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价值投资领域,段永平的每一次持仓变动都备受市场关注。作为巴菲特投资哲学的坚定践行者,他“少而精”的投资风格一直被奉为圭臬。最新披露的2025年三季度13F文件显示,其美股持仓主体H&H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的组合市值达147亿美元,较二季度大增28%,持仓结构也出现了不少值得玩味的调整——新进光刻机巨头、增持伯克希尔、减持阿里与英伟达,还凑齐了“AI四件套”。这些变动背后,既延续了他坚守企业文化与商业模式的核心逻辑,也透露出这位投资大佬对新趋势的谨慎拥抱,更藏着普通人可借鉴的投资智慧。
![]()
组合市值创新高,持仓结构现新变
三季度,段永平的美股组合交出了亮眼成绩单:持仓市值从6月底的115亿美元跃升至147亿美元,增幅达28%,较去年底的145亿美元也略有提升。这一增长既源于核心持仓股价的上涨,也得益于仓位调整带来的贡献。
从持仓数量来看,自今年一季度将持股个数从8家增至11家后,其组合一直保持在10家以上的规模。二季度仅清仓了仓位最小的莫德纳,整体结构相对稳定;三季度则迎来关键调整:新进光刻机龙头阿斯麦,大幅增持伯克希尔,同时对阿里巴巴和英伟达进行了超25%的减持。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调整后,组合中集齐了阿斯麦、英伟达、微软和台积电构成的“AI四件套”,覆盖了AI生态链的基础设备、设计、制造、应用全环节。尽管这四只股票合计市值超4亿美元,在147亿的组合中占比不算高,但足以体现段永平对AI赛道的态度——既不盲目跟风,也不愿完全错过。
苹果仍是压舱石,坦言“不便宜但值得持有”
在段永平的组合中,苹果的“压舱石”地位从未动摇。截至三季度末,他持有苹果3483万股,股数虽小幅减少,但得益于股价上涨,市值飙升至89亿美元,占组合比例高达60%,仍是第一大重仓股。
有趣的是,同季度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却减持了15%的苹果股份,两位价值投资大师的操作出现分歧。对此,段永平在访谈中给出了自己的逻辑:选择公司的核心是企业文化和商业模式两个过滤器,而苹果恰好完全契合。他曾一度将苹果仓位提升至八九成,足以见得对这家公司的认可。
当被问及苹果股价(当时约250美元)是否合理时,段永平坦诚表示“不便宜了”,但他同时强调,是否持有关键看个人的机会成本。“如果钱存在银行只能拿一个多点的利息,不如买苹果。虽然我不知道苹果未来会不会发展,但它用户基础雄厚,AI最终落地大概率离不开手机,未来翻一倍、两倍都有可能。”这番话既体现了他对苹果长期价值的信心,也展现了价值投资中“比较优势”的思维。
增持伯克希尔、新进阿斯麦,布局长期与趋势
三季度的两大关键操作——增持伯克希尔与新进阿斯麦,彰显了段永平“立足长期、拥抱趋势”的投资思路。
对于伯克希尔,尽管巴菲特已临近退休,且三季度未进行回购,但段永平依然大手笔加仓,使其持仓市值达26亿美元,占比近18%。他的逻辑很明确:伯克希尔的企业文化不会改变,不会成为投机性公司,持有它大概率比买普通共同基金更划算。他曾与巴菲特交流,后者坦言未来跑赢标普500指数难度很大,但仍有小幅超越的可能,而这种“愿意为之努力”的态度正是段永平看重的。在他看来,伯克希尔和标普500指数都是“不懂投资时的优质选择”,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他对当前市场机会的审慎态度。
新进阿斯麦则是段永平布局AI产业链的重要一步。作为光刻机领域的绝对龙头,阿斯麦是芯片制造的核心设备供应商,也是AI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环。加上此前已持有的英伟达、微软和台积电,“AI四件套”正式成型。不过段永平并未掩饰对AI的认知局限:“我对AI还是没有看太懂”,这也解释了为何相关仓位占比不高。但他同时认为,AI是不可逆转的趋势,“至少要掺和一下,不要错过了”,这种“看不懂但少量布局”的方式,既符合他“不懂不投”的原则,也为组合增加了趋势性机会。
对拼多多、谷歌的取舍:看懂与试探并行
除了核心持仓,段永平对拼多多和谷歌的操作也充满“价值投资的试探性”。
拼多多一直是其组合中特殊的存在。作为拼多多的天使投资人,段永平坦言自己“当初稀里糊涂投的”,此前多次进行波段操作。今年以来,拼多多稳居第三大重仓股,三季度更是开启实质性增持。他表示如今对拼多多“懂了一点”,认为这家公司未来5-10年大概率能活得不错,但也强调这仍属于“风险投资”,因为行业变化大,不确定性依然存在,所以并未重仓,也不推荐他人购买。这种“认可但留有余地”的态度,正是价值投资中“不把鸡蛋放一个篮子”的灵活运用。
对于谷歌,段永平的态度同样谨慎。他承认一直很喜欢谷歌,但过去“搞不懂”,如今逐渐理解后又产生新的担忧:AI会不会取代大量搜索业务?不过他依然看好公司的基本面,前段时间还进行了增持。这种“在看懂与担忧中寻找平衡”的操作,体现了价值投资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需要持续跟踪公司变化。
投资金句背后,是通透的价值逻辑
段永平在最新访谈中分享的诸多金句,看似朴实无华,却道透了价值投资的核心逻辑。
“做对的事情和把事情做对”,这是他从德鲁克著作中获得的启发,也是其投资生涯的指南针。在他看来,投资首先要选对公司(做对的事情),再长期持有(把事情做对),五秒钟想清楚这件事,能少走很多弯路。
“安全边际指的是你对公司有多懂”,打破了很多人对安全边际的刻板认知——不是单纯的低估值,而是对企业基本面的深刻理解。他还强调,“到处问人家的人肯定是不懂的”,提醒投资者独立思考的重要性。
“投资是要卖的,长期持有是意向不是绑定”,这句话纠正了对价值投资的误解。在他看来,是否卖出关键看机会成本,如果有更好的选择,或者公司基本面发生变化,就应该调整仓位。
而“炒股很难赚钱,80%的散户在牛熊市都亏钱”,则是对普通投资者的警示:除非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否则不要轻易入市。不懂投资的人,与其盲目跟风,不如买标普500指数或伯克希尔。
结语
段永平2025年三季度的持仓调整,既延续了他坚守优质企业、看重企业文化与商业模式的核心逻辑,也展现了对新趋势的开放态度。147亿的组合中,60%仓位压注苹果体现了“集中投资”的信仰,“AI四件套”的集结展现了“不错过趋势”的灵活,增持伯克希尔则彰显了“立足长期”的稳健。
他的投资哲学并不复杂:不懂不投、注重机会成本、坚守安全边际。这些原则看似简单,却需要长期的认知积累和定力才能践行。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与其纠结于模仿他的具体操作,不如学习这种通透、理性的投资思维——在纷繁复杂的市场中,找到自己能看懂的公司,耐心持有,方能行稳致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