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女博士扎进深山,拯救广东人的“白月光”

0
分享至



在吃鸡这件事上,广东人说第二,怕是没人敢说第一。

据统计,2023年广东人均消耗鸡肉15.27公斤,按单只鸡1.5公斤计算,全省每天有大约350万只鸡被端上餐桌,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第一吃鸡大省。

这些鸡被做成各式各样的美味佳肴:如豉油鸡、盐焗鸡、白切鸡等,只要你愿意,连吃一个月都不带重样儿。

所以人们戏称:“没有一只鸡可以活着离开广东,但广东人可以让它们风风光光地离开这个世界。”


● 广东“百鸡宴”。图源:中国国家地理

广东盛产名鸡,清远鸡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它素有“岭南第一鸡”之称,因肉味鲜美、鸡味浓郁而闻名。

1972年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周总理就曾指定清远鸡为国宴菜品。

尼克松吃过后赞不绝口,清远鸡自此声名远播,成了一道经典的国宴菜,跻身中国十大名鸡之列,坐稳了广东名鸡的头把交椅。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上世纪末,纯种清远鸡曾濒临灭绝。

为了保护清远鸡种源安全,一位女博士辞掉企业高管职务,一头扎进养殖场,开始了漫长的良种繁育之路。

如今,她培育的清远鸡年出栏突破4000万只,销往大半个中国,占据清远鸡市场近60%的份额,带动数万农民增收致富。

她的名字叫张正芬。


● 张正芬

10月30日,张正芬带领她的清远鸡“军团”,向港交所正式递交了招股书,若上市成功,将成为“中国清远鸡第一股”。

从深山飞入国宴,再飞上寻常百姓的餐桌,再到冲刺IPO市场,清远鸡堪称地方特色农产品振兴的标杆。

张正芬说:“我出生在农村,父母都是农民,我对农民始终怀有浓厚的感情。农业现代化需要专业的知识分子来支援和引领,这是我一生都扎根畜牧业的原因所在。”

1、纯种清远鸡为何一度濒危?

清远鸡又名清远麻鸡,因产于广东清远、背羽密布斑点而得名,养殖历史可追溯至千年前的宋代。

此鸡体呈楔状,生性好斗,擅于奔跑跳跃。若以翅膀助力,能飞上高高的枝头,故被当地百姓称为“草上飞”。

有人用计步器测量,一只清远鸡一天竟走了19000步,足见其好动的本性。

每天大量运动、再加上喜好捕食野生昆虫,这让清远鸡的肉质十分鲜美,成为广东菜系中不可或缺的“顶流”。

但清远鸡也有个“缺点”,那就是长得很慢。

在好山好水的情况下,养足160天也才长到3斤左右,光饲料成本就是普通肉鸡的3-5倍。

于是,为了让清远鸡能够长得更快一些,不少人开始动起了歪脑筋。

他们只顾经济利益,在不具备科学规划的情况下,盲目引种杂交、无序近亲繁殖,导致清远鸡血缘混杂、肉质风味大减,纯种清远鸡一度濒危。

也是在这个时候,张正芬来到了清远。


● 张正芬

张正芬是重庆人,1984年毕业于四川畜牧兽医学校,后考取中国农业大学硕士学位、瑞士维罗利亚大学博士学位,先后在多所院校任教。

1994年,张正芬进入当时最大的家禽企业——温氏集团担任技术总监。

工作期间,她到清远考察,发现纯种的清远鸡资源已经很稀缺,农户们守着这块“金字招牌”,生活却过得很贫困。

从那时起,张正芬就动了培育纯种清远鸡的念头。

她坚信清远鸡前景广阔:

“它的资源品质决定了潜力,只要我们把品质做到极致,这只鸡一定能走向全国、甚至全世界。”

2003年,张正芬和丈夫肖文清共同创立天农食品公司,在与当地政府沟通后,接手了保种场仅有的3000多套原种鸡。


● 张正芬夫妇

然而正当她准备大展身手时,现实却给她兜头泼了一盆冷水。

2、从“天崩开局”到“逆风翻盘”

