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你这一走,海上测风站可就缺了主心骨。”——1967年2月18日,东海舰队码头的送别声在寒风里显得格外刺耳。对话不长,却精准点出了李长如那次调动的微妙:离开海军,却又没真正离开海洋。
1964年夏天,国家海洋局挂牌成立。文件写得很清楚,“由海军代管”,但外界听来仍像谜语。那几年,海军正加紧摸清我国近海、远海的水文与气象资料,测波、测流、测风样样都得用到舰艇与技术骨干。与其再建一套民用系统,不如直接把现成的海军科研力量整体搬过去。于是,南海舰队副司令齐勇被派去当局长,东海舰队政治部主任李长如则出任政委。局级序列是副部级,比原先兵团级略低半格,但在科学口径上拥有更大自主权,这一点让年过四十的李长如颇感新鲜。
海洋局早期的任务远不止测潮那点“小打小闹”。1969年起,国家筹划把远程火箭发射落点安排在公海,为了精确捕捉弹道和洋面气象参数,必须在赤道附近布设洋流观测站。海洋局挑选的技术人员,清一色是现役军人,船到哪、人到哪,雷达、声呐、空气取样器统统扛上船。有意思的是,这支“准科研舰队”只挂民用旗,却完完全全按军事条令行动。一张作战海图、一本科研笔记,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却在同一张桌子上同时展开,这在当年的中央机关里相当罕见。
李长如在局里一干就是十三年。若剥去枪炮硝烟,这段岁月更像一场深潜:发射场选址、盐度曲线绘制、南沙暗礁勘测,他都要拍板。1975年西沙海战后,海图室灯火通宵,李长如守在打字机旁,改完一稿又一稿,只为一条航道标识能在凌晨之前发给舰队。有人说他离开了“部队生活”,可在测区船舷上迎着七级风浪,他总挂着那身海军呢子大衣。政委不在舰队,却天天跟舰队打交道,这才是“代管”的真实注脚。
![]()
1980年,中央决定:国家科委接手海洋局,局里现役军人要么脱下军装留在原位,要么回海军建制。那年冬天,李长如收到两份调令:一份写着“就地转业”,另一份写着“北海舰队副政委”。他只想了半小时,就给组织处打去电话:“回舰队。”电话那头沉默几秒,只回了一个字:“好。”
同年12月,青岛某军港,北海舰队司令部礼堂灯火通明。介绍完职务后,康志强政委拉着李长如的胳膊半开玩笑:“你比我小几岁,可别说什么最后一班岗。”不到两个月,康志强奔赴北京任海军副政委,北海舰队的政委一职空了出来。海军党委没做太多讨论,李长如被推到了前台:由副政委转正政委,比当年离开东海舰队时整整高一级,这距离他重返海军不过数月。
新岗位意味着新难题。彼时北海舰队的主力仍是老“鞍山”级驱逐舰与部分自制护卫舰,排水量小,航电落后,在渤海、黄海执行全天候防空与反潜任务压力极大。李长如不是技术型干部,可他深知政工也能帮得上忙。一次舰队早训,他走进作战指挥室,发现雷达兵值夜班与白班交接表混乱,立刻把总体士气与技战水平挂钩,三天之内整顿交接流程。技术不精通,管理得精到,几位年轻的舰长对此记忆深刻。正因如此,1981年秋,海军党委批准北海舰队从“部门式政工”转向“任务式政工”,首份试行方案就出自李长如的手。
值得一提的是,李长如常被拿来和同批政工干部比较。许多人在文革中受冲击,两级三级地被提拔或被打压;他却因为深陷海洋科研体系,基本逃过政治漩涡,既没大起也没大落。有人说他运气好,他只淡淡回一句:“海上浪大,船稳一点是好事。”
![]()
1982年初,总政下发《关于调整老干部岗位与待遇的若干意见》。文件提出“四化”干部队伍建设,明确凡六十五岁以上,一般应退居二线。那时的李长如六十五整,仍一天跑三个单位:政治部、训练科、后勤部。参谋长劝他歇歇,他摆手:“政策来了,人就得服从。”但他也补一句,“新兵带出来,再走不迟。”当年年底,新兵队列考核通过,他才把印章交给新政委。
1983年春,海军批准他离岗休养。手续并不复杂,复杂的是情感。舰队码头,老兵们自发拉起横幅,上面写着“向老政委致敬”。李长如没讲场面话,只嘱咐:“海天一色别看腻,风浪一大别怕,船不跑,兵不退。”说完挥手登车,车后窗贴着那张北海海道图——他最舍不得的,是那片浪。
退居二线后,李长如被中央邀请撰写《新中国海洋事业回忆录》资料。他再次把大量时间花在档案室,对上千份原始测量数据重新分类。多年后,海军指挥学院要编《海洋测量史》,引用的依旧是那一批修订过的基线数据。若追问他这辈子最满意的成绩,或许不是官衔升级,也不是政委头衔,而是那份薄薄册子上,他亲笔校对的潮汐曲线。
从1967年一声汽笛离队,到1980年重返部队再到1981年升任正兵团职,李长如的十三年绕了个圈,却让海军收获了更成熟的海洋科研体系,也让他自己成为少见的“离队升职”案例。现实证明,真本事在哪,组织就把人往哪放。有时,升迁不是在枪炮声里完成,而是在静悄悄的浪头上完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