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咱们论述过,沙俄和苏联,一言不合就动员上千万军队,简直不敢想。因为他们的人口不足以支撑他们能动员这么多兵马。
沙俄在一战中,先后累计动员1580万人上战场,但他们总人口也就1.6亿。所以不分男女老幼,平均每10个人里,就要有一个上战场,难怪上战场的小孩那么多。
苏联在二战中更加夸张,累计动员了3400万人上战场,而当时苏联的总人口只有1.9亿。也就是说,不分男女老幼,平均不到6个人里,就得有1个人上战场。
这已经完全超出了正常国家动员军队的比例了。哪怕是现代社会,太阳国的征兵数量已经够夸张了,也只是20多个人里有1个当兵,这和当年的沙俄、苏联完全没法比。
因为大多数青壮年上了战场以后,自家的生产基本就荒废了。没有后勤力量的支持,就算再多兵马上战场也无济于事。毕竟衣食住行,制造武器,都需要大量的后勤支援。
沙俄就是没能扛得过去,所以直接崩了。苏联之所以能扛过去,一方面是因为苏军钢铁般的意志力,另一方面则是盟军给他们提供了大量的物资装备,他们只需要生产一部分,就能满足前线的需求。
![]()
就目前的局势来看,未来俄罗斯的征兵规模也小不了
俄乌开打之初,也就是2022年这一年,俄罗斯就已经动员了超过30万兵力。2023年,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俄罗斯全年动员兵力超过50万人左右。
2024年,俄罗斯又动员了43万兵力。到了2025年,至少动员了43万人。这一数据还在不断攀升。所以目前俄罗斯累计动员的兵力,已经达到了200万左右。
单纯从俄乌前线接触线上总兵力来看,俄罗斯方面大约有70万人左右。单纯在波克罗夫斯克这一条线上,俄军就已经投入了至少17万兵力。按照大帝的说法,他们必须要在本月中旬,拿下波克罗夫斯克,从而彻底控制顿巴斯地区。
就目前而言,其实战况还不明朗。在谈判桌上,双方也没谈出个所以然来。也就是说,战争还是会继续持续下去。
就算退一万步讲,这次俄军可以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拿下波克罗夫斯克,也未必就能控制整个顿巴斯,更别提直接推到基辅了。
而且在扎波罗热以及赫尔松地区,俄军并不占优势。他们想要实现吞并整个乌东四州的战略目标,单纯从战场局势来看,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
当然了,不排除在谈判桌上,俄国人可以吓唬到对手。毕竟这是俄国人的专长,不管处于什么局面,俄国人在谈判桌上始终都非常强势。
这一点咱们东方人是耳濡目染,深有体会的。毕竟近代史上没少在谈判桌上吃这方面亏。
抛开谈判解决问题这一说,如果想要在战场上解决问题,那么俄国就必须要继续征兵。目前的200万规模是远远不够的。
根据乌克兰的消息,俄罗斯已经在所有乌东的占领区启动征兵行动,当地18岁到55岁的男性,大约有5万到10万人,需要投入到前线战场。
这一招还是很厉害的,有点儿当年日本人征召皇协军的味道,用你的人来对付你,最后反正损失的也是你们国家的人。
而且,俄罗斯也升级了电子征兵系统,从2026年1月开始,将进行全年征兵。所有收到征兵码的俄罗斯男性,都被禁止从任何正规渠道出国。由此可见,俄罗斯未来的征兵规模将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
![]()
现代俄罗斯,是否具备征兵千万的条件
现代俄罗斯的总人口大约有1.47亿人左右。其实这一数据,和当年沙俄时期的1.6亿人口是比较接近的。如果再算上他们占领的乌东地区的一千多万人口,其实两者数据几乎差不多。
当年沙俄参与一战的时候,可是动员1580万人上战场。那么如今的俄罗斯,能否具备这种强大的动员能力呢?个人是持怀疑态度的。
第一,现代人的生活条件提高了,意志力没有过去强了
现代年轻人不说是蜜罐子里泡大的,至少是没怎么经历过战火的洗礼。当年的沙俄是什么情况?三年一小仗,五年一大仗,可谓是四处惹事,不服就干。
可现代不同了,虽然俄罗斯在过去30多年时间里,也经常打仗,可真正损失几十万上百万人的战争,压根就没有。
两次车臣战争,算是非常惨烈了,但是俄军方面损失数量也就是万人左右。有部分数据统计只有六七千人。
2008年的俄格战争,俄军损失只有几十人。2015年支援叙利亚的战争,俄军累计损失也只有几百人。
这些战争的规模,不足以让俄国的年轻人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当面临真正的战争时,很多年轻人自然会选择退缩。比如说2022年俄罗斯第一次征兵的时候,直接就有100万年轻人逃了出去。
![]()
第二,俄罗斯目前老龄化比较严重
这是俄罗斯不得不面临的现实状况。俄罗斯的老龄化是非常严重的,别看总人口有1.47亿左右,可真正适合上战场的年轻人是真心不多。
据统计,俄罗斯目前60岁以上的老人,大约有3182万人,占总人口的21%左右。同样的,18岁以下的年轻人,其实也有3182万人,这又占了21%左右。这么一来,就有6300多万人是不在目前的征兵范围之内了。
剩下的18岁到60岁之间的适龄人群,约有8300万人。其中,女性比例超过了53%,也就是4400万人。那么适龄男性只剩下了3900万人左右。
这3900万人当中,很大一部分,都是企业、工厂、农场的骨干力量,他们如果都被送去了战场,那俄罗斯的经济靠谁来发展?经济发展不起来,那前线的部队靠什么来维持基本的生存条件?
第三,哪里还能找到当年的盟军,给俄罗斯无限输血呢
苏联之所以当年能6个人里选1个上战场,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苏联的后勤物资和装备,是靠盟军提供的。
这一点纵然很多人喜欢抹杀,但其实人家苏联人自己是坦然承认的。哪怕是苏联的顶级军事将领朱可夫元帅,都曾经多次坦言,如果没有盟军的物资支持,苏联打不赢德国人。尤其是在弹药、运输工具以及特种钢方面。
据统计,单美国在二战期间给苏联的援助就超过了价值110亿美元的物资。有了充足的物资支持,那么苏联就没必要留那么多人在后方进行生产工作了,因此才会动员几千万人上战场。
那么现在的俄罗斯,能到哪里去找到类似盟军的角色,不惜一切代价给他们提供巨额的援助呢?恐怕很难了。
![]()
哪位盟友可以给俄罗斯巨额资助呢
其实这才是战争的关键,说个不好听的话,如果哪位盟友能够全额承担俄罗斯的所有后勤补给,那么俄罗斯这剩下3900万适龄男儿,完全可以全部拉上战场,到时候就不是乌克兰这一家的事情了,是整个欧洲乃至整个西方世界的事情了。
但问题是,哪位大气的盟友,愿意如此慷慨解囊呢?又或者说,就算他们愿意,又有谁拿得出这么多票子来支持它呢?看看俄罗斯的一帮盟友就知道啥情况了。
俄罗斯的军事盟友,主要有白俄罗斯和朝鲜,这两个的兜里,其实都不太富裕。此外,集安组织内的成员,其实也能算是俄罗斯的盟友,但亚美尼亚、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其实也不富裕。再说人家现在也未必愿意掏这个钱。
还有就是一些准盟友了,比如说伊朗和塞尔维亚,这两个,其实兜里也没多少钢镚,根本无法成为俄罗斯背后的经济靠山。至于委内瑞拉和古巴,那就更别提了,兜比脸都干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