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4月,四野抽调萧劲光率领2个军组建先遣兵团率先南下,部队抵达豫南鸡公山一带时,接到上级通知组建兵团,分别成立12兵团、13兵团、14兵团、15兵团。
![]()
12兵团萧劲光担任司令兼政委,13兵团司令程子华,政委肖华;14兵团司令刘亚楼,政委莫文骅;15兵团司令邓华,政委赖传珠。
从任职不难看出,除12兵团之外,其他三个兵团分别有司令和政委,只有12兵团萧劲光军政一肩挑。上级为何这样安排呢?
总的来说,就一个原因资历太老。
萧劲光是1922年入党的,在开国将帅中与他资历不相上下的只有朱老总、聂老总、陈赓等少数。土地革命时期早早就担任红5军团政委,这是一支起义部队,后来走出不少开国将领。
抗战爆发,红军主力改编为三大主力师和一支留守兵团,留守兵团主要是担负陕甘宁安危,兵力与三大主力师差不多。可见萧劲光的地位在当时可不低。
后来,晋绥军区与陕甘宁边区合编为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后,萧劲光担任副司令,协助贺老总,徐老总工作,这是一个大战区领导。
抗战胜利后,他原本被派往山东战场担任副司令,中途转到东北。在新成立的东北人民自治军担任第四副司令兼参谋长。
![]()
在进入东北初期,作为参谋长到基层检查部队情况,进行部队整顿,解决物资等问题。
1946年10月,要求到南满担任辽东军区司令,与其他搭档的政委是陈云。我们知道陈云的资历和职务,不仅政治局委员,还是东北局副书记兼东北民主联军副政委。他们一起到南满,陈云担任南满分局书记兼辽东军区政委,他担任司令。
随着南满情况得到稳定后,他就调回东北局工作,担任东北军区副政委、东北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萧劲光担任第一前线指挥所司令兼东北解放军副司令。
随着平津战役结束,萧劲光率领先遣兵团南下,途中被任命为兵团司令。那谁来担任政委,尽管东北部队军政干部如云,但能与萧劲光搭档的并不好找。
兵团副司令都是从纵队司令提拔起来的,资历和职务与他差距大,政工相比军事干部还要少一些,更没有合适的。能与他搭档不多,在军队估计也只有谭政合适,可人家负责四野具体政治工作。
陈伯钧从1948年在他身边担任副手,一起南下作战。陈伯钧被任命为12兵团第一副司令兼军长。萧劲光对于自己军政一肩挑感到突出,而其他干部又是不齐不高。这对于他当然是个困难,但能者多劳。
![]()
当时,四野一个军四个师五六万人,一个兵团将近20万人,比起一野、二野部队来说,一个兵团快顶上人家两个兵团,军政要一起抓,南下时遇到的情况比较多,尽管士气正盛,但也最容易麻痹大意的时候,加强政治工作不能松懈。
萧劲光过去是政工出身,后改为军事主管,军政能力强,但一个人却是够忙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