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巴克终于想通了——打不过,就“加入”。
作者| 苗子米
编辑 | 磊叔胖
题图 | AI制图
最近这杯美式咖啡,掺进了一味中国酱香。博裕资本掏出约40亿美元,买下星巴克中国六成股权。剩下那40%,星巴克全球还紧紧攥在手里,像老房东捏着不肯撒手的房本。
这步棋下得巧。牌子还是那个洋牌子,可泡茶的水,已经开始本土化。博裕资本什么来头?投过蜜雪冰城,搞过SKP百货,最懂县城青年那份既追求性价比、又渴望体面的复杂心态。如今他们打算把星巴克从一线城市的“文艺片”,转型成下沉市场的“长篇连续剧”——目标两万家门店,模式主打“小店+特许经营”,杯套上就差印“农村包围城市”几个大字。
![]()
星巴克这几年,确实有点力不从心。瑞幸和库迪打价格战,像玩“水果忍者”,9.9元咖啡一刀一刀砍过来;蜜雪冰城更绝,在非咖啡赛道上直接放出广场舞神曲。Z世代的年轻人呢?宁可团购五星酒店下午茶拍照打卡,或是去主理人咖啡馆喝手冲,也不愿再为星巴克那个“第三空间”的旧梦买单——这届年轻人装逼升级了,星巴克的大logo却没变。
于是我们看见一番奇异对比:一边是瑞幸用“科技与狠活”月推八款新品,像短视频平台搞算法轰炸;另一边星巴克还在慢炖它的焦糖玛奇朵,节奏如同新闻联播。如今博裕入局,相当于给新闻联播配上了弹幕——说不定哪天,你真能点到“星巴克煎饼果子套餐”,或是喝上“酱香拿铁2.0”。
不过下沉不是请客吃饭。星巴克最怕的,是变成咖啡界的肯德基。麦当劳与肯德基在洋快餐领域之所以能降维打击,是因为汉堡薯条本就接地气。可星巴克那套小资情调,到了县城会不会水土不服?好比让穿燕尾服的指挥家去跳广场舞,动作太僵硬会被大妈笑话,扭得太欢又怕老观众离场。
更值得玩味的,是这场交易的“甩锅”艺术。星巴克全球保留品牌所有权,坐收授权费;博裕则扛起扩张的KPI,赔赚都是中国资本的故事。这模式是不是眼熟?当年中信接盘麦当劳中国,也是这个路子。洋品牌玩起轻资产,像极了老上海房东把石库门租给网红店——亏了是租客的,火了还能涨租金。
![]()
有人说这是外资品牌的退却,我倒觉得是进化。从前是“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如今得学会一边敲木鱼,一边能喊麦。博裕带来的不仅是钱,还有蜜雪冰城验证过的下沉打法,SKP锤炼过的高端零售经验。下一步我们或许会看到:星巴克在县城开出更小的门店,同时设置仅限会员预约的茶咖体验区——就像把优衣库的平价基本款,和爱马仕的定制服务,塞进同一个空间。
唯一需要担心的,是品牌会不会精神分裂。当你在恒隆广场店喝着冷萃,同时段,县城店正推出“买一送一煎饼果子套餐”,那一刻,真不知该高兴还是心塞。这就像王菲与凤凰传奇同台,台下穿旗袍的和穿紧身裤的互相打量,彼此都觉得对方走错了片场。
至于价格战?星巴克大概率不会直接跳进9.9元的泥潭。但它或许会推出28元的中杯特调,或是把会员权益做得更像拼多多——拉三个好友砍一刀,免费升杯。毕竟博裕也投过社区团购,太懂中国式打折的门道。
最后有个细节。交易完成后,星巴克中国总部依然设在上海,但决策层里,会多出许多中国面孔。以后的会议场景可能是:美国高管坚持要用阿拉比卡豆,中国经理默默拿出数据——五线县城的消费者,更在意这杯咖啡能不能拍出好看的照片发朋友圈。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