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国际快餐圈再爆重磅消息,汉堡王中国正式易主!
中信系旗下CPE源峰砸24.91亿元拿下83%控股权,成为绝对主导。
入华20年门店不足1300家、业绩持续下滑的汉堡王,如今背靠本土资本喊出10年开4000家的目标,能否复制麦当劳中国的逆袭神话?
![]()
入华20年,越跑越慢被甩开
说句实在话,汉堡王在中国的发展,完全配不上“全球三大快餐品牌”的头衔。2005年在上海开出首店,头7年才慢悠悠开了50多家店,节奏慢得让人着急。
2012年交给土耳其TFI集团代理后,才算开启扩张模式,6年冲了1000家店。2018年底,时任CEO还放豪言,要3年再开1000家,可惜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直到现在,汉堡王中国门店数还没摸到“2字头”。2025年Q3财报显示,门店只剩1271家,过去半年关了196家。
而对手们早已跑成了“高铁速度”:肯德基超1.2万家,麦当劳逼近8000家,本土的华莱士都快2万家了,汉堡王规模还不到对手的六分之一。
业绩更是惨不忍睹。2023年系统销售额8.04亿美元,2024年跌到6.68亿美元,2025年前三季度只剩4.81亿美元。更扎心的是,去年单店平均年销售额才40万美元,在全球十大市场排倒数第一,连巴西、土耳其都能做到100万美元。
要不是今年二季度起同店销售额止跌回升,Q3同比增长10.5%,这笔出售交易恐怕还得提前。但明眼人都知道,这波增长是关店“挤水分”换来的,根本撑不起长期发展。
![]()
中信系接盘,复制麦当劳奇迹?
我跟你讲,这次接盘的CPE源峰可不是外行。作为“中信系”投资平台,它的前身是中信产业基金,现在最大股东是持股35%的中信证券,和运营麦当劳中国的中信资本是“亲戚”。
这背景可不一般。业内都在猜,CPE源峰大概率会复制麦当劳中国的改造路径——当年中信资本接手后,靠着本土资源优化选址、打通供应链,让麦当劳中国实现了逆势增长。
而CPE源峰本身就擅长消费领域投资,蜜雪冰城、泡泡玛特、老铺黄金这些顶流品牌,都是它的手笔,抓中国消费趋势的眼光很毒。
根据协议,CPE源峰注入的3.5亿美元,会全部用在刀刃上:门店扩张、市场营销、菜单创新、提升运营。更关键的是,汉堡王中国拿到了20年独家开发权,未来10年要把门店扩到4000家,是现在规模的近4倍。
新团队也已经到位,全是百胜中国、麦当劳、星巴克等企业的前高管,清一色的“本土作战老手”。
从另一个角度看,这波操作其实是国际餐饮品牌的共同选择:赛百味2023年把中国业务交给富瑞食,星巴克刚卖给博裕资本,大家都在放弃“跨国遥控”,转向“本土主导”。
为啥都这么干?很简单,中国市场变化太快了。本土品牌反应快、接地气,瑞幸、库迪的价格战,华莱士、塔斯汀的本土化菜单,让传统跨国品牌根本跟不上。
百胜中国拆分后独立上市,达美乐中国港股上市后屡创全球销售纪录,都证明了“本土决策、独立运营”才是破局关键。
![]()
结语
国际品牌在中国市场,早就过了“躺着赚钱”的年代。汉堡王的问题,不是品牌不行,而是不懂中国消费者、反应太慢。
现在交给懂行的本土资本,有资源、有团队、有成功案例,能不能翻盘不好说,但至少找对了方向。
未来的竞争,拼的不是“洋背景”,而是谁更接地气。菜单能不能符合国人口味?价格能不能打动人?门店选址能不能方便大家?这些才是关键。
要是还抱着老一套的洋套路,就算开再多店也没用。咱们等着看,3年后的汉堡王,会不会是另一副模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