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学发展,肿瘤治疗领域不断涌现创新方法,粪菌移植(FMT)作为重塑肠道菌群的核心技术,近年来在肿瘤治疗中展现出诱人前景。
据《中国肿瘤》杂志发布的研究显示,粪菌移植不仅可以延缓肿瘤疾病进展、减少肿瘤治疗相关不良事件,还能改善肠道菌群组成,提高机体免疫,有望成为肿瘤治疗的一种新兴治疗手段。
![]()
本期无癌家园为癌症患者及家属深入解读粪菌移植在肿瘤患者治疗上的价值,以及应该如何积极抗癌。
Q:1. 什么是粪菌移植?它在肿瘤治疗中为何如此重要?
A:粪菌移植,全称为粪便微生物移植,是一种通过将健康供体的粪便菌群移植到患者肠道内,重建患者肠道微生态平衡的医疗技术。在肿瘤治疗领域,它被称为“未被识别的器官”,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近年来,研究发现肠道菌群与免疫治疗疗效有着显著关联。通过恢复肠道菌群多样性,增加厚壁菌门等有益菌,进而增加肿瘤浸润CD8+T细胞并减少调节性T细胞,从而激活抗肿瘤免疫。这种机制为许多传统治疗无效的晚期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如今,随着现代医学发展,我们已经能够通过严格供体筛选、实验室处理,将健康供体的粪便制备成胶囊或悬浮液,通过结肠镜检查或口服胶囊等方式移植给患者。
Q:2. 粪菌移植在肿瘤治疗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A: 粪菌移植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增效减毒”四个方面:
一是增强免疫治疗效果。对于免疫治疗耐药的患者,粪菌移植可以改变肿瘤微环境,逆转耐药情况。2023年一项研究发现,晚期肺癌患者经粪菌移植联合免疫治疗后,响应率高达75%,而标准治疗仅30%。
二是减轻治疗相关副作用。肿瘤患者在化疗、放疗后常出现严重胃肠道症状,粪菌移植可有效缓解这些治疗相关并发症。
三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通过调节肠道健康,患者消化吸收功能得到改善,体重下降得到控制,整体状态更好。
四是潜在直接抗肿瘤作用。某些特定菌株本身具有调节免疫功能、潜在抗癌作用。
Q:3. 粪菌移植主要适用于哪些类型的肿瘤患者?
A:目前的研究显示,粪菌移植在多种肿瘤类型中展现出潜力:
一是非小细胞肺癌。研究显示,粪菌移植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rechallenge,即使是对初始免疫治疗进展的患者,也能带来临床获益。
二是结直肠癌。特别是经治晚期转移性MSS/pMMR结直肠癌,粪菌移植联合免疫治疗和抗血管生成药物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
三是黑色素瘤。加拿大Dr. Saman Maleki团队的临床试验显示,晚期黑色素瘤患者成功接受粪菌移植后,对后续免疫治疗响应良好。
四是肝癌、肾癌等实体瘤。研究显示,晚期难治性肝癌粪菌群移植后,肿瘤显著缩小47.7%。
Q:4. 粪菌移植的安全性如何?有哪些风险需要考虑?
A:粪菌移植的安全性是我们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根据现有临床研究,粪菌移植总体安全性良好。在非小细胞肺癌的一项研究中,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主要与免疫治疗相关,粪菌移植本身仅引起1级不良反应(如轻度恶心、腹泻、腹胀和便秘)。
当然,风险也存在。主要包括需要确保供体粪便不含有病原体,防止感染传播;患者个体差异可能导致的不同反应;以及移植方式可能引起的不适。
目前,洗涤菌群移植新技术基于自动微滤机和反复离心加悬浮技术,可比传统徒手制备方法进一步降低发热、腹泻、腹痛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且不影响疗效。
Q:5. 粪菌移植主要适用于哪些类型的肿瘤患者?
