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9日,第三届中国研究生企业管理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在贵阳落下帷幕。经过初赛、复赛的激烈角逐,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参赛团队在4176支研究生队伍中突出重围,进入总决赛的6支队伍分别获得了三个全国一等奖,三个全国二等奖的好成绩。此外,管院培育、报送的兄弟学院项目《利用数字技术赋能企业转型升级》获全国二等奖。
![]()
中国研究生企业管理创新大赛是由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主办的全国性高规格顶尖研究生赛事,旨在通过构建创新实践平台,提升研究生的企业管理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水平,推动高层次管理人才培养。本届大赛以“实践创新,融合创新”为导向,在延续“企业决策赛道”、“商业分析与实践赛道”的基础上,首次增设“工商管理案例赛道”与“AI与数字技术应用专项”。其中,管院获奖队伍主要参加“企业决策”与“AI与数字技术应用专项”两大赛道,并在这两个赛道都拿到了一等奖;浙江大学获评“优秀组织单位”。
![]()
从第一届的四人团队,到第三届的六支队伍,管院进入总决赛的队伍不断壮大,获奖数量逐年攀升。这一条昂扬向上的曲线,不仅印证了学院在创新创业教育上的深厚积淀,更展现了管院人追求卓越、勇攀高峰的精神传承。今天,让我们一览获奖团队的风采!
企业决策赛道
企业决策赛道是依托基于互联网的最新版企业竞争模拟系统,运用计算机技术模拟企业复杂竞争环境,供参赛团队进行企业经营决策的模拟对抗演练。
在比赛过程中,每一个参赛队代表一个虚拟公司的管理团队,各公司需制定括生产、运输、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开发、战略发展等在内的管理决策,系统会依据模拟的市场环境计算出各公司的经营绩效。比赛考验的是参赛团队运用多学科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参赛团队在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中系统性思维、创新精神以及团队合作意识。
1
一等奖团队
“钱景无限”
![]()
1
团队构成
指导老师:陈熹、吴超亚
团队成员:沈羽、张剑捷、黄俊斌
2
团队感言
非常荣幸,我们“钱景无限”战队能在企业管理创新大赛中收获这份荣誉,为我们的MBA竞赛征程画上圆满句号。
这份国赛荣誉,属于“三剑客”的每一个人。回首备赛时光,无数个日夜我们并肩作战,在瓶颈时相互鼓劲,在突破时击掌相庆。正是这份紧密无间的协作与始终如一的信任,让我们凝聚成真正的“钱景无限”。
由衷感谢一路指导我们的老师和学院提供的宝贵平台。这段经历让我们明白,志同道合的团队是创造奇迹的土壤。比赛有终点,但这份拼搏精神与深厚情谊,将永远激励我们继续前行。不负韶华,感恩所有!
3
指导老师说
![]()
陈熹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
欣闻同学们在本次研究生企业管理创新大赛中荣获一等奖,我作为指导老师为他们感到自豪!
这份殊荣来之不易。参赛以来,你们对企业决策的各个环节精心打磨,无数个深夜的研讨,一次次推翻重来的勇气,对每个细节的精益求精,都彰显着你们对创新的执着追求。你们展现出的团队协作精神、跨学科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令人印象深刻。
同学们将数据挖掘等课程中学到的分析方法与企业管理实践有机结合。这种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创新实践的能力,正是当代研究生最宝贵的素质。
比赛的终点也是新的起点。希望同学们继续保持这份探索的热情和创新的勇气,在未来的学术道路和职业生涯中再创佳绩。愿这次成功的体验,赋予同学们更多前行的力量与信心。
2
一等奖团队
“熹”
![]()
1
团队构成
指导老师:刘景江、罗芳
团队成员:薛天笑、葛欣欣、李会
2
团队感言
“熹”取意晨光初现,象征智慧与希望。团队以熹为名,寓意我们将在浙大以微微之光启程,聚星星之火,在探索与创新中照亮未知,坚定前行,终成破晓之光。拿到企创大赛企业决策赛道国家一等奖之后的心情是无比的激动与感恩。这份在企业沙盘模拟大赛中获得的奖项,属于我们团队的每一位成员。
回首备战的日日夜夜,最难忘的是队友们并肩作战的身影,是那些为了一个公式、一项策略反复推敲,直至凌晨五点。这份坚持,源于我们对胜利的共同渴望。这份荣誉,不仅是对我们专业知识的肯定,更是对管理学院团队精神与拼搏意志的最佳诠释。
感谢学院的鼎力支持,老师们的辛勤付出,以及商赛俱乐部的备赛指导,这段为企模拼搏的经历,将是我们MBA生涯最珍贵的财富!
