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赵波 通讯员 江浩
在山东港口青岛港前湾港纸浆码头,自动化门机快捷地从货船上抓取纸浆,精准放到岸边的无人驾驶IGV(智能引导运输车)上,整个流程一气呵成……海铁联运班列线路上,从青岛通往兖州、新疆等多条纸浆专线都会从这里出发,将美洲、亚洲的纸浆运送至企业家门口……这些场景,展示着青岛港作为全球最大纸浆进口港的枢纽活力。今年1-10月份,青岛港纸浆进口量持续稳居全国沿海港口首位,纸浆吞吐量同比增长17%,增幅再创历史新高,彰显了在纸浆物流领域的绝对领先地位,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提供了坚实支撑。
![]()
聚焦作业效率提升,4次刷新纸浆昼夜接卸世界纪录
“以前纸浆船靠泊后,船舱内、货垛上全靠人工作业;现在青岛港全流程自动化件杂货纸浆码头建成,彻底改变了纸浆装卸作业的现状,装卸工人、机械司机再也不需要高强度的现场作业,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青岛港西联公司操作部副经理孙长杰的感慨,道出了纸浆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密码——效率提升。
面对纸浆作业流程环节多、人机交互多、新产能集中发运等实际情况,青岛港主动发起“效率革命”,推进全球首创全流程自动化件杂货纸浆码头建设,攻克件杂货装卸作业流程智能化、装卸设备自动化、堆场管理数字化等关键技术,实现“七大首创”,全部投产后,预计年度人工作业量减少80%,既保障了员工本质安全,也为全球件杂货码头智能化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中国样板”。如今,青岛港以昼夜51676吨作业量,第4次刷新纸浆昼夜接卸世界纪录,吸引全球纸浆船优先在这里靠泊。
效率提升更离不开“精准化服务”赋能。青岛港持续发力流程衔接,推行“专班盯靠”制度,建立单船精准服务档案,实现从船舶靠泊、卸货、仓储到转运的全程可视化管控;依托“精准客户画像+需求预判”服务体系,开通“绿色靠泊通道”,大幅提升了纸浆船直靠率,为打造千万吨级纸浆接卸母港注入强劲动能。
![]()
推动库场管理升级,确保“卸的下、码的上、转的出”
作为国内离岸壁最近、仓储能力最大的纸浆专用仓库群,为吞吐量强劲增长提供了硬件支撑。那么,如何最大程度发挥每一寸场地的效能?
“破局点”在于精益管理。青岛港建立市场、现场、库场协同联动机制,纸浆出舱后稳稳放置在IGV上,再转运入库,库内伸缩臂叉车将纸浆进行码垛,实现“装卸-转运-堆存”无缝衔接。
“我们科学优化库场管理,全力提高周转效率,让每一寸场地都发挥最大价值,确保进出口货物快进快出。”青岛港西联公司库场队队长姜斌的话语中,满是“向空间要发展”的底气。
在库场调度上,青岛港推进“精细化配载”:充分结合船舶到港信息、货物发运方式、货种数量和实时堆存情况,精准生成堆码和疏运计划;依据货物分类、客户需求优化货垛堆码方式,利用夜班间隙提前解开货垛,从时间和空间中“挤出”更多堆存容量;同时,紧盯铁路、水路、公路三条疏港作业线,根据疏运效率动态调整库场作业计划,确保“卸的下、码的上、转的出”。
![]()
强化物流链条延伸,从一条“线”拓展成一张“网”
港口是基础性、枢纽性设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青岛港深知,港口的竞争力不仅在于接卸效率和库场管理,更在于链式服务和精益管理。
为此,青岛港以市场需求、客户导向为锚点,深度挖掘国内外市场潜力,向物流全链条延伸服务触角:联合贸易商、铁路等多方资源,发挥全程物流和港口服务优势,延伸海铁联运班列服务,将海铁联运纸浆专线从一条“线”拓展成一张“网”,常态化开行“青岛—兖州、新疆”等多条线路,让国外进口纸浆直达产业腹地。
针对不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青岛港深度调研上下游企业个性化需求,量身打造“一企一策”特色作业方案,实现“纸浆卸船、装箱、火车发运”全流程无缝衔接;创新开辟“纸浆+集装箱+件杂货”一港装卸作业模式,助力船公司缩短航行周期,实现港航企三方共赢。
未来,山东港口青岛港将以通达全球的物流网络、客户认可的服务品牌,持续书写纸浆物流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提供强劲引擎。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