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
刚闭幕的第八届进博会上,除了各国展客商,还有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志愿者的身影——白俄罗斯的俄英翻译、土耳其的“多语向导”、缅甸的三语指路人……他们虽是第一次把名字写进“小叶子”名单,可一进场就调频到了“进博会节奏”。
![]()
来自缅甸的“小叶子”尤良强在进博会现场留影。(受访者供图,下同)
从“看热闹”到“挑担子”
“去年我是以观众的身份逛展的,感觉‘好大、好热闹’;今年当上‘小叶子’才知道,每一条指示线的背后有多少人在默默付出。”缅甸留学生尤良强来自上海理工大学,他把“成长”写进了6天展期:11月5日,他在地铁口举着“虹桥论坛”的牌子,用中、英、缅三语回答“哪里打车、哪里办证”;随后几天,他的工作内容是协助市场监管部门,为相关人士参观提前对接展商、掐着分钟安排路线。他说:“每分钟都力求精准,我才体会到什么叫中国的组织力。”
尤良强在进博会现场与白俄罗斯大厨合影,感受世界美食的交流与友谊。
同样第一次在上海做志愿者的白俄罗斯姑娘姜笑妍来自华东理工大学。她的工作岗位在汽车展区,负责俄英双语翻译。“我以前没参加过这种级别的展会。”她直言,“进博会责任更重、服务的人更多,挑战直线上升,但收获也成倍增加。”
![]()
姜笑妍在汽车展区担任志愿者。
“联合国级”面孔相遇
“最打动我的不是哪台新车,而是志愿者队友们主动帮我翻译,还饶有兴致地了解我们国家的风土人情。”姜笑妍把“被接纳”视作她收获的最珍贵的展品。
![]()
姜笑妍(左)与团队小伙伴合影,她们在翻译工作中互相帮助。
土耳其“小叶子”山恒夫来自上海交通大学,他也有相似的感受。当代表团成员一路聊着土耳其烤肉的话题走进中国馆时,他瞬间明白,原来文化可以先于商品破冰。让他印象最深的是,当不同展馆表演本国传统舞蹈、演唱本国歌曲时,中国人和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一起歌唱、一起欢庆的场景。“这是我在进博会上感受到的最美好的瞬间。”山恒夫意犹未尽。
![]()
山恒夫(右一)所在的志愿者团队
“幸运空降”+“语言桥梁”
进博会展客商交流频繁,语言切换并不轻松——英语、中文、土耳其语甚至俄语经常混播,但山恒夫把挑战当作“进阶课”:“几天下来,我的中文更流利了,也更感受到团结的力量。”他总结说:“无论你是谁,只要愿意运用自己的多语言能力和沟通技巧参与志愿服务,你总会受到欢迎。”
![]()
山恒夫勤勉的工作精神获点赞。
姜笑妍把在自己进博会上岗的经历称为“幸运空降”:“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背景,让我们优先获得学校选送。简直无法想象一个学生能参与这样级别的国际顶级展会。”
尤良强把自己的收获归纳为“三件套”:中文表达更自信、跨文化沟通更从容、团队协作更专业。“我更了解中国文化,也感受到上海这座城市的温度与包容。”
从地铁口的“指示牌”,到展馆里的“翻译机”,从“被好奇”到“去连接”,外籍“小叶子”对第八届进博会有相同的感受:在这里,开放与包容不是形容词,而是每天可以被触摸、被品尝、被分享的真实体验;创新与合作也不是概念,而是每一次精准对接、每一句及时翻译背后的共同未来。
新民晚报记者 张家愉
实习生 伍文奥
上海滩上洋掌柜(ID:shyangzhanggui)编写
原标题:《外籍“小叶子”新生在进博会上收获满满|新民侨梁》
栏目编辑:梅璎迪
本文作者:新民晚报 张家愉 伍文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