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半导体前沿)
预计2024至2027年,中国的300毫米晶圆厂数量将从目前的29座迅速增至71座,约占全球239座晶圆厂总量的29.7%,成为全球300毫米晶圆产能扩张的核心引擎。
这波快速增长显示,中国半导体产业链在先进制程、特色工艺及储存晶圆技术上的持续投入,也进一步证明中国在全球半导体制造格局中的影响力。
![]()
长三角地区:
以上海、无锡为核心,聚集中芯国际 、华虹集团等龙头企业,主要布局逻辑芯片与特色制程。
珠三角地区:
以深圳、广州为支点,重点发展储存与化合物半导体产线,服务消费电子及汽车芯片需求。
京津冀地区:
偏重先进研发,
北京承担DRAM技术突破及中芯国际先进制程试验。
中西部地区:
以武汉、合肥、重庆为节点,长江、长鑫等巨头打造规模化晶圆产能基地。
中国半导体制造领域投资规模快速扩大,单个晶圆厂项目投资超过50亿已成常态。
以2025年上海临港新片区为例,共有59个科技类在建项目,总投资额5067亿,其中超过三成与半导体制造及晶圆产线相关。
如此大规模资金投入,有力支撑中国晶圆厂产能扩张。
在300毫米高阶晶圆产线(12吋)领域,中国龙头企业也持续加快扩产步伐:
中芯国际多基地同步扩产
北京基地:专注14nm先进制程。
深圳基地:月产能4万片,主攻28nm及以上成熟制程。
京城项目:投资76亿美元建设12吋晶圆产线。
西青项目:投资75亿美元,规划月产能10万片,预计2026年整体产能117万片每个月。
其他晶圆厂扩产情况:
华虹无锡二期:
投资67亿美元,锁定65/55-40nm车规芯片,2024年12月投片,2026年月产能将达8.3万片。
北电集成12吋产线:
总投资330亿元,涵盖28-55nm多种制程,规划总产能5万片/月,预计2026年底量产。
化合物半导体产线正进入密集投产阶段:
三安意法重庆8吋碳化硅晶圆厂:
投资 230 亿元,年产48万片8吋碳化硅晶圆,2025年2月通线,预计第四季进入量产。
芯粤能广州碳化硅:
投资75亿元,一期年产24万片6/8吋碳化硅晶圆,2024年底已达产,主要供应车规芯片。
海宁砷化镓/氮化镓:
投资50亿元,年产36万片6吋微波射频晶圆及元件,2024年12月已通线。
长光华芯先进化合物半导体光电子平台:
投资10亿元,年产1亿颗化合物半导体光电晶圆,预计2025年全面投产。
特色制程与存储晶圆领域,持续扩大产能:
长江武汉基地:
持续提升3D NAND FLASH晶圆产能,进一步巩固国产龙头地位。
粤芯半导体三期:
投资162.5亿元,新增月产4万片、180-90nm晶圆制程,2024年12月通线,主要聚焦工业级与车规级模拟芯片。
增芯科技广州一期:
投资70亿元,布局55-130nm晶圆制程,月产能2万片,2024年6月已通线,主要服务MEMS感测器与ASIC芯片需求。
这些项目的落成将进一步完善半导体制造的产品矩阵,满足多元化市场需求。
来源:芯研究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