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日本政府正式宣布! 11月11日日本政府计划2026年起上调签证费

邵永灵:日本政府还在“装傻”

日媒:日本政府担心遭经济反制

0
分享至

日本政府正式宣布!
11月11日日本政府计划2026年起上调签证费的消息,直接给打算赴日旅游的朋友们来了个“措手不及”,要知道这可是足足48年来的头一遭,之前3000日元(约139元人民币)的单次签证低价,算是彻底成为历史了。
这消息一出,网上那叫一个炸锅,尤其是中国游客,原本计划“说走就走”的小目标,忽然发现钱包压力山大。
不是因为日本第一次收签证费,而是这次头一回要涨价,整整四十八年没动过的数额,说变就变,谁不心里咯噔一下?
其实在日本,签证费一直是个“良心价”,单次入境3000日元,换算成人民币就一百多块,和美国、英国这些动辄上千、上万的签证相比,简直是白菜价。
可“白菜价”带来的副作用,也让日本旅游业尝到了甜头又发了愁。去年,日本接待了3600多万外国游客,创下历史新高,东京、京都、富士山这些地方,被人流塞得水泄不通。
河口湖边连拍照都得排长队,京都小巷的居民连夜安眠都成了奢望,游客多了,垃圾、噪音、交通拥堵、生活不便,全都集齐了。
日本人给这起了个新名词,叫“观光公害”,这词一出口,味道就变了——旅游变成了负担,热情变成了困扰。
日本政府这次调价,其实是两手准备,一方面,签证费太低,早就覆盖不了签证审理和管理的成本,尤其是近年来人工、安保、数字化投入水涨船高,财政压力不小。
另一方面,最核心的其实还是“过度旅游”,游客太多,景区吃不消,环境也吃不消,上调签证费,既是想用价格杠杆给游客降温,也能把多出来的钱用到改善旅游基础设施、分流人流、保护居民生活上。
比如京都地铁的扩建、垃圾处理能力的提升、非热门景点的推广,这些都得花钱,而钱从哪来?当然是从游客手里“借”点。
有意思的是,日本政府这次并没有直接公布新签证费的具体数字,外界传言满天飞,有的说要涨到美国、英国的水平,有的说会适当考虑亚洲邻国的消费能力。
官方态度倒是很谨慎,明确表示“尚未确定”,还要听取社会各界意见,预计要到明年才能敲定,其实这背后也有难处,涨多了怕吓跑游客,涨少了又解决不了问题,怎么平衡,确实考验日本政府的智慧。
不仅如此,日本还在考虑同步上调离境税,现在每人1000日元,要是按新草案,普通旅客涨到3000日元,商务舱和头等舱可能要5000日元。
注意,这个税可不分国籍,谁离开日本都得掏钱,对出境旅游火热的中国游客来说,这无疑又是笔不小的账单,你想去日本买买买,连离开的时候都要被“收一次过路费”,这感觉,谁都得算算划不划算。
那问题来了,签证和离境税一齐涨,对中国游客到底有多大影响?短期看,肯定有不少人要重新规划旅游预算,对于价格敏感型的旅客,几百上千块的差价,足够他们选择别的目的地。
东南亚、韩国、甚至国内西部城市,都是被“分流”的潜在赢家,日本旅游局的数据其实已经显示,最近两年中国游客的出行呈现结构性分化,部分高端用户依然会选择深度游,普通消费者则更趋理性,涨价无疑会加速这个分化过程。
从日本政府的角度来看,这一步其实是有意为之,过去追求旅游人数,结果是“人来了,钱没留下多少”,大量低价购物游、打卡拍照游,对日本本地经济的带动有限,反倒是生活成本和环境压力蹭蹭上涨。
对于中国游客来说,这其实是一次选择题,日本一直是国人最爱的出境旅行地之一,不光是因为距离近、文化熟悉,更因为签证门槛低、消费体验好。
现在门槛要涨,难免会有落差感,但换个角度看,涨价之后的日本,景区压力减轻,服务体验提升,或许反倒能带来更高的出行质量。
对于追求性价比的小伙伴来说,趁着2026年前还没涨价,抓紧安排一次“历史价”之旅,未尝不是个聪明选择。
在全球旅游业大洗牌的当下,日本的这步棋其实有点“以退为进”的味道,美国、英国这些国家的签证费早就高高在上,依然挡不住游客的热情,日本现在补涨一刀,说是“补课”也不为过。
涨价涨得太猛,容易引发舆论反弹,甚至影响双边关系;涨得太温和,收效又不明显,这种“骑虎难下”的处境,怎么看都不轻松。
中国游客的出境选择越来越多元,日韩的吸引力固然还在,但不再是“唯一选项”。
另一方面,日本旅游业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其实很深,疫情后复苏的速度,很大程度上就是靠中国游客拉动,涨价后,如果游客数量和消费金额双双下滑,日本未必能如愿实现“以价换质”的转型。
更直接的,很多中国家庭的假期预算会发生变化,年轻人尤其敏感,谁不想多花点钱在体验和美食上,而不是花在被动涨价的手续费上?
日本想借这次涨价,理顺旅游秩序,攒点钱改善基础设施,也试图筛选出更理想的客群。
可旅游市场的变化从来都不是单向度的,门槛一高,流量未必还会为你停留,世界那么大,选择那么多,谁都没法“独占鳌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我对“防止形成规模性返乡滞乡”的理解

我对“防止形成规模性返乡滞乡”的理解

辇毂
2025-11-17 08:01:31
高市惹祸连锁反应 外务省高官急访华能否挽回?

