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俄罗斯需要数百万移民,考虑印度人还有朝鲜人:为什么不要中国人

0
分享至

俄罗斯的战争机器正在吞噬劳动力。乌克兰冲突持续两年多,数十万男性被征召入伍,加上西方企业大规模撤离,俄罗斯面临自苏联解体后最严重的用工荒。



莫斯科计划引入数百万外籍劳工填补缺口,目标锁定在印度,甚至考虑重启朝鲜劳工计划。

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是:与中国共享最长陆地边界、历史渊源深厚的俄罗斯,却似乎难以吸引中国劳动者。这背后并非地缘政治的疏远,其实是经济规律与社会现实的无声博弈。

战略转向:印度与朝鲜的务实选择

俄罗斯的劳动力缺口已蔓延至军工、建筑、医疗等关键领域。据俄罗斯招聘平台hh.ru统计,未来五年需填补400万个岗位,其中技术工人和专业人才占比高达90%。制造业缺口约39.1万人,直接拖累坦克、无人机生产线效率。



面对急迫需求,莫斯科将目光投向亚洲。印度成为首选并非偶然。这个拥有14亿人口的国家每年输送数百万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仅IT人才就超过500万。印度工程师在硅谷的成功案例证明了其技术适应性,而俄罗斯正急需数字化升级战时机器的能力。

更让莫斯科放心的是,印度移民在中东和欧美国家表现出低犯罪率、高文化包容性,与中亚移民常引发的治安争议形成对比。俄印政府快速推进合作,2025年预计引入7万多名印度工人,涉及基建、IT等领域。



朝鲜劳工则是另一张“安全牌”。现有朝鲜工兵在远东扫雷、无人机工厂的表现令人印象深刻:纪律严明、技能扎实,且因国际孤立性而极少与外界冲突。这种“可控性”在敏感行业中极具吸引力。不过,朝鲜总人口不足2600万,能输出的劳动力规模有限,注定只能作为补充方案。

俄罗斯的选择折射出危机下的务实逻辑——要规模与质量兼顾的印度,也要绝对服从的朝鲜。这种组合拳背后,是对“即插即用”型劳动力的迫切需求。

印度社区的封闭性与朝鲜模式的天花板

然而,短期解决方案可能埋下长期隐患。印度移民虽具技术优势,却存在明显的文化闭环倾向。以迪拜为例,印度裔群体通过同乡网络垄断部分行业,形成“国中之国”。



俄罗斯社会学者担忧,若印度劳工大规模聚集在莫斯科或圣彼得堡的特定产业,可能重复这一模式,加剧社会割裂。尽管当前俄印政府合作顺畅,但社区隔离会削弱移民对主流社会的认同,未来或引发排外情绪。

朝鲜劳工的“可靠性”则受制于国际政治与规模瓶颈。联合国对朝鲜制裁虽允许人道主义合作,但大规模劳务输入可能触发西方进一步制裁。更重要的是,朝鲜能提供的劳动力相对于俄罗斯百万级缺口只是杯水车薪。朝鲜模式更像一剂特效药,药效猛但剂量有限,无法根治顽疾。



俄罗斯的移民困境由此凸显:印度移民带来融合挑战,朝鲜劳工难以扩容。这两条路径均无法兼顾规模与可持续性,折射出俄罗斯在急迫需求与长远社会平衡间的两难。

经济规律的胜利:为何中国移民“缺席”

“不要中国人”的命题实则是个伪命题——不是俄罗斯主动排斥,是中国市场经济的成熟使中国劳动者不再将俄罗斯视为理想目的地。

经济数据说明一切。俄罗斯远东地区平均月薪约合3000元人民币,勘察加等地甚至更低。相比之下,中国东北省份如黑龙江的制造业薪资已突破4000元,且卢布贬值使以美元计价的俄罗斯收入吸引力骤降。



俄罗斯专家亚历山大·加布耶夫直言:“中国工人在本国挣得更多,何必去西伯利亚挨冻?”

中国本土的劳动力市场同样紧张。服务业用工荒推动快递、外卖等行业薪资年涨幅超10%,国内机会远多于境外。同时,中国老龄化加剧技术人才稀缺,高端劳动力更倾向流向欧美或本土高科技企业。

俄罗斯缺乏与发达国家竞争薪资与福利的筹码。社会文化因素进一步降低吸引力。俄罗斯少有成熟华人社区,语言障碍明显,生活便利性远低于东南亚或欧美。俄媒民调显示,中国东北居民将俄罗斯列为“最不愿选择的劳务输出地之一”。



当个人发展机遇与生活品质成为首要考量时,地理邻近和历史渊源难以抵消现实落差。这一现象揭示中俄关系的深层真相:政治热络无法逆转市场规律。

中国劳动者做出的选择,是两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差异。俄罗斯需要的是廉价劳动力,而中国提供的已是具有市场议价能力的专业化人才。

俄罗斯的移民困局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战争经济与长期发展之间的撕裂。印度与朝鲜劳工是应急之策,却难解根本之渴;中国移民的“缺席”并非地缘转向,而是经济引力场的自然结果。



当劳动力流动由市场主导时,任何战略算计都不得不向个体选择低头。俄罗斯若无法提升经济活力与社会开放度,移民难题将持续发酵,而中俄之间的人员往来,终将更多由投资与创新驱动,而非单向的劳务输出。

信息来源:劳动力短缺,俄罗斯今年要引进100万印度劳工?——观察者网2025-07-10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突传死讯!39岁“东邪”李镇东去世,多次登央视,疑过度熬夜导致

突传死讯!39岁“东邪”李镇东去世,多次登央视,疑过度熬夜导致

裕丰娱间说
2025-11-16 08:53:27
终于,一场对网贷高利贷的严控要来了!

