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看不一样的风景
秋天到了,我总忍不住想往北方跑。
你说,秋天在你心里是什么样子?是山上树叶五颜六色,还是脚下踩落叶沙沙响?
对我来说,最难忘的是漫天金黄,特别是银杏叶铺成的金色世界,一下子勾起好多回忆。
你可能听说过西安古观音禅寺那颗大名鼎鼎的银杏树,据说是李世民亲手种的。但其实,北京西郊山里头,藏着一个同样厉害的千年古寺——潭柘(zhe)寺。
老话说“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一点不假。它从西晋就建成了,最早叫嘉福寺,到现在一千七百多年了。
这可是佛教传到北京后的第一家寺庙,它的钟声比北京城还早好几百年,见证了太多历史变迁。
![]()
秋天一来,风就像个魔术师。它轻轻吹过九龙山,满山的树立刻换上新装:红的、黄的、橙的、绿的,热闹得很。
这些颜色把红墙灰瓦的寺庙围住,整座山像是做了个温暖的梦。走在石头小路上,脚下落叶沙沙响,每一次呼吸都像吸进了千年的安静和禅义。
那些老石碑、古树、大殿,虽然不说话,却像智者一样,藏着朝代更迭的故事和高僧们的足迹。
![]()
这地方被太行山和燕山抱着,以前是永定河的老路。
京西古道弯弯曲曲,肯定记得寺庙怎么从魏晋的小庙,熬过辽金元明,最后在清朝火起来。我爬到山脚抬头一看,潭柘寺在薄雾里若隐若现。
朴实的红墙,沉稳的琉璃瓦,背后是火红的秋林,显得特别庄严。眼前的一切浑然一体,像幅画,把秋天的美、寺庙的静和历史的厚重全揉在一起。
![]()
千年古寺,美到窒息
寺庙名字“潭柘”也很有意思。
后山有清泉叫龙泉和泓泉,常年流水养着这片地;古时候周围山谷长满柘树,不过清朝后就快绝种了,现在只剩枯树桩像历史书里的脚注。
但“潭柘”这名字像刻在时间里的约定,被岁月保存下来,成了变迁的见证者。
![]()
推开厚重山门,天王殿就在眼前。
殿前两棵老槐树,叶子从绿变黄,随风飘落,悄悄给石板路铺了层软毯子。踩上去沙沙响,像是古寺在低语。你知道这门的故事吗?
它修修补补好多次,源头能追溯到唐朝。那时华严祖师在这儿立宗,靠幽州都督支持,买下破旧的嘉福寺,才打下这千年名刹的基础。
![]()
走进殿里,四大天王塑像威风凛凛,一直守护着寺庙的安宁和香火。
殿外炉香烟雾和山间薄雾混在一起,飘渺得很。
![]()
我闭上眼睛深呼吸,冷空气混着香火味钻进胸口,那一瞬历史好像活了:
金朝皇帝来巡游的场面、元朝妙严公主出家赎罪的背影、明朝姚广孝隐居的身影、清朝康熙题字“岫云寺”的恩赐……
这些老故事在烟里浮现又消散。
过了天王殿,大雄宝殿豁然出现。
作为寺庙中心,它的飞檐雕梁气派十足,一看就是皇家手笔——清朝皇帝从康熙起都爱来这儿,让它达到鼎盛。
![]()
但现在最抢眼的是殿前几棵银杏树。
秋天一到,它们全身金黄,树冠像金色大伞,把整个月台罩在流动的光晕里。
![]()
西边那棵尤其出名,叫“帝王树”。它从唐朝活到现在,一千四百多年了,高四十多米,树干粗得要六七人抱。
民间传说,清朝每有新皇帝登基,树根就发新枝和老干融合。
![]()
乾隆来玩时封它“帝王树”,还把东边古柏叫“配王树”。
这对“树王”并肩千年,看着王朝兴衰。阳光穿过金叶子,在红墙、石板和祈福人身上洒下光斑。
