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抱歉了GPT-5,这次是中国AI「上岸」了

0
分享至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新智元)


新智元报道

编辑:KingHZ

【新智元导读】基层医生的AI好助手来了!国产AI,更懂中国医生。

从去年开始,「医疗AI(medical AI)」与「健康AI(AI for healthcare)」从星星之火,迅速燎原。

在Google趋势里,这类关键词在最近几个月都呈现明显抬升:


但对大多数中国医生——尤其是基层医生——这些热闹始终显得有些遥远。

仅糖尿病患者,中国就有2.33亿人,远超现有医疗资源的承载能力。

更别说基层医生每天面对的是混杂的真实世界:心血管、呼吸、消化等各种疾病交织出现;一旦遇上少见症状或复杂共病,往往会感到吃力,甚至陷入“想得不全、顾得不够”的困境。

因此真正的问题,从来不是「AI看起来有多厉害」——而是能不能安全有效地在临床落地?能不能真正提升医生的判断力和决策力?

AI+医疗,被放在了国家文件的「C位」

11月4日,国家卫健委正式发布《关于促进和规范人工智能+医疗卫生应用发展的实施意见》,其中重点提到:


这意味着什么?

「AI+医疗」已不再是AI产业界的技术炫技,而是提升到了国家层面的卫生健康行业发展高度。而「AI+医疗」的落地重点,在基层。

谁能抓住这波医疗AI版的「农村包围城市」,谁就能在下一波AI浪潮中笑到最后。

多位长期深耕基层培训教育的主委们很快达成共识:能真正帮到中国基层医生的AI,关键在2件事:

1)诊中:辅助临床决策,要安全、有效;

2)诊后:支撑患者随访,要规范、可持续。

而,这也是「未来医生AI工作室」的初心。


中国AI vs 美国AI

只有它是「安全+有效」的双料冠军

AI能写会画,甚至拿下奥数金牌,但「术业有专攻」——通用的AI难以救死扶伤。

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海军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全科教研室主任郭启煜,就曾遇到:

一些患者自行使用AI查找大量信息后,提供给医生,但这些信息往往互相矛盾,甚至与最新的医疗指南和共识相悖。

他认为,AI落地医疗有2大关键:有效性和安全性。

有效性, 指的是真能帮上忙,能提供有用的建议和信息。

安全性, 则是必须坚守的底线,AI医疗产品提供的建议必须基于权威资料。

但要测试医疗AI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不简单。

好在今年7月,来自26个科室的32位一线专家们联手,来了场全球顶尖大模型的「擂台赛」。这项测评已于7月正式公开发布,并接受学术同行评议。


arxiv链接:https://arxiv.org/abs/2507.23486

他们从真实病历中抽丝剥茧,整理出2069道开放式问题,围绕「安全性/有效性」,模拟真实场景,搭建了一套系统性的临床评估标准。

在此标准上,测评了当时最前沿的6个大模型:OpenAI-o3、DeepSeek-R1、Gemini-2.5-Pro、Claude-3.7-Sonnet、Qwen3-235B以及「未来医生AI工作室」背后的医学大模型MedGPT。

结果呢?

六个大语言模型的基准测试显示总体表现不错(总分均值57.2%,安全性54.7%,有效性62.3%)。但在医疗最看重的「安全」上,却拉开了明显差距:

而在同一套标准下,专业医疗大模型MedGPT则表现出显著特征:「安全性」、「有效性」双高!得分分别达到0.912、0.861,拿下双冠军,总分更是领先第二名15.3%。

总体得分、安全性、有效性,MedGPT(绿色)均领先


此外,在这场比拼中,MedGPT还表现出几个突出特征:


复盘时,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江东教授表示

临床不只是看答对多少,更要看答错多少。

从那一刻起,这个以MedGPT为底座的「未来医生AI工作室」,底层基因已经注定:不是做看起来「样样通的AI」,而是做临床上「最安全、最可靠的AI伙伴」。

当技术回归临床,谁更像专家?

