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运城市教育局组织召开市直小学教学工作会议,分析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系统规划新时期小学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实施路径。
会上,人民路学校、逸夫小学、海仓学校、运师附小、大运小学分别就课程建设、课堂改革、教师发展、特色办学等方面作经验交流。市教研室对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情况进行全面分析,结合数据精准研判当前教学中存在的优势与短板,为下一步教学改进提供科学依据。
会议明确
学校层面要坚持“规范+特色”的发展路径,筑牢育人主阵地。严格规范办学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环境;加强教学管理,构建科学严谨的教学秩序;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保障每一位学生接受全面、均衡的基础教育。立足校情实际,将特色建设融入课程开发、课堂教学、社团活动与校园文化,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课程体系与育人氛围,积极打造“一校一品”办学品牌。坚持党建引领,加大经费投入,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建立涵盖学业水平、品德发展、特长素养与实践能力的多元评价体系,引导学生全面成长。
教师层面要强化“德能并重”的专业素养,锤炼育人引路人。坚定理想信念,涵养高尚情操,恪守职业操守,做学生成长路上的引领者、示范者。深化教学研究,改进教学方法,促进专业持续发展,不断提升育人水平。精进育人艺术,做学生成长的“贴心人”、课堂改革的“引路人”、家校社协同的“联结者”,实现全方位育人。
学生层面要落实“合格+特长”的成长目标,培育时代新人。在夯实合格基础方面,注重品德养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保障学业质量,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标准;促进身心健康,培育健全人格与良好心理素质,为学生全面发展筑牢根基。在发展个性特长方面,通过提供多样化课程与活动选择,完善激励性评价机制,营造支持性成长环境,充分激发每位学生的内在潜能,促进个性化成长。在此基础上,坚持知行合一,赋能终身发展,引导学生注重实践创新,在真实情境中应用知识、提升能力;强化社会责任,成为有担当的小公民;涵养持续发展潜能,为适应未来社会奠定坚实基础,最终成长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来源:运城教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