秋风吹过,黄叶像蝴蝶飞旋飘落,给庄严大殿添了几分诗意。
![]()
视线移开,大殿两边配殿旁更热闹——柿子林红彤彤的。
柿子挂满枝头,像小灯笼在绿叶间探头,柿叶也羞红了脸,一派山野丰收的喜悦。据说这些柿树也千年高龄,每年慷慨结果。
那满树红色,在大家心里是“事事如意”的好兆头。
![]()
沿石阶往上走,到最高点毗卢阁。
这里能俯瞰全寺和群山秋色。
凭栏远望,红墙灰瓦的殿堂依山展开,被五彩秋林环抱,像颗明珠嵌在山里。
目光越过飞檐,九龙山脉红叶如火,和蓝天白云衬着,壮丽得像幅油画。山风带着草木香和淡淡香伙味吹来,瞬间洗去旅途疲劳。
![]()
脚下的石阶被历代人踩得油亮。每一级都像书页,记着辽代僧人的坚守、金元复兴、明清重建……寺庙在岁月里越磨越坚韧。
阁子下有“流杯亭”,清代建的,地面刻着弯弯石槽。古人在这儿学王羲之,放酒杯顺水流饮酒作诗,多风雅!
![]()
乾隆听到钟声诗兴大发,写了“闲云知我意,到处分乡头”刻碑,现在还立在龙潭边。
石碑上雕着六条活龙,默默诉说着帝王对山水的向往。秋叶偶尔飘进石槽,随水轻摇,仿佛还在唱那些老时光的歌。
![]()
潭柘寺的秋天不只有颜色和历史,还有灵动的泉水。寺里“龙潭”泉眼是名字来源,水清见底,常年不干。
秋天金黄树叶倒映水里,美得让人屏息。泉水叮咚响,像给深秋独奏的空灵乐章。
![]()
除了帝王树和配王树,寺里还有千年古松古柏。
它们枝干虬劲,秋天也不减绿意。
![]()
散步时碰到穿僧袍的僧人,他们念着经走路,笑容平和,和山寺融为一体。那股宁静感传染给每个游客。
或许就是这种流淌千年的平和,让潭柘寺从西晋一盏小灯到今天香火不断。佛教智慧在这儿默默滋润每个想找心安的人。
![]()
旅行攻略:
- 开放时间
旺季(4 月 - 10 月)8:30-16:30;淡季(11 月 - 3 月)8:30-16:00。
- 门票
旺季 50 元 / 人,淡季 40 元 / 人;学生、60 岁以上老人半价,1.2 米以下儿童、残疾人、军人免票。可提前在携程等平台购票,扫码入园。
- 自驾
导航 “潭柘寺停车场”,走阜石路或莲石路转潭柘寺路,停车费 10 元 / 次。
- 公交
可乘地铁 1 号线到苹果园站,换乘 931 路直达;也可乘地铁 S1 线到石厂站,换乘 931 路。
- 旅游专线
法定节假日及农历初一、十五,可在六里桥东乘坐通游专线 21 路直达,8:00 出发。
- 经典路线
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吃素斋→毗卢阁→龙王殿→观音殿→帝王树→塔林,这条路线涵盖了潭柘寺的主要景点,适合新手游客,全程约 3-4 小时。
- 深度路线
直奔龙王殿摸鱼→观音殿→帝王树→竹林→塔林→返回中轴线→流杯亭,此路线可以避开人流,更深入地感受古寺的宁静,全程约 2-3 小时。
- 祈福路线
中路可拜天王殿(求平安、转运)、大雄宝殿(求学业、事业、官运)、毗卢阁(求智慧、事业、转运);东路可拜财神殿(求财富)、东观音洞(求姻缘);西路可拜观音殿(保平安、消灾解难)、龙王殿(摸石鱼祈求健康平安)、药师殿(驱病、保健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