答案已经揭晓。

就在最近,中⼭⼤学附属第⼀医院泌尿男科主任邓春华教授联合国内多位权威专家,设计并开展了一场高度模拟真实临床流程的实战盲测。

评测方法核心直接、客观:

1、选题:从真实临床工作中,抽取出一批复杂、存在争议且信息不完全的典型病例。

2、答题:同一道题,分别交由三位「参赛者」独立作答:

3、测评:由临床专家团盲审三份AI生成的答案,并严格依据以下8个核心维度进行打分:

结果中国AI——全线完胜:


图源:https://ai.doctorwork.com/comparison

这场评测的意义,远不止于一次分数的比拼。

结果所呈现的,已经不再是模型的纸面能力,而是——是否能在真实医疗环境中做出可靠的临床决策。

这背后,正是「未来医生AI工作室·临床决策AI助手」的差异化技术路线: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临床诊断这种高风险、强推理的场景里,中国的医疗AI能够取得领先——

关键不在简单看谁的参数更大,而在于谁更接近医生真实的思考方式和工作方式。

临床智能参谋

帮医生想得全,判得准

面对复杂病例,医生最担心的从来不只是「已知风险」,更是那些隐藏在信息缺口、经验不足和病例多样性背后的知识盲区与思维局限。

缺信息、缺经验、病例杂——几乎是所有基层医生的共同现实。

「未来医生AI工作室·临床决策AI助手」想解决的,正是这一临床痛点。

它不是一个更大的「知识库」,而是为每位医生打造的「医疗版贾维斯」:不仅能调动高等级循证证据,更能以专业方式协同思考——核心是一套由安全与循证驱动的临床决策引擎。


邓春华教授在使用未来医生AI工作室·临床决策AI助手进行决策辅助

(图片已获得教授本人授权)

在日常诊疗里,医生可以用口语化的方式输入病情,系统不会急于下结论,而是先完成三件更重要的事:

当然,最终的所有决策权,始终牢牢掌握在医生手中。


医生依然是做决定的那个人,只是不再需要一个人扛下所有不确定性。能看得更全、想得更深,不至于错过任何「可能改变结局」的疑点。

多位一线医生的反馈也印证了这一点:

「好用、循证清晰。」

「像有个随时在旁边可以讨论的专家。」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真实评价


可以上下滚动的图片

而这一切的背后,是「未来医生AI工作室·临床决策AI助手」提供的确定性支持——让每位基层医生在面对复杂病情时,都能更有把握地做出判断。

跨越诊室围墙

把医院级照护延伸到日常

挂号、看病、诊断、开药,只是医疗的起点。

真正决定疗效的「大考」,往往发生在患者走出诊室之后。

随访一旦缺位,不只是管理脱节,更会造成疗效递减与医患信任的损耗:患者联系不上、该复查没复查,甚至出现「危险信号」,也没人第一时间看到。

那么,如何为院外治疗装上一道「安全而有效的护栏」?


郭启煜在使用未来医生AI工作室·患者随访AI助手管理患者

(图片已获得教授本人授权)

这正是未来医生AI工作室「患者随访AI助手」的价值所在——

把原本孤立的诊疗节点,延展为一个可持续的管理闭环。通过人机协同,它正在重塑院外关怀的范式,补齐门诊“最后一公里”的三大核心短板:

向左滑动,看看他能为医生做什么






值得强调的是,「未来医生AI工作室·患者随访AI助手」从架构设计起,就坚持一个原则——

AI辅助,医生决策。

无论系统多智能、响应多及时,所有涉及医疗行为的最终裁定权,始终在医生手中。

一旦触及药物调整、严重症状等关键节点,AI不会越界「替你决定」,而是立即发出明确预警,把关键决策点完整呈交给医生,由医生最终判断。

为什么主委们说

这是「基层+AI」的最佳实践?

