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黄忠
通讯员 马骄 朱子仙
“司法救助金收到了,非常感谢你们的关心。”近日,湖北省京山市退役军人李大爷在收到京山市检察院电话回访时,高兴地说道。老人为何要感谢检察机关?11月17日,承办检察官向极目新闻记者介绍了案情始末。
李大爷是一名家庭困难的退役军人,此前与王某某因劳务合同发生纠纷。2023年10月,法院组织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协商确定王某某支付劳动报酬及违约金24710元。然而,王某某在支付6000元后便未再继续还款。
多次催讨无果后,李大爷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剩余款项18710元。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法院经网络查控发现王某某名下账户无可供执行财产,遂冻结相应账户。经不动产调查,其名下仅有不宜执行的农村房屋。2023年12月,法院以“发现的财产不能处置、未发现其他可供执行财产”为由,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
“我也知道法院尽力了,可这剩下的钱,难道真要打水漂了吗?”面对执行僵局,李大爷一度感到无助和迷茫。
转机出现在今年3月10日。那天,李大爷前往法院申请恢复强制执行,法院因李大爷未能提供可供执行的财产线索未立即决定恢复执行。申请未果,李大爷抱着最后一丝希望,走进了京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我是名老兵,实在没办法了,想来这里说说我的难处……”他对着工作人员,将自己的困境和盘托出。
依托京山市检察院与退役军人事务局建立的线索对接机制,该局第一时间将情况通报检察机关,并向李大爷反馈进展,引导其申请检察监督。
今年4月,李大爷向京山市检察院申请监督法院恢复执行。检察机关受理后,调阅了全部执行卷宗,在听取了李大爷和法官意见后,案件的难点浮出水面:传统的网络查控和不动产调查,确实未能发现王某某名下有可供执行的财产。
“线上查不到,我们就去线下找!”承办检察官没有放弃,他们辗转来到王某某所在地村委会,通过多方了解,查明其名下确有承包耕地,虽由亲属无偿耕种,但相关农业补贴仍由本人领取,通过进一步核查发现,王某某预留的银行账户每年均有补贴进账,账户余额达6800余元。
今年5月,京山市检察院向法院制发检察建议,建议立即对王某某领取农业补贴的账户资金采取冻结措施。法院当月回复并采纳建议,同时表示将强化对传统特定财产的调查,做到应查尽查。随后,一笔6800元的款项打到了李大爷的银行账户。
承办检察官告诉记者,经审查核实,确认李大爷的情况属于国家司法救助范围,且符合检察机关予以国家司法救助的情形,随即启动救助程序,严格按照流程推进各项工作,最终将5000元司法救助金送到李大爷手中。
据悉,今年以来,荆门市检察机关聚焦民事终本执行领域的难点、堵点,通过精准排查、拓宽领域、协作联动,构建起全程、全面、多元的监督新格局,让一份份裁判文书真正变成了当事人手中实实在在的权益。
![]()
(来源:极目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