高市惹祸连锁反应 外务省高官急访华能否挽回?

看看新闻Knews
2025-11-17 16:17:03
渔村逆袭?“电诈恶魔”陈志老婆是四川人,150亿比特币沾满血泪

渔村逆袭?“电诈恶魔”陈志老婆是四川人,150亿比特币沾满血泪

豆腐脑观察局
2025-11-17 06:50:03
这8种东西不能用酒精擦,一擦就坏,再也修复不回来了!

这8种东西不能用酒精擦,一擦就坏,再也修复不回来了!

装修秀
2025-11-13 11:50:03
朱孝天遭除名F4「台上哽咽泪崩」!激动拿毛巾掩面 个唱频走音挨酸

朱孝天遭除名F4「台上哽咽泪崩」!激动拿毛巾掩面 个唱频走音挨酸

ETtoday星光云
2025-11-17 13:46:04
正式官宣!CBA争议外援加盟广东宏远,携手徐杰,冲击总冠军

正式官宣!CBA争议外援加盟广东宏远,携手徐杰,冲击总冠军

体坛瞎白话
2025-11-17 08:29:10
不是36万亿而是230万亿?美专家:美国已经破产,美元成“假钞”

不是36万亿而是230万亿?美专家:美国已经破产,美元成“假钞”

凡知
2025-11-15 14:09:09
7国统一战线,美国拍板军火运往台岛,话音刚落,中方在主场反击

7国统一战线,美国拍板军火运往台岛,话音刚落,中方在主场反击

奥字侃剧
2025-11-17 16:53:07
洪晃谈陈凯歌:我跟他恋爱的时候,锅里豆腐炖烂了,他还不敢表白

洪晃谈陈凯歌:我跟他恋爱的时候,锅里豆腐炖烂了,他还不敢表白

不八卦掌门人
2025-11-15 16:51:56
果敢调整!火箭加时逆转魔术,乌杜卡拿掉1人“球权”是关键

果敢调整!火箭加时逆转魔术,乌杜卡拿掉1人“球权”是关键

两只米老鼠
2025-11-17 16:54:41
普京不想再打了,俄军打下来的领土,足够给1亿俄罗斯人一个交待

普京不想再打了,俄军打下来的领土,足够给1亿俄罗斯人一个交待

博览历史
2025-10-27 08:20:12
日本外务省高官已抵京,表情凝重,面对记者提问一言不发

日本外务省高官已抵京,表情凝重,面对记者提问一言不发

极目新闻
2025-11-17 20:15:14
13年河南男子偷情被岳母发现,岳母:想让我保密就答应我一个条件

13年河南男子偷情被岳母发现,岳母:想让我保密就答应我一个条件

五元讲堂
2024-09-13 12:47:57
霍尊“复出”!4年前因情感纠纷宣布退圈,前女友涉嫌敲诈勒索

霍尊“复出”!4年前因情感纠纷宣布退圈,前女友涉嫌敲诈勒索

新民周刊
2025-11-17 17:00:04
特斯拉ModelY卖疯了,国产车突然沉默了?40万车为啥卖得比油车好

特斯拉ModelY卖疯了,国产车突然沉默了?40万车为啥卖得比油车好

鱼汤趣视界
2025-11-15 10:58:41
奥巴马捅破真相:美国没整垮中国是因中国人太精明,三十年不犯错

奥巴马捅破真相:美国没整垮中国是因中国人太精明,三十年不犯错

南宫一二
2025-11-16 09:06:12
两蒋灵柩现状:台湾不想要,亲人懒得管,“台独”分子泼油漆泄愤

两蒋灵柩现状:台湾不想要,亲人懒得管,“台独”分子泼油漆泄愤

老闫侃史
2025-11-01 12:30:03
解放军:日本全境将成为攻击目标,15分钟精准覆盖!这是实战预告

解放军:日本全境将成为攻击目标,15分钟精准覆盖!这是实战预告

沧海旅行家
2025-11-17 14:14:09
拾荒父亲供儿子上大学,儿子婚礼叫父亲上台,岳父听到竟直接跪下

拾荒父亲供儿子上大学,儿子婚礼叫父亲上台,岳父听到竟直接跪下

今天说故事
2024-09-24 18:07:26
50岁龚琳娜独居深山,房子后面是一片坟地,离婚后养猫为伴不害怕

50岁龚琳娜独居深山,房子后面是一片坟地,离婚后养猫为伴不害怕

疯说时尚
2025-11-13 16:41:48
2025-11-17 21:15:00
忠于法纪 incentive-icons
忠于法纪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3602文章数 258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旅游要闻

香港2025年前10个月访港旅客约4100万人次 同比增加12%

头条要闻

吉林白城回应"使用地砖铺贴河床":系必要的工程措施

头条要闻

吉林白城回应"使用地砖铺贴河床":系必要的工程措施

体育要闻

当家球星受伤后,球迷乐翻了天?

娱乐要闻

金鸡奖是“照妖镜”,揭露人情冷暖?

财经要闻

高市早苗的算计,将让日本割肉5000亿

科技要闻

有了通义和夸克,阿里为何再推千问App?

汽车要闻

新增CDC后变化大吗? 试驾特斯拉model Y L

态度原创

家居
本地
时尚
数码
公开课

家居要闻

回廊通道 强化空间秩序

本地新闻

这档古早综艺,怎么就成了年轻人的哆啦A梦?

秋天怎么穿出时尚感?适当露肤、不死板老气,高级又有回头率

数码要闻

小米Poco Pad M1平板参数曝光,有望近期开售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