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一家三口每日饮奶,肝癌风险增加?医生提醒:避免三个错误行为

0
分享至



晚饭后,阳台上传来轻快的笑声。陆大妈和丈夫、儿子一如既往地举起手中的牛奶杯,为全家健康“干杯”。

像很多家庭一样,陆家相信“一日三餐,一杯牛奶”,补钙养胃,老少皆宜,是健康生活的标配。没想到一年后,这个看似稳妥的习惯,竟成了全家噩梦的开端,三口人陆续被查出肝癌。

亲友困惑不已:“喝牛奶还能喝出癌?”陆大妈直言,最无法接受的,就是莫名其妙的背锅——牛奶不是好东西吗?医生看过他们的生活习惯后,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



你以为的健康,可能正被这3个隐患一点点侵蚀。到底是哪一步“踩雷”,让本该滋补的牛奶变成无形杀手?尤其是第三个细节,90%的家庭都容易忽视。

真相并不是“牛奶致癌”这么简单,下面我们一起揭开这段令人唏嘘的家庭悲剧背后的科学真相。

“喝牛奶致癌”,听起来像无稽之谈。实际上,优质乳蛋白和钙质都是中老年健康所需。

中国营养学会曾强调,适量乳制品对预防骨质疏松、保持营养均衡、促进睡眠等有诸多益处。问题不在牛奶本身,而在于饮用方式和卫生习惯。

有研究数据显示,中国人群乳糖不耐受率高达92%,部分人喝牛奶会肠胃不适,但和肝癌并无直观关联。真正值得警惕的,是牛奶保存、饮用和购买过程的“隐形陷阱”:



奶源污染:若家中购买的散装鲜奶,来自不规范渠道,很可能含有黄曲霉毒素。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明确将黄曲霉毒素B1列为1类致癌物,与肝癌高度相关。数据显示,长期摄入低剂量黄曲霉毒素,可使肝癌风险提升3-10倍。

储存不当:牛奶常温放置超过2小时,就可能滋生细菌、霉菌,尤其是夏季更易变质。国标要求,巴氏奶需于2-6°C冷藏保存,逾期饮用等于饮用“隐形细菌汤”。



反复加热:有家庭习惯于早上加热,晚上再温一遍,牛奶多次加热,本身就破坏了营养结构,还给细菌生长提供了“温床”。

“只图便宜买无品牌散装鲜奶”。市场调查发现,部分流动摊贩、散户售卖的牛奶,黄曲霉毒素检出率高达18%,远高于标准要求。

这类牛奶未经严格检测,牛只饲料不达标、奶桶卫生差,若反复摄入,极易积累毒素,慢性损伤肝细胞,没有任何“早期报警”症状。

“常温久放/反复加热,细菌超标”。实验数据显示,未饮完的牛奶在夏日常温下放置4小时后,细菌总数可激增至16倍。



即便第二次加热,也无法彻底杀死芽孢杆菌等耐热细菌。一家人共饮变质牛奶,慢慢积累肝脏损伤,还易诱发消化道感染。

“忽略保质期/奶源鉴别”。90%的家庭有这样的误区——觉得牛奶没变味就没变质。实际上,低温奶甚至在保质期内,也可能因运输、存储不当提前变质。

一项追踪样本调查显示,86.2%的变质巴氏奶外观完全正常,无酸臭味。很多人直到身体慢慢出问题,才惊觉是“表面新鲜”的牛奶在“暗中下毒”。

正确选购:认准大品牌、看检测信息、防止“被坑”。

每次买牛奶请认准有生产许可、正规品牌、检验合格报告齐全的产品,避免路边摊或自提奶源。黄曲霉毒素主要来自饲料或储存不当的小型牧场生产,正规大厂更有保障。买巴氏奶、鲜奶务必查清生产日期和冷链运输记录。



科学保存与饮用:喝前冷藏、一次喝完、不重复加热。

牛奶买回家后立刻冷藏,温度控制在2-6摄氏度,并且一次喝完,坚决不“回炉”加热。夏季天气炎热,开封后2小时内用完。如出现结块、分层、异味,哪怕再舍不得,也请坚决倒掉!

关注家庭体质与饮奶反应:特殊人群分辨乳糖不耐受及时调整。

有腹泻、腹胀、肠胃敏感史等人群,建议优先选择低乳糖或无乳糖牛奶,如症状严重可咨询营养科专科医生调整奶源。



肝病、慢性病患者如需补充奶制品,也应结合医生建议,控制摄入量与频率。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四川大学《自然·通讯》:新型结晶聚酰胺薄膜实现高温下机械强度与能量存储的协同突破

