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一月初的青岛,八大关被一片暖金色笼罩。泛黄的银杏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为这座城市的深秋镀上了一层温柔的光晕。青岛籍演员傅淼刚刚结束古装剧《表妹万福》的拍摄,便迫不及待地回到了家乡。她与半岛全媒体记者相约在八大关的宋公馆C-UP,开启了一场关于表演、生活与成长的深度对话。
青岛八大关:
我的精神归宿与能量场
“每次回到八大关,就像按下了重置键。”傅淼轻声说道,“这里的树、老建筑、海风,都是我相识多年的老友。我可以卸下所有盔甲,做回最真实的自己。”
八大关在傅淼的心中占据着特殊的位置。她回忆道:“小时候,每到这个季节,家长一定会带着来八大关拍照片。每个家里的玻璃板底下,一定压着一张八大关的照片,这都是我们小时候的立牌。”如今,这里依然是她回归故土时必来的地方。“哪怕待一下午,喝个咖啡,跟朋友聊聊天,这是一定会来的地方。这个地方就好像一个天然的能量场,你来了,哪怕待着什么也不做,周围的环境都会给你提供特别好的优质能量。因为有山有海,又有几百年的建筑,就是特别舒服,特别享受的感觉。”
![]()
对于傅淼而言,青岛不仅是故乡,更是一种精神的归宿。“每次人家问你是哪人,我说青岛人,那种发自内心的自豪就来了。”她的眼睛里闪着光,“周围的人说‘青岛很漂亮啊’,这种反馈基本上99%都是这样,内心的那种自豪感就更强烈了。”走过不少地方,她依然坚信青岛是最好的归宿:“不管你从居住、环境、人文,各个方面都是,我觉得就是特别适合居住和生活的城市。而且有山有海,也有丰富的文化活动,太适合居住了。”
在《表妹万福》的剧组中,傅淼惊喜地遇到了三位青岛老乡:“谭凯老师、演我嬷嬷的韩姝妹老师、演宋祖儿表哥的张淞,我们四个人都是青岛的。”她笑着分享道,“青岛人首先给人的感觉就是很实在,很爽利,说话办事特实在,特有劲,不是拖拖拉拉的。青岛人都很聪明,双商在线,兼顾了南方人的细腻,又有北方人的大气。我是不是夸得有点过了?”这份对家乡的深情,不仅源于血脉的牵绊,更源于这座城市赋予她的底气和力量。
![]()
40℃高温拍戏:
所有辛苦皆成角色底蕴
《表妹万福》的拍摄,对傅淼而言是一次“美丽的意外”。原本安排好暑期旅行的她,在收到剧本后毅然改变了计划。“这个剧本让我想起当年拍《知否》时的感觉,人物关系错综复杂,我一读就被深深吸引。”
回忆起拍摄过程,傅淼记忆犹新:“今年横店夏季40℃的高温,古装戏服层层叠叠,汗水像自来水一样流个不停。导演喊‘三二一’,还没到‘一’,汗水就糊住了眼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剧组用大空调管直接对着她吹,“虽然一直吹冷风很伤身体,但为了作品质量,只能咬牙坚持。现在回想,所有的辛苦都化为了角色的底蕴。”
![]()
在《表妹万福》中,傅淼与宋祖儿等年轻演员的合作让她看到了新生代的力量。“祖儿戏份重,身形瘦小,却从不喊累,这种敬业精神特别打动我。”与柯蓝、陈数等中生代女演员的深度合作,则让她体验到另一种默契:“我们这代演员,不需要太多磨合就能进入同样的节奏。这种默契,是岁月馈赠的礼物。”
在傅淼看来,“中生代女演员正迎来最好的时代。我们积累了足够的生活阅历和表演经验,同时保持着诠释复杂角色的热情与能量。”从《神雕侠侣》的“白月光”公孙绿萼,《京华烟云》中令人难忘的曹丽华,到《谈判官》中霸气的“女上司”,傅淼塑造了众多截然不同的角色。“我偏爱演绎复杂人性的角色,无论是反派、小市民还是家暴受害者。”傅淼说,“虽然这类角色格外耗费心力,但挖掘人物内心挣扎的过程,让我特别过瘾。”
