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同样精彩,辛苦同步关注一下
作者:余飞
01
工程机械,反弹了
最近几年因为房地产陆沉而下行的工程机械产业,终于迎来了反弹。
之所以说长沙赢麻了,是因为长沙与工程机械深度绑定。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主打产业,每个城市都与某些产业深度绑定。
比如广州、武汉、重庆、沈阳、长春深度绑定了汽车产业。大连深度绑定了石化产业,而这两年水逆的佛山,其诸多产业与房地产深度绑定。
根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统计:
2025年1-9月,挖掘机主要制造企业共销售挖掘机174039台,同比增长18.1%;其中国内销量89877台,同比增长21.5%;出口84162台,同比增长14.6%。
2025年10月,国内挖掘机主要制造企业销售各类挖掘机18096台,同比增长7.77%。其中国内销量8468台,同比增长2.44%;出口量9628台,同比增长12.9%。销售电动挖掘机16台。
以此预计,今年全年挖掘机内需销量大概率能突破12万台,全年挖掘机出口规模逼近11万台,两项数据都会超越2024年。
![]()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
![]()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
透过数据可以看到:
第一,工程机械的产销两旺,是内需与出口的双重拉动。
第二,工程机械内需销量与房地产行业沉浮存在明显正相关。
上一轮全国牛市在2015下半年发动,挖掘机内需销量在2016年开始快速飙升。此轮房地产见顶于2021年,挖掘机的内需销量也在2020年与2021年见顶。
之后房地产持续调整到如今,而挖掘机的内需销量在这段时间内出现了断崖式下跌。
第三,从内需来看,去年工程机械产业就已经筑底反弹,但与巅峰时期的销量相比,仍差了一大截。
2020年挖掘机内需销量高达292864台。
关键问题来了,挖掘机国内市场大卖,难道是房地产回暖了?
和房地产无关,房地产依旧在下行。
国家统计局披露的数据显示, 前三季度,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 67706 亿元,同比下降 13.9%。前三季度, 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 65835 万平方米,同比下降 5.5% ;新建商品房销售额 63040 亿元,下降 7.9%。
而反映市场价格变化的二手房,纳入统计的70个大中城市,9月份无一不降。
房地产依旧在下行,这也是工程机械虽然反弹,但与过往销量相比仍相差甚远的主要逻辑。
既然房地产没有反弹,工程机械为何起底回暖了?
国信证券给出了三个解释:
一是在“稳增长”政策托底背景下,基建投资保持增长,尤其是雅下水电等特大工程项目开工,超长的建设周期将持续拉动工程机械内需;
二是存量设备更新周期到来叠加国家更新政策,带动工程机械更新需求;
三是应用场景持续拓宽,高标准农田建设、小挖代人等因素推动中小挖掘机向农业、市政等新领域渗透。
02
长沙,赢麻了
工程机械行业回暖,利好的当然是与这个行业深度绑定的城市。
最典型的城市莫过于工程机械之都长沙、徐州。
根据前三季度财报数据显示,长沙的三一重工、中联重科与徐州的徐工机械营收与利润均实现了增长。
三一重工净利润同比增超46%至71.36亿元,营收同比增长13.56%至657.41亿元。
![]()
来源:三一重工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
徐工机械营收最高,同比增长11.61%至781.57亿元,净利润59.77亿元,同比增长11.67%。
![]()
来源:徐工机械2025年三季度财报
中联重科净利润同比增超24%至39.2亿元,营收同比增长8.06%至371.56亿元。
![]()
来源:中联重科2025年三季度财报
2024年,全球工程机械信息提供商英国KHL旗下《国际建设》杂志发布数据显示:
全球排名前50的机械重工企业,中国上榜13家,其中长沙独占5家。
![]()
中国上榜的13家企业分别是:
徐工集团(徐州)、三一重工(长沙)、中联重科(长沙)、柳工机械(柳州)、临工重机(临沂)、铁建重工集团(长沙)、山推股份(济宁)、龙工(龙岩)、浙江鼎力(湖州德清)、同力重工(西安)、山河智能(长沙)、星邦智能(长沙)和北方股份(包头)。
徐工集团、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继续位列全球10强。
分布情况来看,长沙数量最多,独占5家。徐州1家,柳州1家,临沂1家,济宁1家,龙岩1家,湖州德清县1家,西安1家,包头1家。
从排名来看,徐州的徐工集团是中国入选企业中排名最高者,位居全球第四。
那么徐州和长沙,到底谁是中国的机械之都?
