于特定测试环境”;
YU7 标榜“2200MPa小米超强钢”,角落里藏着“指项目研发名称,性能需结合车身结构判断”;
就连手机宣传“逆光之王”,都要补个“产品设计目标”的小字注解。
![]()
图源:微博
这种“文字游戏”在 YU7 冬测争议中彻底翻车。
雷军转发“冬季续航测试第一”的喜报,却被网友扒出测试温度是10℃(业内公认冬测需零下 10℃以下)。
![]()
图源:微博@陈震同学
面对“有没有小字”的灵魂拷问,他甩了八个狗头表情包想蒙混过关,结果非但没灭火,反而让“小字争议”旧伤复发。
![]()
更雪上加霜的是小米汽车的事故舆情应对。
虽然几起车祸最终被证实与车辆本身无关,但公关团队的迟钝反应让品牌成了网友的“情绪宣泄口”。
有车主发生刮擦事故后,相关话题发酵了半天,官方才慢悠悠放出事故分析,期间各种猜测已经传遍全网。
罗永浩曾为小米辩解“小字营销是行业通病”,但网友不买账:“别人用没事,小米用就翻车,本质是信任度在下滑”。
![]()
图源:@罗永浩的十字路口
这些操作叠加起来,让小米公关彻底陷入“做什么都错”的怪圈:
解释被骂“找借口”,沉默被批“心虚”,连老板的自嘲式回应都被贴上“自杀式公关”的标签。
难怪网友调侃:“小米公关部的 KPI,大概是给老板添堵吧”。
![]()
流量光环褪去
小米该何去何从
谁还记得,小米造车初期曾是全网追捧的“天选之子”?
雷军的个人IP为品牌带来了无可替代的流量加成 —— 小米SU7发布时,“黑色西装 + 白衬衫”的总裁穿搭、亲自为车主开车门的名场面刷爆全网,连他身上的工服都被网友蹲链接求购买。
那时的小米堪称“互联网许愿池”:
卫生巾行业塌房时,网友疯狂呼吁“小米赶紧做卫生巾”,P 图、出谋划策一应俱全,满屏都是“只有小米能让人放心”的信任宣言。
![]()
![]()
图源:小红书
创始人的流量光环有多耀眼?
发布会上句句不提苹果却处处对标,小米17系列跳过16直接命名的“小心机”,被网友编成段子调侃 “提词器上写满苹果”,却依然挡不住消费者买单。
![]()
图源:@雷军
这种“爱屋及乌”的信任,让小米汽车刚出道就自带爆款体质,甚至有人喊出“雷军出品,必属精品”的口号。
但流量是把双刃剑,既能让品牌一飞冲天,也能让争议成倍放大。
随着“小字文学”反复消耗信任,加上公关团队的持续掉链,舆论局面悄然反转:
曾经的“信任滤镜”碎了,网友开始用放大镜审视小米的每一个动作;
过去被宽容对待的“营销技巧”,现在成了“不真诚”的铁证;
连雷军的个人发言都被逐字拆解,稍有不慎就引发轩然大波。
![]()
近期雷军社交账号掉粉
说到底,这场信任危机的本质,是小米的品牌定位与用户期待的错位。
早年靠“性价比”“用户思维”起家时,网友愿意为“机灵的营销套路”买单。
但当小米成为横跨手机、汽车、家电的科技巨头,用户的期待早已从“性价比代表”升级为“行业标杆”。
消费者想要的不是玩文字游戏的“小聪明”,而是实打实的产品力和坦诚的沟通态度。
“和用户做朋友”的口号,从来不是靠表情包和话术就能实现的。
![]()
雷军的亲自下场回怼或许能暂时平息争议,但小米真正该解决的,是公关缺位背后的信任危机。
创始人的个人IP终有褪色的一天,“小字文学”带来的短期流量,终究抵不过长期的信任消耗。
其实小米从来不缺硬实力:YU7冬测有上海车主晒出741公里的真实续航,SU7的车身刚度数据在行业内名列前茅,这些实打实的成绩,远比“文字游戏 更有说服力。
当下网友的信任就像银行存款,存起来要靠一次次靠谱的产品,花起来却只要几次“套路操作”。
小米的下一站,不该是创始人的流量保卫战,而是一场回归产品本质的信任重建战。
至于公关部,要是再让老板亲自“上火”,可能真要面临网友调侃的“集体下岗”了 。
案例资料、运营干货,精彩不停
更多有趣话题 ,尽在【顶尖广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