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突来了:一边是赵丽颖、杨幂这种头部选手集体缺席提名,一边是段奥娟“未映先上榜”。你说这不炸锅,谁能忍得住不八卦两句?
![]()
11月15日,厦门的海风本来就带点热度,金鸡奖把这热度直接拉满。红毯一圈走完,颁奖一轮轮揭晓,宋佳凭《好东西》拿影后,易烊千玺凭《小小的我》成最年轻影帝,袁富华、钟楚曦抱走最佳男女配,乔榛、肖桂云拿到终身成就,台下掌声一浪接一浪。我拿着夜宵盯着屏幕看,心里也跟着“哎哟不错哦”。气氛到这儿都挺稳,结果提名名单一刷——女主角名单里,没见赵丽颖,也没见杨幂。弹幕瞬间跳起来:“这啥操作?”
说句实在话,赵丽颖今年不是没作品。《向阳花》现实题材,票房突破2.3亿,央视那边也给过认可;她还参演了《乔妍的心事》,讨论度不低。杨幂这边,《酱园弄》里被不少人夸“演得最好”,还有《长安的荔枝》在手。按大家的常识,这两位怎么着都该在最佳女主角提名里占个位置。你我都懂这逻辑:作品过市场、演员有口碑,提名不说稳,也不该缺。结果呢,真就缺了。
镜头切到段奥娟。选秀出身,靠《岁岁平安》拿了提名,关键这片子还没上映。这点太容易被讨论了。我去找资料,看她在片子里演“刘岁岁”,情绪层次做得细,眼神和叹息都往里扣,家庭与社会之间的纠结那股子不安感,观众说看点预告片都能感到心里冒酸。和刘威葳老师的对手戏,也有网友点评“有股子劲儿”。这份劲儿是加分项,舞台新鲜感也在。问题就卡在这:未上映也能提名,这事儿确实容易让人打个问号。
![]()
我刷评论,热闹得像菜市场:
![]()
还有人很实在:“我不懂评奖,但我懂票房和口碑,这俩有,怎么还缺席?”也有人反过来支持新人:“新鲜血液得上场,别只盯着熟脸。”站队的都有,立场挺分明。我看完心里这个感受:鼓励新人没问题,标准要更清楚,大家才服。
这不是第一次吵。去年零零后李庚希拿影后,那波也惹过质疑,大家对奖项含金量的感受一下子被拉扯。传统的评审体系,存在已久的“部件”多少也面临革新,谁都希望既能照顾新人成长,又不忽视资深演员的贡献,更关键是作品质量和演员表现要被看见。我不求把评委拉出来当众做PPT,只想要几个硬指标,比如:看片范围是否公开、是否行业点映、是否达到参评门槛、评审维度怎么权衡。你把这些摆出来,哪怕结果跟大众预期不一样,有理有据,争议也会小很多。
![]()
拉回到演员本身。赵丽颖、杨幂这次没进提名,是遗憾,但她俩的盘子有多大大家心里有数,该有的项目、资源、影响力还在。对段奥娟而言,这次提名是好机会,也是一道坎。新人最怕的是“热度来得快,作品跟不上”,那就真容易被质疑。她要做的也很直接:后续作品扛得住,角色扎得紧,用实力把声音压下去。
![]()
还有个小细节,我那天在地铁里听到两个小姑娘聊:“要我说,提名就分一下,已上映和未映分开评,多简单。”我当时点点头,心里想,这建议真不赖。行业也在变,观众的耐心和信任都要靠透明度去维护。金鸡这类重量级奖项,只要把流程和门槛亮出来,既能获得权威认可,也能让大众少点误解。
最后留个态度:我不否认新人值得被看见,我也不愿看到资深演员被忽视。奖项,是行业风向,也是观众情绪杠杆。谁拿奖是一时的,谁被认可才是长久的。你说呢——
![]()
感谢大家的阅读,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