A:目前来看,以下几类肿瘤患者可能适合考虑粪菌移植:
一是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原发性或继发性耐药的患者,希望通过粪菌移植逆转耐药状态;
二是标准治疗失败后的晚期患者,寻找新治疗选择;
三是遭受严重治疗相关肠道并发症的患者,需要改善生活质量;
四是一般状况尚可,PS评分为0~1分,预期寿命至少为3个月。
值得注意的是,患者是否适合接受粪菌移植,需要由专业医疗团队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病情、身体状况、既往治疗经历等多方面因素。
Q:6. 粪菌移植的治疗过程是怎样的?
A:粪菌移植的过程包括几个关键步骤:
首先是供体筛选,必须确保健康供体无任何传染病、代谢性疾病等,并通过多项病原学检测。
其次是粪菌制备,现在多采用先进的“洗涤菌群移植”技术,通过专业设备分离、纯化功能菌群,制成胶囊或悬浊液。
然后是移植途径,目前最先进的是口服粪菌胶囊,这种胶囊无味、无臭,患者接受度高。患者服用胶囊后,通常需要等待约7天让新的微生物群在体内定植。
最后是联合治疗,粪菌移植成功后,患者会开始或继续接受免疫治疗、化疗等标准抗肿瘤治疗,此时治疗响应往往会得到提升。
整个过程中,医疗团队会密切监测患者的反应和任何潜在不良反应。
Q:7. 粪菌移植的疗效如何?有哪些具体数据支持?
A:关于粪菌移植的疗效,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提供了令人鼓舞的数据:
在肺癌领域,一项单臂探索性研究显示,接受粪菌移植联合免疫治疗 rechallenge的患者中,一位达到部分缓解,一位疾病稳定,无进展生存时间分别达到14.6个月和8.1个月。
在黑色素瘤领域,加拿大研究显示,每一位成功接受供体微生物群的患者,都对后续免疫治疗产生了良好反应;而那些未能保留供体微生物群的患者则完全没有响应。
在肝癌治疗中,有案例显示晚期难治性肝癌经粪菌移植后,肿瘤显著缩小47.7%。
一项系统综述综合了45项临床研究结果,结论是粪菌移植作为癌症辅助疗法安全可行,能增强免疫治疗响应。
Q:8. 肿瘤患者在接受粪菌移植的同时,还应该做好哪些方面?
A:除了考虑粪菌移植这类新技术,癌症患者还应该全方位管理自己的健康:
一是营养支持。良好的营养状态是接受任何抗肿瘤治疗的基础,患者应在营养师指导下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
二是心态调整。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免疫系统有正向调节作用。患者可通过冥想、心理咨询、参加支持团体等方式减轻心理负担。
三是适度活动。在身体条件允许下,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疲劳、维持肌肉质量,促进整体健康。
四是遵医嘱治疗。粪菌移植是辅助手段,而非替代标准治疗,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全面治疗计划。
五是密切监测。治疗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身体变化,及时向医疗团队反馈任何不适。
9. 对于想要尝试粪菌移植的肿瘤患者,有什么建议?
A:对于考虑粪菌移植的患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选择正规医疗机构。粪菌移植属于医疗行为,必须在具备资质的正规医院,由专业医生团队进行。
其次,充分了解信息。在决定前,全面了解粪菌移植的潜在获益、风险和局限性,建立合理预期。
第三,进行全面评估。在接受治疗前,完成全面身体检查和病情评估,确保符合适应症。
第四,保持耐心。粪菌移植可能需要一定时间才能显现效果,需要耐心配合医疗团队完成整个治疗过程。
最后,综合治疗。记住粪菌移植只是综合治疗的一部分,需要与其他有效抗肿瘤治疗相结合。
结语
随着科学的发展,肿瘤治疗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变革。粪菌移植作为肿瘤微生态治疗的重要代表,正在改变我们对癌症治疗的认知,为更多患者带来新生希望。
据《肠菌移植应用于肿瘤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5年版)》,FMT可通过重建肠道菌群改善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肠道生态失衡、减少抗生素耐药基因定植,且对艰难梭菌感染及移植物抗宿主病具有潜在疗效。
正如专家共识所指出的,随着研究不断深入,粪菌移植有望成为肿瘤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为无癌家园原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