张正芬接手的这批原种鸡,体型差异悬殊,健康状况极不乐观:

白血病阳性率超过30%;白痢阳性率高达90%;鸡的成活率很低,只有50%-60%;产蛋率也低得吓人,每只鸡年产蛋仅有50-60枚。

面对如此天崩开局,大多数人可能直接就放弃了。

但张正芬没有退缩。

她发挥自己学术和行业资源的优势,组建起一支育种专家团队,带头扎进满是土味的鸡棚里,夜以继日地开启了选育工作。


● 张正芬在清远鸡养殖基地检查种鸡生产情况

他们实施疾病净化,淘汰所有携带遗传性疾病的病鸡,提升种群的整体健康度;并重建系谱档案,搭建起包括原代、曾祖代、祖代、父母代和商品代的良种繁育体系。

在育种技术上,他们采用国际先进的基因筛选系统——通过全基因组扫描,锁定种鸡的纯种相关位点;再对体重、冠高、胫长、毛色等关键性状精准标记,定向保留目标基因。

他们的选种强度极为严苛,公鸡只留5%,母鸡也仅留20%-30%。

经过多年的精心选育,张正芬和团队成功将鸡群拉出了“低产多病”的泥潭。鸡群中携带的诸多遗传性致病基因被成功剔除,成活率从当初的50%-60%,大幅提升至96%-99%;产蛋量也从过去的年产50-60枚,增加到年产约150枚,为纯种清远鸡的产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张正芬在检验室严格检查产品的每道检验程序

在逐步建立良种繁育体系的同时,张正芬带领团队,开始了清远鸡的养殖推广。

纯种清远鸡虽以品质优良著称,但在推广初期,很多农户并不愿意饲养。

因为它养殖周期长、饲养成本高,农户们普遍对风险心存顾虑,害怕自己的长期投入打了水漂。

养不好、不好卖、没钱赚,成了拦在纯种清远鸡与农户们之间的“三座大山”。

其实农户们的担忧也在情理之中。

清远一带多山,山地和丘陵占到了总面积的70%,山区百姓多年来靠着种地和养鸡维持生计,自然会把稳定和收益放在首要位置。

为了打消农户们的顾虑,张正芬团队向农户们承诺,每养1只清远鸡苗,公司就给补贴0.5元。

另外,他们派技术人员驻场,与养殖户同吃同住同劳动,确保把鸡养好。

并与养殖户们签下保底协议,只要鸡养大了,公司就按约定价格全部收购,养殖户们完全不用担心销路问题。

“补贴到户、技术到人、收购到价”,在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加持下,农户们终于愿意加入进来,清远鸡养殖规模迅速扩大,公司也由此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3、豪华的“鸡生”

清远鸡采用长天龄山地放养模式,相比于普通肉鸡,清远鸡的鸡生堪称豪华。

山区地势高爽、空气清新、草木成荫、水源洁净,清远鸡享有充足的运动场地,可以食果实、啄虫蚁、饮山泉,鸡群更具野性,鸡味也更加浓郁鲜美。

张正芬说:“动物和人一样,营养要恰到好处,还得经常锻炼。清远鸡天性爱飞爱跑,天农就为它们提供足够的空间。养殖基地山清水秀、空气清新,好山好水才能养好鸡。”


● 生态散养的天农原种清远鸡拥有纯正血统。图源:天农集团

不过,养殖过程也并非总是一帆风顺。

2013年到2014年期间,一场H7N9型禽流感席卷全国,给整个家禽养殖业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那是张正芬创业生涯中最艰难的一段时期。那两年,她顶着巨大的压力,不惜卖掉房子、押上全部身家,也坚持保价保量地从农户手里回收清远鸡。

她说:农民把鸡养了,我们就不能不管,不能对农民不负责任。

“现在回想起来真的太难了。但也正因如此,农户对我们更加信任,愿意养清远鸡的农户越来越多。”

如今,在清远这座人口不到400万的城市,从事清远鸡相关产业的已有超过8万人,且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从外地回到家乡,踏上了养鸡之路。

