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0 年,人类的整体健康状况会是怎样?除了科技奇迹,我们能活得更长久吗?
一个国际专家联盟(全球疾病负担研究)发表在《柳叶刀》上的一项全面研究,对全球 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疾病负担、预期寿命和人口变化进行了预测,这项预测既带来了希望,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
好消息:平均寿命迈向 80 岁
如果现有趋势持续,全球平均预期寿命将继续攀升。平均预期寿命预计将从 2022 年的 73.6 岁 增加到 2050 年的 78.2 岁。到 2050 年出生的婴儿,平均预期寿命预计将达到 80 岁左右,这比目前全球平均约 74 岁的寿命有所提高。
预期寿命的增长趋势将趋于收敛:目前早逝和残疾率最高的地区,例如撒哈拉以南非,预期寿命增幅最大(从 2022 年的 64.4 岁增加到 2050 年的 73.6 岁),而高收入超区域的增长最小(2022 年的 81.4 岁增加到 2050 年的 83.3 岁)。女性的平均预期寿命仍将高于男性(2050 年女性预计略高于 80 岁,男性略高于 75 岁)。
![]()
1. 高收入超区域
![]()
2. 东南亚、东亚和太平洋超区域
![]()
3. 中欧、东欧和中亚超区域
![]()
4. 南亚超区域
![]()
挑战:伴随疾病的额外生命年与人口老龄化
然而,寿命的延长并不一定意味着更健康的生命年。事实上,人们带着某种疾病或残疾生活的年限比例预计将会增加。全球范围内,人们将伴随慢性疾病和损伤生活更多年。造成这一趋势的关键原因是人口老龄化。随着寿命延长和生育率下降,全球人口在未来几十年将变得更加年长。预测显示,到 2050 年,全球超过 12% 的人口年龄将在 70 岁以上,这几乎是目前的两倍。
疾病格局的巨大转变:从传染病到慢性病
20 世纪主要集中在抗击疟疾和腹泻等传染性疾病,而未来几十年将日益被与老年相关的非传染性疾病(NCDs)主导,例如心脏病、糖尿病和痴呆症。这一转变不仅是人口老龄化的结果,也反映了生活方式和环境的变化,如肥胖、不健康饮食和空气污染的危害日益增加。
研究预测,到 2050 年,缺血性心脏病、中风、糖尿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病将成为全球导致过早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在撒哈拉以南非和南亚地区,疾病负担将从 CMNNs 显著转向 NCDs。
![]()
尽管人类在健康和长寿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我们不能止步不前。如果现有趋势不改变,2050 年的全球人口虽然平均寿命更长,但也需要花更多时间应对慢性疾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