终于,一场对网贷高利贷的严控要来了!

深度报
2025-11-17 22:51:13
解放军:日本全境将成为攻击目标,15分钟精准覆盖!这是实战预告

解放军:日本全境将成为攻击目标,15分钟精准覆盖!这是实战预告

阿芒娱乐说
2025-11-17 09:08:41
学生网购40件演出服,7天后成功退货,校方回应来了!商家:都脏得没法再次销售;有商家防“蹭穿”绝招亮了

学生网购40件演出服,7天后成功退货,校方回应来了!商家:都脏得没法再次销售;有商家防“蹭穿”绝招亮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7 16:51:08
啃下硬骨头!山东赢得胆战心惊,与广东争金牌,张博源27+17落泪

啃下硬骨头!山东赢得胆战心惊,与广东争金牌,张博源27+17落泪

萌兰聊个球
2025-11-17 22:22:52
高盛报告:中国房价何时止跌

高盛报告:中国房价何时止跌

谭谈投研
2025-11-16 18:04:50
膝盖能否多用20年?关键就在这块肌肉!医生:太多人在无效跑步

膝盖能否多用20年?关键就在这块肌肉!医生:太多人在无效跑步

猫大夫医学科普
2025-11-17 06:47:33
初婚人口跌破1000万

初婚人口跌破1000万

谭谈投研
2025-11-17 12:17:54
高市早苗拒不撤回,第一波制裁来了;关键时刻,中日海军隔空对阵

高市早苗拒不撤回,第一波制裁来了;关键时刻,中日海军隔空对阵

时时有聊
2025-11-16 13:56:02
05后男演员发文道歉:没约束好自己,很自责!节目直播这一幕被网友捕捉,冲上热搜

05后男演员发文道歉:没约束好自己,很自责!节目直播这一幕被网友捕捉,冲上热搜

扬子晚报
2025-11-17 07:48:24
此女只应天上有,人间只有此一人,真的漂亮,而且很媚,媚而不俗

此女只应天上有,人间只有此一人,真的漂亮,而且很媚,媚而不俗

乡野小珥
2025-10-19 14:41:29
越来越不对劲,小县城的工资开始崩塌了

越来越不对劲,小县城的工资开始崩塌了

诗意世界
2025-11-13 10:25:43
蒋介石死后,无子女的宋美龄,靠啥在美国过了28年奢华生活?

蒋介石死后,无子女的宋美龄,靠啥在美国过了28年奢华生活?

牛马搞笑
2025-11-01 09:52:48
从天堂到地狱,索博在2-1领先后疯狂庆祝,被绝杀后伤心落泪

从天堂到地狱,索博在2-1领先后疯狂庆祝,被绝杀后伤心落泪

懂球帝
2025-11-17 16:24:49
高市早苗的面相分析:蛇纹锁口,目藏刀锋,国之将亡,必出妖孽

高市早苗的面相分析:蛇纹锁口,目藏刀锋,国之将亡,必出妖孽

山九观主
2025-11-17 11:35:08
美西方笑早了!神舟二十号乘务组已着陆,中国早就藏着应对招

美西方笑早了!神舟二十号乘务组已着陆,中国早就藏着应对招

星辰大海路上的种花家
2025-11-16 22:54:28
招远人警惕!外地流动车卖的低价毛蛋,已多人上当!

招远人警惕!外地流动车卖的低价毛蛋,已多人上当!

招远论坛
2025-11-17 20:33:30
张靓颖“零透光”裙惊爆热搜,性感曲线令全场屏息,时尚女王?

张靓颖“零透光”裙惊爆热搜,性感曲线令全场屏息,时尚女王?

娱乐领航家
2025-10-28 22:00:07
22分逆转5连胜!新鹰王上位特雷杨露馅 难怪老鹰不愿给4年2.29亿

22分逆转5连胜!新鹰王上位特雷杨露馅 难怪老鹰不愿给4年2.29亿

锅子篮球
2025-11-17 20:20:53
深夜大涨!巴菲特,罕见买入!

深夜大涨!巴菲特,罕见买入!

证券时报
2025-11-17 23:27:03
2025-11-18 01:48:49
回京历史梦 incentive-icons
回京历史梦
山巅俯瞰兴衰史
5053文章数 161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韩国向日本表示强烈抗议 中方表态

头条要闻

韩国向日本表示强烈抗议 中方表态

体育要闻

当家球星受伤后,球迷乐翻了天?

娱乐要闻

金鸡奖是“照妖镜”,揭露人情冷暖?

财经要闻

高市早苗的算计,将让日本割肉5000亿

科技要闻

京东外卖要“独立” 刘强东还宣战“点评”

汽车要闻

新增CDC后变化大吗? 试驾特斯拉model Y L

态度原创

教育
健康
本地
艺术
公开课

教育要闻

课后延时服务引发诸多矛盾,该考虑取消了!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本地新闻

这档古早综艺,怎么就成了年轻人的哆啦A梦?

艺术要闻

惊艳!全球百大美女变身顶级辣妈,居然在中国!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