“和天农合作,他们会提供鸡苗和技术,还有技术员上门,我们只需要出人力、花时间,收入比在深圳打工还高,还有时间照顾孩子。”一对辞掉广深工作回乡养殖清远鸡的夫妇如此说道。

一只只小小的清远鸡,正凭借自身的“金字招牌”,让清远这座群山环绕的粤北小城,焕发出新的活力。

4、两条腿走路

张正芬并未止步于此。

在将清远鸡的良种繁育工作带入正轨后,张正芬开始涉足养猪业,从“单腿走路”到“鸡猪并举”。

目前,其生猪业务已占到了公司总营收的60%以上。

这也是张正芬的经营智慧。毕竟,畜禽养殖易受行业周期性波动影响,而将养鸡和养猪两项业务同时发展,能够有效对冲行业周期性下行带来的风险。


● 天农集团旗下群山环伺的“日泉农牧”生猪养殖基地

截至目前,天农集团已在全国布局了30多家分子公司,涵盖生猪养殖、家禽养殖、家禽初深加工三大业务板块,并建立与之配套的孵化厂、饲料厂、屠宰厂和食品加工厂。

旗下拥有“天农”“凤中皇”“日泉”等多个品牌,2024年实现营收47.76亿元。

据国际著名增长咨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在过去的2024年,天农集团拿下了清远鸡市场59.3%的份额,超过所有竞争对手总和,稳居行业第一。


● 中国清远鸡出栏量(2020-2029E)。图片来源:天农集团招股书

20余年风风雨雨,当初张正芬接手时仅有的3000多套原种鸡,如今已大幅扩充至存栏5万套、年提供祖代苗24万套、父母代苗200万套,年出栏清远鸡4000多万羽。

这支庞大的清远鸡军团,正飞出岭南,飞向全国各地,将浓郁的鸡味带向千家万户的餐桌。


● 中国清远鸡出栏量(2020-2029E)。图片来源:天农集团招股书

天农集团采用“自营农场+家庭农场”的产业模式,带动清远及周边地区数千农户参与清远鸡养殖,每年帮助农户们创收超3亿元,是国家级的扶贫龙头企业。

不久前的10月30日,张正芬带领天农集团,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招股书中写道:“我们认为,企业的成功不仅仅取决于财务表现,更在于对中国全社会共同富裕与共享增长的贡献。我们的模式是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实践,展现着市场化机制如何推动农业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字里行间,尽显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关注。

这也是张正芬将公司取名“天农”的初衷——立足天下农业、经营天下农产品,帮助更多的农民脱贫致富。

谈及未来,张正芬说,希望天农清远鸡能够成为中国高端肉鸡第一品牌,让“吃好鸡,选天农清远鸡”成为心智首选。

她对此充满信心:“我国是鸡肉消费大国,优质鸡肉消费市场还有开拓空间,清远鸡一定能够闯出一片天!”文/牧龙闲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34岁孙杨确认不会退役!1金1银告别十五运 20年坚守5战全运夺13金

34岁孙杨确认不会退役!1金1银告别十五运 20年坚守5战全运夺13金

风过乡
2025-11-16 19:57:19
不出意外的话!苏林会成为第二个黎笋

不出意外的话!苏林会成为第二个黎笋

近史谈
2025-11-02 18:54:35
吉利银河V系列正式发布 首款车型V900将于广州全球首秀

吉利银河V系列正式发布 首款车型V900将于广州全球首秀

墨谈科技
2025-11-17 17:18:07
日本发生持刀伤人事件,一名女子被刺伤,紧急送医

日本发生持刀伤人事件,一名女子被刺伤,紧急送医

极目新闻
2025-11-16 19:58:32
陪玩陪睡不够!集体开嫖、舔手指、目无王法,阴暗面彻底藏不住了

陪玩陪睡不够!集体开嫖、舔手指、目无王法,阴暗面彻底藏不住了

好贤观史记
2025-11-09 21:58:39
X欲最强的星座,没有之一!

X欲最强的星座,没有之一!

