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年轻人不结婚不生孩子的原因有哪些

0
分享至

年轻人不结婚不生孩子的原因有哪些

婚育退潮:当代年轻人 “不敢” 与 “不愿” 的真相图鉴



2025 年民政部前三季度数据显示,全国结婚登记 515.2 万对,看似较上年同期增长,实则初婚人数仍在低位徘徊 ——2024 年全国初婚人数仅 917.23 万人,较 2013 年峰值缩水近半。与此同时,总和生育率持续低于警戒线,年轻人 “不婚不育” 似乎已成趋势。但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的调查戳破了 “主动拒绝” 的偏见:仅 20.7% 的未婚青年真正 “不想结婚”,4.6% 的已婚群体选择丁克。这场婚育退潮,从来不是个性选择的狂欢,而是现实压力与观念迭代交织下的理性妥协。



一、经济高压:婚育从 “人生选择” 变 “奢侈品消费”

“在上海买套婚房的首付,够我租 40 年市中心公寓”,30 岁的互联网程序员李哲的吐槽道出了无数年轻人的困境。经济压力已成为横在婚育面前的第一道鸿沟,其沉重程度远超上一代人的想象。

结婚成本的飙升率先将普通家庭挡在门外。一线城市婚房首付动辄百万,二三线城市也需 50 万以上,再叠加装修、彩礼、婚宴等开支,往往掏空两个家庭的积蓄。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30-35 岁未婚青年中,备齐婚房的仅占 28.2%,凑够彩礼的比例低至 26.22%。农村地区的高价彩礼陋习更显刺眼,部分省份彩礼金额达 20-50 万,让不少男性陷入 “谈婚色变” 的窘境。

比结婚更沉重的是育儿成本的无底洞。有数据测算,一线城市养育一个孩子至 18 岁的平均成本超 200 万,二三线城市也需 100 万以上,相当于普通夫妻 10 年以上的总收入。0-3 岁的奶粉、早教费用每年超 3 万,幼儿园阶段私立园每月学费可达 8000 元,小学至高中的学区房、课外辅导更是持续投入。32 岁的教师王琳算了笔账:“我和老公月薪合计 1.5 万,扣除房贷 5000 元、日常开支 4000 元,剩下的钱连早教班都负担不起,更别提生孩子。”

日常生存压力则让年轻人连 “自我温饱” 都倍感吃力。一线城市刚毕业的年轻人月薪普遍在 8000-10000 元,扣除房租 3000-5000 元、通勤与餐饮 2000-3000 元后所剩无几。“连自己都养得紧巴巴,怎么敢结婚生子让孩子跟着吃苦?” 这是 28 岁职场人张悦的真实心声,也是 70% 以上受访青年的共同顾虑。



二、择偶困境:“合适的人” 在社交荒漠中隐身

“不是不想谈恋爱,是连认识人的机会都没有”,996 工作制下的新媒体编辑陈瑶的抱怨,揭示了年轻人婚恋市场的另一个真相:社交圈的萎缩与择偶标准的升级形成尖锐矛盾。

高强度工作正在挤压年轻人的社交空间。调查显示,一线城市中积极尝试与异性接触的年轻人仅占 23.7%,女性主动接触异性的意愿更是只有男性的一半。每天通勤 2 小时、加班到深夜成为常态,年轻人下班只想休息,周末要么补觉要么处理杂事,社交圈逐渐固化为 “同事 - 家人” 的两点一线。29 岁的护士刘佳坦言:“医院里全是女同事,下班就想躺着,一年到头认识不了新的异性。”

择偶标准的迭代则让 “将就婚姻” 失去市场。随着教育普及,年轻人对婚姻质量的要求从 “物质匹配” 转向 “精神契合”。《2024—2025 年中国婚恋社交服务市场研究报告》显示,七成被调查者认为 “必须找到合适的对象才会结婚”。社交平台的 “滤镜效应” 更推高了预期:男性期待女性 “温柔顾家又独立上进”,女性希望男性 “经济稳定且情绪成熟”,现实中的人很难满足这些 “全能标准”,导致 “高不成低不就” 的尴尬。

性别比例失衡加剧了结构性矛盾。农村地区男性比女性多 1752 万,不少农村男性陷入 “被动不婚”;而一线城市女性因教育水平、职业发展提升,择偶范围反而变窄,形成 “农村剩男、城市剩女” 的两极分化。团天津市委的 “青春有约” 活动场场爆满,挤破头的家长中,多数是为 “学历高、收入高、年龄高” 的女儿寻找对象。



三、观念迭代:从 “必选项” 到 “选择题” 的认知革命

“我妈说女人必须结婚,可我靠自己也能过得很好”,33 岁的建筑设计师苏琪的话,折射出当代青年婚恋观的根本转变。个体意识的觉醒正在瓦解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 的传统认知。