这种对复杂人性的探索,源于她对表演艺术的深刻理解。“表演,终究是关于人性的艺术。”傅淼轻柔而坚定地说,“只要故事能触动人心,角色值得演绎,我都愿意尝试。因为演员的使命,就是在每个时代都能成为人性的诠释者。”
![]()
“i人”的独处:
是我表演的灵感富矿
“待着的时候,我是典型的I人。”傅淼这样定义自己,“我喜欢一个人待着,或者和几个好朋友聊聊天。人特别多、特别大的场合,我会觉得有点不舒服。”在她看来,这种性格特质反而成就了她作为演员的独特优势。
“这种自由就是一种生活的自由和身心的自由。一旦你所有的私生活全部向工作展开,你必然会损失自己的东西。”傅淼坦言,她很享受一个人的状态。这种“隐身”成了她独特的创作方式:“我必须为生活留白,让角色有呼吸的空间。没有真实的生活体验,演绎出的人物都是空洞的。我不希望观众记住傅淼这个名字,而是相信每个角色都是真实存在的个体。”
她的兴趣领域也超越了娱乐圈范畴:“我更喜欢关注财经、社会和哲学类内容,渴望了解各行各业。如果只局限在演艺圈,就无法接触到更广阔的人生图景。”这种跨界观察也反哺了她的表演:“很多朋友好奇,为什么我演女总裁、女霸总那么传神?其实我并没有相关经历,只是在生活中接触过很多精英女性,不自觉间捕捉到了她们的特质。”
傅淼对生活的深刻观察和体验,使她的表演更具层次感和真实性。她认为,演员的成长不仅在于技术的磨炼,更在于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作为一个i人,我可能不像其他人那样热衷于社交和曝光,但这让我有更多的时间去观察、思考和沉淀。这些看似‘无用’的时光,恰恰是我表演灵感的源泉。”
![]()
短剧是趋势:
看好青岛影视新机遇
对于短剧这一当下新兴形式,傅淼持开放而积极的态度:“短剧已经有邀约的了。前段时间就有一个短剧找过我,但我档期冲突了没去成。”
她敏锐地观察到行业的变化:“现在大家在一起聊天,都会聊到这个话题。逐渐可能有越来越多的短剧会出来,我们也会聊,以后有短剧找的话,大家演不演?我会很积极地拥抱,因为这好像就是一个趋势。就像当年电视剧转到网剧,网剧现在到短剧,我觉得这是一个大的趋势和潮流。”
在傅淼看来,短剧正在经历质的飞跃:“现在也不能把短剧完全想象成什么粗制滥造、胡说八道。越来越多的精品短剧都出现了。如果有好的剧本、好的团体,我一定会去拍。我在其他平台上看了很多国外优秀的短剧,包括咱国内今年特别火的《盛夏芬德拉》。虽然我之前不怎么看短剧,但觉得拍得真不错,制作水准完全在线,只不过是时间压缩了,让剧情更快一些。作为演员来讲,真的要跟上时代的步伐。”
“短剧虽然时长短,但并不意味着深度和质量的缺失。相反,它要求演员在有限的时间内展现出角色的复杂性和故事的完整性,这对演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傅淼对青岛作为影视拍摄地的吸引力深信不疑:“青岛历来都这样,一直是天然摄影棚。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到现在,青岛的老百姓对拍摄剧组都已经见怪不怪了。所以我觉得这个真的就是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如今还有东方影都这种工业化影视基地,再加上好的配套设施和服务,那剧组肯定会来啊。”
(半岛全媒体记者 黄靖斐)
来源:大众·半岛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