同道大叔
2025-11-15 22:01:52
震撼!赴日航班大幅下滑,大批旅客果断退票取消旅游

震撼!赴日航班大幅下滑,大批旅客果断退票取消旅游

公子麦少
2025-11-17 15:35:28
70多岁老人要提前做好五个准备,最后一个很重要,有人却讳莫如深

70多岁老人要提前做好五个准备,最后一个很重要,有人却讳莫如深

情感大使馆
2025-10-30 10:28:22
工龄40年,个人账户385565.08元,60岁2个月退休,养老金能拿多少?

工龄40年,个人账户385565.08元,60岁2个月退休,养老金能拿多少?

养老规划罗姐说
2025-11-16 19:54:29
11月17日央视五套CCTV5及CCTV5+节目表

11月17日央视五套CCTV5及CCTV5+节目表

小鞄搞笑解说
2025-11-17 07:32:39
荒唐赛制终究来了!CBA新增10分钟潜力赛,球迷:真他娘是个人才

荒唐赛制终究来了!CBA新增10分钟潜力赛,球迷:真他娘是个人才

弄月公子
2025-11-17 15:17:36
中央定调,延退落地!1970至1975年生男性,能申请提前退休多久?

中央定调,延退落地!1970至1975年生男性,能申请提前退休多久?

王五说说看
2025-11-14 07:07:13
哨兵被队友遗忘,深埋地下9年,发现时仍坚守军需库,双目已失明

哨兵被队友遗忘,深埋地下9年,发现时仍坚守军需库,双目已失明

兴趣知识
2025-11-11 21:20:51
性欲与寿命的关系,无论你是否修行,一定要知道

性欲与寿命的关系,无论你是否修行,一定要知道

学之道国学院
2025-11-17 15:38:34
男性长期禁欲:精子不排出去,身体会悄悄“变虚”吗?真相来了!

男性长期禁欲:精子不排出去,身体会悄悄“变虚”吗?真相来了!

爆侃君
2025-11-14 10:12:18
16GB+1TB!新机官宣:11月24日,即将发布上市!

16GB+1TB!新机官宣:11月24日,即将发布上市!

科技堡垒
2025-11-15 11:57:02
强冷空气来袭!广东最大降温幅度可达10℃

强冷空气来袭!广东最大降温幅度可达10℃

广东发布
2025-11-17 12:59:27
人均600万到欠400亿,毁掉“天下第一村”的不是别人,是他们自己

人均600万到欠400亿,毁掉“天下第一村”的不是别人,是他们自己

一家说
2025-05-23 15:05:58
1975年,周养浩刚被特赦就露出真面目:原来监狱中的积极都是装的

1975年,周养浩刚被特赦就露出真面目:原来监狱中的积极都是装的

南书房
2025-11-17 16:30:03
刚刚,江苏盱眙下雪了!寒潮影响何时结束?

刚刚,江苏盱眙下雪了!寒潮影响何时结束?

现代快报
2025-11-17 12:37:06
2025-11-17 18:07:00
最华人 incentive-icons
最华人
记录华人之光
7229文章数 35413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美国63岁大叔莫名成"恋爱杀猪盘男主" 数百名女性中招

头条要闻

美国63岁大叔莫名成"恋爱杀猪盘男主" 数百名女性中招

体育要闻

当家球星受伤后,球迷乐翻了天?

娱乐要闻

金鸡奖是“照妖镜”,揭露人情冷暖?

财经要闻

疯狂的"吸金村":村民大肆盗采地下水

科技要闻

有了通义和夸克,阿里为何再推千问App?

汽车要闻

荣威M7+豆包大模型 用车机AI策划说车视频怎么样?

态度原创

数码
房产
手机
时尚
艺术

数码要闻

RTX 6090 2027Q1 能否落地?全看 RTX 50 Super 进展

房产要闻

首开狂卖6.68亿!海口这个顶级教育红盘,引爆海口楼市!

手机要闻

Pro Max大战开启!卢伟冰放话:小米17 Pro Max是6000档佼佼者

秋天怎么穿出时尚感?适当露肤、不死板老气,高级又有回头率

艺术要闻

这雪景,太美了!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