经济独立赋予女性更多选择权。博禾医生的调查显示,经济独立的女性中,72% 对婚姻持 “随缘” 态度。苏琪从设计院助理做到合伙人,月薪从五千涨到五万,在市中心买了房,周末约朋友露营、看展,“当生存不再需要依附,婚姻就从必需品变成了选择题”。这种转变打破了传统婚姻的 “生存依赖” 逻辑,让女性得以挣脱 “结婚才能安身立命” 的枷锁。

自我价值的重构降低了婚育的优先级。年轻人越来越看重个人成长与生活质量,不愿为婚育牺牲自我。48.6% 的女性担心婚后被育儿捆绑、失去职业发展机会,职场中已婚未育女性求职被歧视、休完产假岗位被顶替的现象屡见不鲜。男性则面临 “养家糊口” 的传统期待,30 岁的工程师张浩说:“没房没车就觉得没资格结婚,更怕婚后失去自由。”



单身生活的便利化消解了婚姻的功能性需求。外卖、保洁、智能家居等服务让独居生活愈发便捷,线上社群、兴趣小组能满足情感需求。31 岁的自媒体人周雨组建了 “单身闺蜜团”,定期聚会分享生活,“我们约定老了一起住养老院,婚姻不再是唯一的情感归宿”。这种 “独性” 不是自私,而是自我意识的觉醒 —— 年轻人开始将自我感受置于社会期待之上。

四、社会支撑缺失:政策与现实的断层加剧焦虑

如果说经济与观念是内在动因,社会支撑体系的滞后则是外在推手。从职场环境到公共服务,诸多现实障碍让年轻人 “想婚不敢婚,想生不敢生”。

职场压力与婚育需求存在天然冲突。996 工作制、频繁加班让年轻人难以平衡工作与家庭,不少企业对已婚未育女性存在隐性歧视。28 岁的 HR 李敏透露:“招聘时遇到已婚未育的女性,领导会直接 pass,怕刚入职就休产假。” 这种歧视让女性陷入 “要么牺牲职业要么推迟生育” 的两难,也让男性不得不承担更重的经济压力以应对家庭开支。

公共服务供给难以匹配育儿需求。一线城市公立幼儿园 “一床难求”,私立园费用高昂;0-3 岁托育机构缺口巨大,多数家庭只能依赖老人帮忙,而独生子女一代面临 “上有四老下有一小” 的照料压力。35 岁的妇产科医生林薇比谁都清楚生育风险,却因 “没人带孩子” 迟迟不敢生,“请育儿嫂每月要 8000 元,还不如我自己辞职,但职业发展就全毁了”。

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完全解除后顾之忧。尽管社保体系不断完善,但 “养儿防老” 的传统观念仍有市场,而育儿成本与养老保障的失衡,让年轻人对 “生儿育女” 的性价比产生怀疑。“自己都要靠社保养老,怎么敢生孩子再增加负担?” 这种顾虑在 30 + 群体中尤为普遍。

结语:理解比指责更重要的时代命题

2025 年的婚育数据背后,不是年轻人的 “自私”,而是他们在现实压力下的理性抉择。经济高压抬高了婚育门槛,社交困境减少了相遇机会,观念迭代重构了价值排序,社会支撑缺失则加剧了选择焦虑。这四重因素交织,让 “不婚不育” 从少数人的选择变成了相当一部分年轻人的无奈妥协。

值得注意的是,年轻人并非拒绝爱情与家庭。他们整顿相亲角,用 “兴趣爱好” 代替 “房车户口” 寻找共鸣;他们追捧 “轻相亲”,在直播交友、旅行社交中寻找缘分;他们中的大多数仍相信爱情,只是不愿为了结婚而结婚,为了生育而生子。这种对质量的追求,本质上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面对这场婚育退潮,指责与催促无济于事。降低婚育成本、完善公共服务、营造包容环境,才是破解困局的关键。毕竟,年轻人需要的不是 “必须结婚生子” 的规训,而是 “可以放心去爱、安心生育” 的底气。当社会能为每一种选择提供支撑,无论是结婚生子还是单身独居,都能被尊重与接纳,或许才能真正让婚育回归本真的意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老年人如何应对肌肉流失?医生提醒:坚持这两个方法,效果非常好

老年人如何应对肌肉流失?医生提醒:坚持这两个方法,效果非常好

老嘪科普
2025-10-23 19:21:38
李玫瑾教授:没出息的孩子,吃饭时大多有3种表现,要及早纠正

李玫瑾教授:没出息的孩子,吃饭时大多有3种表现,要及早纠正

大果小果妈妈
2025-11-17 20:47:09
杨瀚森NBA发展联盟虐菜结束!开拓者将再度召回,后续行程出炉

杨瀚森NBA发展联盟虐菜结束!开拓者将再度召回,后续行程出炉

二哥聊球
2025-11-17 12:52:44
鹈鹕传闻:威利·格林下课后,乔丹·普尔的交易为啥受到更多关注

鹈鹕传闻:威利·格林下课后,乔丹·普尔的交易为啥受到更多关注

好火子
2025-11-18 04:38:48
日本来华解释高市言论高官抵京,低头一言不发!部分日本电影撤档,有旅行社赴日团游退团比例超六成!日本股债汇通通下跌,旅游消费股大跌

日本来华解释高市言论高官抵京,低头一言不发!部分日本电影撤档,有旅行社赴日团游退团比例超六成!日本股债汇通通下跌,旅游消费股大跌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7 20:14:18
意大利惨败国米无辜躺枪:尤文兴则意大利兴?国米兴则意大利亡?