从两个维度看:
第一,徐州虽然有排名全球第四的徐工,但长沙拥有5家企业。而且,如果从民营企业角度看,三一重工则是国内排名最高的民营机械企业。
第二,从营收和利润角度看,三一重工接近徐工集团,如果再加上中联重科、铁建重工、山河智能、星邦智能,则营收与利润远超徐工集团。
以此来看,长沙实至名归。
工程机械之于长沙,已有百年历史,它起步于清朝光绪年间。
结合澎湃新闻、人民网以及公众号“城市记忆CityMemory”发布的公开资料,可以将长沙的机械产业发展史分成六个阶段:
1. 起步阶段(清朝末年-1949年):清光绪末年,长沙已有私营发昌、德昌两家机器厂,主要修理机件、引擎和冶炼设备。1913年,公营的湖南金工厂开始承接矿山采掘、通风、排水、起重运输等设备的修制。1933年,湖南省立第一职业学校实习工场造出手摇式起重机。至1949年,除湖南省机械厂、湖南锑品制造厂机修车间外,都是私营小厂,主要产品有起重机、卷扬机、水泵、风机、蒸汽引擎等。
2. 初步发展阶段(1950年-1957年): 1950 年,新建长沙机械厂、新生机械厂、湖南农业机械厂等,国家“一五”期间生产过起重运输、冶炼、风机、水泵等设备。 至1957年,私营小厂多已公私合营,原有大厂转产机床、农机,只有4家机械厂,主要产品有风机、起重运输设备。
3. 快速发展阶段(1958年-1960年):1958年新生机电厂制造成功2台5吨电动单梁桥式起重机。随后,长沙市第一机械厂、衡阳冶金机械厂、湖南农业机械厂等9个工厂造出电动单梁桥式起重机、手动单梁桥式起重机、手摇式起重机。1958-1960年共产282台。
4. 调整阶段(1961年-1968年):1961年国民经济开始调整后,起重机产量显著下降,1962年桥式起重机的生产完全停止。1968年,长沙市原南区工业局管辖的强华焊接器材厂试制TV型电动葫芦,次年制成TⅤ型2吨电动葫芦,填补了省内空白,被列为省定点产品。
5. 再度兴起阶段(1970年-1978年):1970年,湖南提出“十年建成工业省”,起重设备制造再度兴起。由长沙市原南区工业局所属的农光电器厂、强华焊接器材厂、建设型铸厂三厂合并,成立长沙起重机械厂,试制成功桁架式起重机1台,由此拉开了专业生产系列起重机的序幕。1979年,长沙起重机械厂归属长沙市冶金机械工业局,更名长沙起重机厂,国家中型企业。
6. 转型升级阶段(1979年-至今):进入1980年,长沙起重机厂改型、联合研制和自行设计制造,制成LDA型电动单梁桥式起重机、LP型电动单梁偏轨起重机、QDQ型轻型吊钩桥式起重机等新产品,并成为企业的主导产品。1986年、1988年先后获省优、部优产品证书,是黄河以南唯一获国家机械工业部的优质产品。国家机械工业部将长沙起重机厂确立为定点生产起重设备的专业厂,年生产能力超过500余台起重机。主要产品有:“飞鹰牌”1-10吨电动单梁起重机、电动单梁环形起重机和电动单梁悬挂式起重机、3-75吨电动双梁桥式起重机,0.5-20吨手动单、双梁起重机,0.5-5吨CD型电动葫芦等,发展成多品种、400多种规格的国内起重设备电动单梁起重机6个主要生产厂家之一。
走完了这六个阶段之后,进入21世纪,长沙机械产业迎来了黄金十年。
2001年,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自此,包括机械产业在内的几乎所有产业,都迎来了发展最辉煌的阶段。
因为中国的产能,可以运送到全国各地去消化。同时,国内开启了疯狂大基建。国内需求与国外需求同时大爆发,让长沙的机械产业一路狂飙。
据《长沙年鉴》,长沙工程机械产业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尤其是2008年到2011年,保持了50%以上的增长速度。长沙是全国最大的工程机械生产基地。“工程机械之都”的称号,由此喊响。
![]()
来源:长沙市工信局
2017年长沙的机械产业集群总产值突破1600亿元,2019年突破2000亿元。
2021年集群总产值突破2800亿元,占全国比重约三分之一,资产、收入、利润总额连续12年居全国首位。
如今的长沙,已经是仅次于美国伊利诺伊州、日本东京的世界第三大工程机械产业集聚地,工程机械领域形成全系列产品、全链条服务,为湖南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提供澎湃动力。
长沙发布披露:
在湖南长沙的一家挖掘机生产企业,装配生产线上一片忙碌,平均每6分钟就可以下线一台挖掘机。
随着主打产业的回暖,长沙产业上的隐忧消除,中部第二城的地位将更加巩固。
03
长沙,中部第二城稳了
在中部地区,武汉的地位是难以撼动,又毋庸置疑的。
无论是GDP、产业、交通、教育等的江湖地位,武汉在中部都无出其右。
但中部第二城的争论,始终不休,长沙与郑州缠斗了四十多年。
从历史数据来看,1978年改革开放至2006年,郑州基本领先长沙近20年,期间仅1988年被长沙超越了一次。
2007年长沙首次反超郑州,之后将差距不断扩大至2015年的1157.2亿元,这一差值也成为两座城市之间历史上的最大差距。
2016年之后,郑州不断发力,缩小与长沙之间的差距,并最终在2018年实现反超。
但反超形势仅维持了两年,2020年又被长沙反超回去,过去五年长沙又将差距扩大。
![]()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郑州、长沙统计局
2024年,长沙GDP达到15268.78亿元,领先郑州736.68亿元。
就目前的形势来看,长沙拉大与郑州之间的差距,概率比较大:
一方面,郑州的定位在下降。
2015年,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利好,是郑州经济强势提速无法忽视的因素。
而去年相继批复的各城市国土空间规划,郑州、成都、武汉、西安四个城市的“支持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被抹除了。
被明确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城市只有天津、重庆、广州,而北京、上海更是高于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自然也在其中。
成都、西安变成了西部中心城市,武汉为中部中心城市,郑州则变成了中部重要的中心城市。
![]()
另一方面,湖南的强省会战略执行得比河南更彻底。
2024年长沙GDP占湖南省比重28.7%,也即超湖南省超四分之一的经济装在了省会长沙的兜里。
同期的郑州经济首位度22.9%,比长沙低了5.8个百分点。
![]()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地统计局
2022年长沙常住人口增量第一,但湖南全省人口减少了18万人,而且除长沙外的其他城市,全部在减少。
2023年同样如此,只有长沙人口在增长。
![]()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城市统计局
2024年,依旧如此。 长沙增加10.39万,整个湖南减少29万人。
![]()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城市统计局
综上来看,被长沙再度反超的郑州,想要追上前者,难度系数越来越大。
原创不易,辛苦动一动你的小指头,在文章右小角点个在看、点个赞。欢迎分享出去,让更多的人看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