把以上几个关键拼图拼起来,就会发现一条非常清晰的逻辑链:

正因如此,多位主委给出了高度一致的评价:这是目前最接近「基层+AI」最佳实践的路径。

邓春华教授的总结很形象:「通过『未来医生AI工作室』,基层医生能真正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加速成长。」

这或许就是技术最好的落地方式——不是替代,而是赋能。

AI+医疗的终局:医生主导,AI赋能

每次聊到AI,总有人问:「医生会被替代吗?」

在临床一线,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个误解。

一位三甲主任说得很透:「AI再强,也开不出带着温度的处方。」

真正需要追问的是:什么样的医疗AI,才配进入临床?

答案有3点:

1、安全、有效。这是所有临床应用必须先跨过的底线,也是医生愿意信任的前提。

2、临床实战,是唯一的检验标准。

在真实病例的对决中,一款中国团队打造的产品——未来医生AI工作室,在关键指标上优于GPT-5和OpenEvidence。它专注做三件事:

3、技术的尽头,是回到人的需求。

即便未来AI能提供更全面的解决方案,它依然无法替代“温度”——那份对病情的揣摩,对患者的理解,对风险的承担。

医疗的答案,从未改变:医生负责判断与关怀,AI负责效率与知识。当二者真正协同,优质医疗才会变得更可及、更可靠、更可持续。

真正有价值的医疗AI,从来不是取代医生的力量,而是托举医生的力量。

参考文献:

【1】Shirui Wang, Zhihui Tang.A Novel Evaluation Benchmark for Medical LLMs: Illuminating Safety and Effectiveness in Clinical Domains.

https://doi.org/10.48550/arXiv.2507.23486

【2】未来医生AI工作室与美国OpenEvidence、GPT5临床决策辅助场景评测对比. https://ai.doctorwork.com/comparison

安全 · 有效 · 专家共研

立即点击,进入超级医生个体时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俄军出动装甲冲锋队拼死救援多布罗皮利亚包围圈惨遭歼灭

俄军出动装甲冲锋队拼死救援多布罗皮利亚包围圈惨遭歼灭

环球热点快评
2025-10-28 13:35:40
韩先楚刚到38军,梁兴初赌气要走,韩冷道:我不是来给你当军长的

韩先楚刚到38军,梁兴初赌气要走,韩冷道:我不是来给你当军长的

兴趣知识
2025-11-19 17:05:48
宋凯邵佳一观战黑脸!22岁美甲国脚3场3次送礼 名记:中超禁赛5场

宋凯邵佳一观战黑脸!22岁美甲国脚3场3次送礼 名记:中超禁赛5场

我爱英超
2025-11-18 22:06:39
西贝1万多一线员工,全体涨薪,人均500元/月!遭网暴和极端辱骂者可领“委屈奖”,年底前将开8家新店

西贝1万多一线员工,全体涨薪,人均500元/月!遭网暴和极端辱骂者可领“委屈奖”,年底前将开8家新店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9 16:03:05
广东阴冷何时 “下线”?全运会闭幕式天气抢先看!

广东阴冷何时 “下线”?全运会闭幕式天气抢先看!

广东天气
2025-11-19 15:04:09
被央视怒批、摇头晃脑、德不配位,难怪阅兵从不邀请“流量”明星

被央视怒批、摇头晃脑、德不配位,难怪阅兵从不邀请“流量”明星

书雁飞史oh
2025-09-12 16:09:35
游乐场里宝妈走光了自己却没察觉?这场景看着尴尬

游乐场里宝妈走光了自己却没察觉?这场景看着尴尬

没有偏旁的常庆
2025-10-31 07:20:21
陪玩陪睡已过时,拳头塞嘴、集体开嫖、戚薇遭殃,阴暗面彻底曝光

陪玩陪睡已过时,拳头塞嘴、集体开嫖、戚薇遭殃,阴暗面彻底曝光

冷紫葉
2025-11-19 14:56:46
不是迷信!明日寒衣节,记得:1不早、2不送、3不叫、4不烧

不是迷信!明日寒衣节,记得:1不早、2不送、3不叫、4不烧

阿龙美食记
2025-11-19 05:20:02
刘亦菲内衣照被骂上热搜:她的胸,碍了谁的眼?

