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朝阳黄杉木店那宗126亿的联合开发地王,从之前的“互相掐架”到现在三家握手言和,看着热闹,可宣传的热销数据和住建委的网签数差得有点多——尤其是中建智地操盘的紫京宸园,数据争议一直没断,这事儿咱们得掰开揉碎了说。
从“抢操盘权”到“一起干”,126亿项目的反转
11月16号晚上,中建智地、中国金茂、越秀地产突然一起发了公告,算是给这场争议画了句号:黄杉木店南北两个地块,以后三家联合操盘营销,还说了要“阳光透明”,别再搞无序竞争。
![]()
图源:“中建智地在北京”公众号
这事儿的源头,得回溯到今年4月。当时这三家组成的联合体,以底价拿了这块地——用地规模14.8万多平方米,规划建面28.27万平方米,楼面价合到4.45万元/平方米,算是朝阳的标杆地块了。
本来是合作共赢的事儿,结果后来闹僵了。南边地块是中建智地操盘的“紫京宸园”,主打133-278平方米的四居;北边是越秀操盘、金茂做产品的“璞樾”,卖152-258平方米的大户型,总共426户。交叉持股本想避免竞争,可市场一有压力,矛盾就冒出来了。
最直接的导火索是“定价”。中建智地之前还给越秀发了函,要求11月17号前交出璞樾的操盘权,别再管审批、财务这些事儿。函里说越秀“暗中调价”,导致自己这边少了3亿多货值,南边地块22亿的房源签约也受了影响,加起来损失超25亿。甚至还有传言说,中建智地(作为持股48.4%的大股东)还举报了越秀,觉得对方没按统一定价来,拉低了整个板块的价格预期。
现在好了,三方终于达成一致,也算给行业少了个“吃瓜现场”。
紫京宸园“热销”数据遭质疑:喊56.5亿卖了230套,住建委却只认97套、111套?
要是从宣传上看,这两个高端项目10月份先后开盘时,风头确实够劲。紫京宸园直接喊出“卖了56.5亿”,还特意强调“开盘售罄230套”;旁边璞樾也报了45.65亿业绩,两家一起宣传“霸榜”北京网签冠亚军,不知情的还真以为朝青板块楼市火到爆。
但咱们把镜头对准住建委的网签数据,紫京宸园的“热销”就有点站不住脚了。先看早期数据:紫京宸园刚宣称“售罄230套”那会儿,到10月31号住建委显示累计签约才97套——这里面7#楼卖得最多,也就25套;13#楼19套,剩下的楼栋大多只有个位数成交,连“售罄数”的一半都不到。
再往后拖到11月5号,紫京宸园首开的559套房源,网签数也才111套,去化率连20%都不到(19.86%)。要知道它喊的是“56.5亿热销”,按这个网签数算,哪怕每套均价按宣传的11.93万元/平方米算,111套也就13.24亿,跟56.5亿差了40多亿,这缺口可不是一星半点。
价格上的“水分”也不少。紫京宸园预售均价标着11.93万元/平方米,可实际网签均价才9.85万元/平方米,相当于直接降了2万多一平方米。更别说边缘户型了,148平方米的房源甚至有网签是79.4折的,这跟“高端改善盘”的定位,还有“热销不愁卖”的宣传,完全对不上。
为啥会差这么多?从资本视角看,开发商玩“数据包装”其实是行业常见操作——比如把“认购没签约”的房源算成“已售”,或者把整个项目的预售货值直接当“销售额”喊;还有的会趁着开盘热度,先把小户型这种好卖的房源数据放大,却绝口不提大户型卖不动的事儿。就像紫京宸园,网签的基本都是133-148平方米的小户型,它之前吹“卖得火”的172-278平方米大户型,刚开始在网签系统里根本没记录——要知道278平方米的户型单套总价超3300万,真要是好卖,网签数据能这么难看吗?
和解之后,这事儿给行业提了个醒
这次三方和解,不只是解决了眼前的矛盾,方案里还说了要建“常态化沟通机制”,公开项目进展和管理流程,从盖房子到物业服务都要保障业主权益——这对其他合作开发的项目,也算个参考。
其实这次争端,也暴露了房企合作的通病。国泰海通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重点房企的少数股东权益占比已经到44%了。合作模式确实能降低资金成本,但市场不好的时候,利益协调就难了,操盘权和股权不匹配的问题也会冒出来。就像业内人说的,销售压力大的时候,合作方可能就会用激进策略打破平衡;再加上朝青板块10年没出新宅地,大家预期高,可实际去化慢,矛盾自然就更突出了。
而紫京宸园的“假热销”争议,更给行业敲了警钟:现在买房人越来越理性,光靠喊数据、造热度没用,网签数据是住建委实时可查的,一旦反差太大,反而会砸了自己的口碑。尤其是资本层面,虚假热销数据或许能短期提振市场信心,但长期来看,既会误导行业判断,也会让购房者对房企信任度下降。
往大了说,这两个项目的情况,也是北京高端改善市场的一个缩影。今年“金九银十”,北京27个住宅项目里,大多是纯改善定位,100平方米以上的户型成了销售主力,但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而且朝阳区未来三年还打算推30宗优质住宅用地,再加上房企要冲年度业绩,怎么平衡短期卖货和长期价值,这是整个行业都得琢磨的事儿。
现在来看,126亿地王从“掐架”到“携手”,看着是个案,其实是市场压力下的必然选择。但不管怎么合作,数据得真实,机制得透明——尤其是像紫京宸园这样的项目,别再想着用“假热销”糊弄人,毕竟买房人不是看宣传热闹,而是要看实实在在的网签和性价比,这才是高端楼市能走稳的根本。
(内容来源参考:新京报、界面新闻、36氪,及公开新闻报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