3
指导老师说
![]()
刘景江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
作为指导老师,我们团队在第三届中国研究生企业管理创新大赛中荣获全国一等奖,令我倍感自豪。这份荣誉是同学们智慧与汗水的结晶,也是我院“学科交叉BEST战略”构建融合生态、赋能学生发展、支撑科技创新、培育未来人才的生动实践。
我尤为赞赏团队展现出的卓越凝聚力、创造力与创新力。队长薛天笑以饱满的工作激情和出色的领导力,成为团队高效运转的核心。在指导过程中,我秉持“问题导向、自主探索、协同优化”理念,重在“点燃而非灌输”。通过案例拆解、理论推演与数据分析,引导团队开展阶段性研讨和场景化模拟,历经多轮“提出-质疑-重构”的锤炼,不断打磨方案的逻辑严谨性与实操可行性。期待同学们秉持交叉创新的视野,在未来创造更大价值!
3
二等奖团队
“求是4L”
![]()
1
团队构成
指导老师:郭斌、唐晓莉
团队成员:李泽松、温娜玲、沈锦婷
2
团队感言
“4L”意谓“Learn with Love, Listen to Lead”。荣幸在中国研究生企业管理创新大赛这一顶尖平台斩获奖项。这份荣誉是对团队数月来精诚协作、勇于探索的肯定。正是“求是创新”的校训精神,指引我们在竞赛中抽丝剥茧,于方案上大胆构想。
我们深切感谢大赛提供的宝贵实践机遇,让理论知识在真实的商业情境中淬炼成型。由衷致敬指导教师的悉心点拨与学校的坚实后盾。未来,我们将继续秉持“求是”本色,在管理创新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为中国商业实践贡献浙大智慧与青春力量。
4
二等奖团队
“3Q”
![]()
1
团队构成
指导老师:梁贝特、马瑞雪
团队成员:张奇丹、吕刘杨、薛继龙
2
团队感言
在本次企业模拟决策大赛中,我们3Q团队获得了二等奖。3Q=Quest(求是)+Quotient(商数)+Quorum(团队共识)。虽然取得了这个成绩,但我们并不满意,因为清楚地看到自己在决赛准备上的不足。
比赛过程中,我们出现了几次较大的定价失误,这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商业决策需要更系统的思考和更充分的准备。这次经历让我们反思团队协作、策略制定以及应对变化的能力,也让我们更坚定了继续提升的决心。未来,我们将加强日常训练,深入学习商业决策的底层逻辑,不断打磨分析与判断能力。明年,我们会以更扎实的准备、更清晰的思路再次参赛,目标只有一个——拿到国冠。
AI与数字技术应用专项
本届大赛首次增设“AI与数字技术应用专项”,以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真实问题为赛题,帮助参赛学生深入了解数字技术应用的不同场景、产业创新趋势和技术前沿,引导参赛团队关注和探索管理实践与数字技术的融合创新。该专项侧重和强调结合人工智能、Web3.0(区块链)等前沿科技,设计形成有效的技术应用方案,解决企业发展问题。
1
一等奖团队
“数智畅响”
![]()
1
团队构成
指导老师:刘渊
团队成员:李晓丽、朱佳斌、江嘉诚
2
项目介绍
![]()
《AI赋能普惠金融——奇瑞徽银民族区域智能分类运营方案》
方案基于AI语音识别、联邦学习与智能风控模型,通过“双语交互 + 分类运营 + 差异化审批”三大机制,打通民族区域客户沟通壁垒,提升普惠金融服务的覆盖度与精准度,实现“听得懂客户、识别得出风险、贷得出好客户”。
3
团队感言
在全国研究生创新大赛AI专项总决赛中,我们数智畅响队荣获AI专项国家一等奖和未来之星研学奖。从9月17日组队到11月8日决赛,52天的并肩奋斗终于迎来圆满。在初赛阶段,我们从461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成为全国仅有的8支直通决赛团队之一。