意大利惨败国米无辜躺枪:尤文兴则意大利兴?国米兴则意大利亡?

狗哥是一名内拉
2025-11-17 14:43:51
从印度二本到Meta副总裁!被世界拒绝15次的他,撑起AI时代地基

从印度二本到Meta副总裁!被世界拒绝15次的他,撑起AI时代地基

新智元
2025-11-15 13:05:14
里弗斯:像东契奇这么踢腿投篮没法防,这么我打上场都能得10分

里弗斯:像东契奇这么踢腿投篮没法防,这么我打上场都能得10分

懂球帝
2025-11-17 13:20:07
入冬后,李兰娟建议糖尿病患者:记住“3不吃”,血糖平稳一整天

入冬后,李兰娟建议糖尿病患者:记住“3不吃”,血糖平稳一整天

宝哥精彩赛事
2025-11-18 00:47:17
洪剑涛庆60大寿,儿子送豪车,茅台摆好几桌,任程伟现身道贺

洪剑涛庆60大寿,儿子送豪车,茅台摆好几桌,任程伟现身道贺

科学发掘
2025-11-18 00:17:44
金鸡奖这一夜,论资排辈,江湖地位,在陈道明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金鸡奖这一夜,论资排辈,江湖地位,在陈道明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娱乐圈笔娱君
2025-11-17 18:08:22
日本樱花妹与黑人男子在餐厅厕所“大战”15分钟!店长暴怒:请去旁边的酒店!

日本樱花妹与黑人男子在餐厅厕所“大战”15分钟!店长暴怒:请去旁边的酒店!

东京新青年
2025-11-17 19:00:44
1000多万枚未兑换出去,多地延迟兑换时间,80周年纪念币何去何从

1000多万枚未兑换出去,多地延迟兑换时间,80周年纪念币何去何从

方寸年华
2025-11-13 08:00:17
一个人生建议:不要把伴侣当亲人

一个人生建议:不要把伴侣当亲人

朗玥
2025-11-17 23:03:12
多名院士提倡:超过60岁的老人,宁可在家做家务,也别出去做这些

多名院士提倡:超过60岁的老人,宁可在家做家务,也别出去做这些

瓜汁橘长Dr
2025-11-02 13:42:14
提高免疫力!这种水果维生素C含量竟是苹果的60倍→

提高免疫力!这种水果维生素C含量竟是苹果的60倍→

河南交通广播1041
2025-11-17 20:06:30
为什么上海人那么好辨认?网友:我是上海人,可是我一点都不精明

为什么上海人那么好辨认?网友:我是上海人,可是我一点都不精明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11-18 00:15:09
古代皇帝为什么大都短命?有六个原因,换谁都活不久!

古代皇帝为什么大都短命?有六个原因,换谁都活不久!

微野谈写作
2025-11-16 15:40:03
很多人理解错了!“防止规模性返乡滞乡”,关键就是杜绝躺平…

很多人理解错了!“防止规模性返乡滞乡”,关键就是杜绝躺平…

火山诗话
2025-11-17 10:30:55
新一代宝马X5曝光,外观大变样,增程版、氢动力版都要来?

新一代宝马X5曝光,外观大变样,增程版、氢动力版都要来?

车品
2025-11-17 17:45:38
2025-11-18 05:35:00
说点事 incentive-icons
说点事
说点事儿官方
3666文章数 1493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头条要闻

该聊聊琉球问题了 日本国内集体破大防

头条要闻

该聊聊琉球问题了 日本国内集体破大防

体育要闻

当家球星受伤后,球迷乐翻了天?

娱乐要闻

金鸡奖是“照妖镜”,揭露人情冷暖?

财经要闻

高市早苗的算计,将让日本割肉5000亿

科技要闻

京东外卖要“独立” 刘强东还宣战“点评”

汽车要闻

新增CDC后变化大吗? 试驾特斯拉model Y L

态度原创

旅游
数码
教育
亲子
公开课

旅游要闻

寒潮锁京城!天安门游客冻红手也要合影,多部门护航暖透寒冬

数码要闻

铭瑄AMD B850 / X870主板新品确认对未来处理器支持

教育要闻

课后延时服务引发诸多矛盾,该考虑取消了!

亲子要闻

外公今天买了学步车教小满学走步了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