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为它是最稳定的,没想到跌成这样!”小李对REITs的表现不怎么满意。
不只小李一个人这么想。
Wind数据显示,6月—11月REITs整体下行,期间的微小波动,连反弹都算不上。
我算了一下,这段时间跌幅约7%,的确有点儿惨。
小李和我说,本以为当个“包租公”挺稳当的,“这种情况,我还继续么?”
说说我的看法。
01
为啥是“包租公”?
因为REITs等同于一个专业的“包租公”,它把产业园区、高速公路等重大资产分成小份,让投资者都当上股东,共收租金,共享收益。
这是1960年美国通过《房地产投资信托法案》正式建立的制度,用发行收益凭证来募集资金,再把收益按比例分给投资者。
在我国,强制分红是REITs最核心的特征,也是其最主要的吸引力。
按规定,REITs每年赚到的可分配金额中,90%以上都必须拿出来分给投资者。
这充分体现了它的“稳定”。
但前提是,要先“赚到”才行。
REITs的主要资产包括房地产、产业园、高速公路等,相比真正的红利类股票,这类REITs防御性要弱一些。
毕竟,经济走软时,这类资产的空置率可能会上升。
相对应的,租金和房价却在下降。
分红自然就要打折扣。
所以,这波下滑中,产业园REITs就是重灾区。
基本逻辑是,实体经济下行→空置率上升→租金下降→分红不及预期。
还有个原因是,产业园REITs上半年涨得有点儿多,现在也算是估值的合理回归。
再有,今年大盘多次冲破4000点,也让一些资金从REITs外流。
总的来说,业绩承压、价值回归、资金分流导致REITs表现不佳。
02
小李和我说,想把REITs清空。
我觉得,不至于。
现在的下跌不一定是坏事,也可能是机会。
因为REITs的底层逻辑并没有变,它还是一种稳定的生息资产,根据历史数据和派息率计算,年化分红约5%左右。
截至昨天,今年1月1日之前上市的58只REITs中,47只获得了正收益。
14只涨幅超20%,14只涨幅在10%-20%之间。
今年以来,共63只公募REITS合计分红133次,分红总额近87亿元。
所以,此番下跌无非是业绩波动和短期情绪下的调整,此时入手或许性价比更高。
而从资产配置的角度来看,投资者最好给自己配一些生息资产。
对大部分普通投资者而言,股市好的时候大家更多的是赚快钱。
但大盘一旦有风吹草动,你的收益可能瞬间化为乌有。
REITs虽然整体收益不高,但是稳定,能够锁定收益。
而且,它与主流资产类别的关联度较低,才更适合成为分散风险、优化组合的中的一环。
03
以下为干货:
想入手REITs,首先要筛选。
用派息率、交易量等数据筛选出一个大概的标的范围。
比如,特许经营类的派息率最好在7%以上,产权类至少高于4%。
前者虽然派息率高,但是它的分红里有本金返还,其净值递减;
而后者,理论上能保证永续“收租”。
另外,交易量也很重要,如果日均成交额小于500万,那就别费劲了。
还有就是关注折溢价,优先选择折价10%以上的品种,安全垫更厚。
当你初步定了范围后,再对核心标的定投。
用定投能够平滑成本,因为你永远猜不到那个“底”在哪里。
所以,你把筹码平均分配到每月或者每周,那么市场跌得越多,你捡到的便宜可能就越多。
提醒一下,国内目前还没有REITsETF。
但你可以像买股票一样,在交易所买已上市的公募REITs。
几点需要注意:
正因为没有ETF,所以不要投入到一个类型,注意分散风险。
其交易规则也是T+1,涨跌幅限制10%。
最重要的,也是我一直强调的耐心。
TEITs分红按照季度或者半年发放,不是每天都有收益,所以耐住性子。
记住,在市场的恐慌中收集筹码,在市场的狂热中兑现利润。
眼下,远没到恐慌的时候,正是保持耐心、从容布局的窗口。
PS:本文仅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