感谢学校提供的支持与保障,为我们创造了良好的创新与实践环境;感谢指导老师刘渊教授的悉心指导,引导我们以问题为导向、以场景为引领,在解决方案的整体思路、研究方法、逻辑架构和业务落地等方面给予了系统性的指导;同时,也特别感谢团队成员的默契配合与坚持不懈。
这份荣誉属于每一位努力的成员,也属于所有支持我们的师长。我们坚信:AI不仅能提升效率,更能让理解与公平发生,让智能技术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公平与效率的重要力量。未来,我们将继续以数智创新为动力,让AI赋能更广泛的社会群体。
3
指导老师说
![]()
刘渊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
由李晓丽、朱佳斌、江嘉诚同学组成的“数智畅响”团队,在AI与数字技术应用赛道中,以问题为导向,以场景为引领,成功实现了专业知识的实践转化。
他们的方案不仅有效赋能企业提质增效,更为推动技术普惠社会注入了积极力量。
祝贺“数智畅响”团队!
——刘渊
2
二等奖团队
“求是微芒”
![]()
1
团队构成
指导老师:赵均、孙怡夏
团队成员:李微、刘润灏、杨丛宾
2
项目介绍
![]()
《智能生产管理升级:AI生产计划排程系统搭建项目》
以AI技术协调企业实现信息流与物料流的协同,项目方案兼具高回报、高可行性。智能操作系统及清晰明了的可视化流程,实现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需求下,灵活应对展现供应链柔性。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3
团队感言
第一次参加研究生企业管理创新大赛决赛,原以为走到这一步已几无可能,没想到队友们始终没有放弃,硬是凭着那股不服输的劲儿,逆风翻盘,闯进了决赛——这份不放弃的精神,就这样真切地照进了现实。我们团队名字意在隐喻团队成员“见微知著,洞见非凡;微芒初绽,锋芒毕露”。
备战期间,那些熬夜撰稿、反复记稿的日子,依然历历在目。每一个深夜的灯光,每一次疲惫中的坚持,都成了这段经历中最深刻的印记。虽然最终与一等奖擦肩而过,略有遗憾,但能够站上全国决赛的舞台,捧起二等奖的证书,本身就已是一份来之不易的肯定。
逐梦未尽,步履不停。下一次,我们再接再厉。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连续三年参加中国研究生企业管理创新大赛,在校内设大赛培育基地,持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积极构建学科交叉融合的育人生态,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与实践热情,助力他们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
从第一年的“四个人”,到第三年浩浩荡荡的“一群人”,越来越多的管院团队走进总决赛、走上领奖台。每一次突破,都源于平日深厚的积累;每一份荣耀,都指向未来更远的前方。他们的出色表现,不仅是个人学术生涯中的璀璨勋章,更是管院“培养引领中国发展的健康力量”这一使命的生动实践。
![]()
我们期待更多学子勇于投身创新创业浪潮,以管理智慧赋能科技转化,以青春力量服务国家战略,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广阔舞台上展现浙大风采、贡献管院智慧!
信息来源:浙江大学MBA教育中心
编辑排版:伍梁永
审核:佟庆、唐晓莉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