四川大学《自然·通讯》:新型结晶聚酰胺薄膜实现高温下机械强度与能量存储的协同突破

高分子科学前沿
2025-11-17 07:22:05
意大利哭晕!附加赛首轮或再遇2苦主 恐连3届翻车 20日晚8点抽签

意大利哭晕!附加赛首轮或再遇2苦主 恐连3届翻车 20日晚8点抽签

我爱英超
2025-11-17 07:16:28
鹈鹕传闻:威利·格林下课后,乔丹·普尔的交易为啥受到更多关注

鹈鹕传闻:威利·格林下课后,乔丹·普尔的交易为啥受到更多关注

好火子
2025-11-18 04:38:48
双杀!8战全胜狂轰37球!神锋帽子戏法!2场5球挺进附加赛

双杀!8战全胜狂轰37球!神锋帽子戏法!2场5球挺进附加赛

足球大号
2025-11-17 14:49:21
中国对日反制,三个新特点

中国对日反制,三个新特点

牛弹琴
2025-11-18 07:23:51
不少网友拿出态度,宣布退票取消赴日旅游

不少网友拿出态度,宣布退票取消赴日旅游

映射生活的身影
2025-11-16 14:56:58
全运会50米仰泳:徐嘉余24秒40夺冠,斩获第4金+仰泳金牌全包揽

全运会50米仰泳:徐嘉余24秒40夺冠,斩获第4金+仰泳金牌全包揽

全景体育V
2025-11-17 19:13:15
中年男人:冲锋衣尽量别穿骆驼、北面,多穿这4个中产品牌更高级

中年男人:冲锋衣尽量别穿骆驼、北面,多穿这4个中产品牌更高级

白宸侃片
2025-11-17 10:24:46
你坐火车时遇到哪些奇葩经历?网友:对,人间烟火气最令人着迷

你坐火车时遇到哪些奇葩经历?网友:对,人间烟火气最令人着迷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11-06 00:05:14
就在今天!11月18日,足球传来拜合拉木、邵佳一新消息

就在今天!11月18日,足球传来拜合拉木、邵佳一新消息

皮皮观天下
2025-11-18 07:14:18
人财两空!茂名美女汪陆平癌症去世,仅36岁,孩子零花钱都拿不出

人财两空!茂名美女汪陆平癌症去世,仅36岁,孩子零花钱都拿不出

裕丰娱间说
2025-11-17 12:52:49
当苏炳添、谢震业都不在起跑线上:全运会百米决赛,为“黄金时代”画上句号

当苏炳添、谢震业都不在起跑线上:全运会百米决赛,为“黄金时代”画上句号

上观新闻
2025-11-18 04:18:07
钱没白出,中方援助菲灾民后,菲媒回馈一份大礼:黄岩岛主权属华

钱没白出,中方援助菲灾民后,菲媒回馈一份大礼:黄岩岛主权属华

时尚的弄潮
2025-11-18 07:38:42
冲击熊猫杯冠军!U22国足VS乌兹别克斯坦转播平台公布!

冲击熊猫杯冠军!U22国足VS乌兹别克斯坦转播平台公布!

田先生篮球
2025-11-17 15:41:09
太凶了!暴跌16.1℃!浙江3地今天率先入冬

太凶了!暴跌16.1℃!浙江3地今天率先入冬

鲁中晨报
2025-11-18 07:05:04
广州教授临终捐空房产,养女整理遗物发现旧婚书,翻开后瘫坐在地

广州教授临终捐空房产,养女整理遗物发现旧婚书,翻开后瘫坐在地

兰姐说故事
2025-05-08 17:00:07
安帅:内马尔在世界杯候选名单,他有六个月的时间来证明自己

安帅:内马尔在世界杯候选名单,他有六个月的时间来证明自己

懂球帝
2025-11-18 00:17:05
英记者批贝林厄姆:太自私,应权衡是否带去世界杯

英记者批贝林厄姆:太自私,应权衡是否带去世界杯

体坛周报
2025-11-17 22:12:13
郭晶晶终于大方一次, 和老公看全运会 用上17pro了最好看的爱马仕

郭晶晶终于大方一次, 和老公看全运会 用上17pro了最好看的爱马仕

动物奇奇怪怪
2025-11-18 03:58:21
乔丹、科比、詹姆斯、邓肯、大梦各自的优势是什么?

乔丹、科比、詹姆斯、邓肯、大梦各自的优势是什么?

董先森爱篮球
2025-11-18 08:33:07
2025-11-18 09:23:00
徐云流浪中国 incentive-icons
徐云流浪中国
欢迎来到我的频道
779文章数 44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头条要闻

中国多地旅行团游客退订 日本旅游股遭抛售大跌超10%

头条要闻

中国多地旅行团游客退订 日本旅游股遭抛售大跌超10%

体育要闻

当家球星受伤后,球迷乐翻了天?

娱乐要闻

金鸡奖是“照妖镜”,揭露人情冷暖?

财经要闻

英伟达遭“硅谷风投教父”清仓

科技要闻

京东外卖要“独立” 刘强东还宣战“点评”

汽车要闻

新增CDC后变化大吗? 试驾特斯拉model Y L

态度原创

教育
家居
时尚
旅游
健康

教育要闻

教育观察:医学专业,就业形势严峻、复杂!

家居要闻

回廊通道 强化空间秩序

听说冷帽是“美女检验神器”?

旅游要闻

邂逅初冬 峰峦叠彩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