刘亦菲内衣照被骂上热搜:她的胸,碍了谁的眼?

周冲的影像声色
2025-06-20 15:59:16
仅赚两分钱神话破灭:100亿瓶销量也救不了,廉价水王恐将真的“凉”了

仅赚两分钱神话破灭:100亿瓶销量也救不了,廉价水王恐将真的“凉”了

趣味萌宠的日常
2025-11-08 08:45:18
巴特勒破防!勇士113-131魔术,看数据:他是头号罪人!

巴特勒破防!勇士113-131魔术,看数据:他是头号罪人!

篮坛篮谈
2025-11-19 09:21:12
日本国内紧急备战,媒体曲解国防部发言,网民叫嚣“出兵中国”

日本国内紧急备战,媒体曲解国防部发言,网民叫嚣“出兵中国”

十三级台阶
2025-11-15 18:14:37
11.11元秒杀到小米冰箱却无法发货?官方回应:系统配置错误,补偿30元

11.11元秒杀到小米冰箱却无法发货?官方回应:系统配置错误,补偿30元

扬子晚报
2025-11-18 07:17:13
普京:中国公民很快将可以免签访问俄罗斯

普京:中国公民很快将可以免签访问俄罗斯

桂系007
2025-11-19 00:01:36
台军老兵叮嘱儿子:如果两岸开战,一枪干掉让你冲锋的长官!

台军老兵叮嘱儿子:如果两岸开战,一枪干掉让你冲锋的长官!

浩渺青史
2025-11-17 16:56:51
普贤菩萨曾言:无名指超过食指的人,这一生注定有6件事躲不过

普贤菩萨曾言:无名指超过食指的人,这一生注定有6件事躲不过

卡西莫多的故事
2025-11-13 09:54:48
爆!原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董事长奚国华

爆!原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董事长奚国华

通信头条
2025-11-13 21:08:07
蒋介石密令曾泽生炸毁丰满水电站,曾却告诉手下:可别当千古罪人

蒋介石密令曾泽生炸毁丰满水电站,曾却告诉手下:可别当千古罪人

云霄纪史观
2025-11-19 16:47:28
中超转会风向标:周定洋潜在下家二选一,大连瞄准申花队主力前锋

中超转会风向标:周定洋潜在下家二选一,大连瞄准申花队主力前锋

丁蓳解说
2025-11-19 11:19:38
2025-11-19 18:39:00
新浪财经 incentive-icons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是一家创建于1999年8月的财经平台
1433292文章数 457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一夜封神,Gemini 3让谷歌找回“碾压感”

头条要闻

佘智江刚被引渡回国 缅甸政府突袭其名下"亚太新城"

头条要闻

佘智江刚被引渡回国 缅甸政府突袭其名下"亚太新城"

体育要闻

世界杯最小参赛国诞生!15万人岛国的奇迹

娱乐要闻

又反转!曝喻恩泰出轨美女律师

财经要闻

荷兰政府暂停接管安世半导体

汽车要闻

此刻价格不重要 第5代帝豪本身就是价值

态度原创

亲子
手机
房产
时尚
军事航空

亲子要闻

宝宝超爱吃爷爷奶奶种的白菜苔

手机要闻

华为Mate 80 Pro Max / RS非凡大师手机支持长焦微距慢动作拍摄

房产要闻

29.4亿!海南“地王”片区,要卖超级宅地!

陈嘉桦,不慌不忙的惊艳

军事要闻

量大管饱 中国军网在海外发布备战视频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