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国总统李在明政府近日决定,在官方政策文件与外交场合中统一使用“韩中日”来指代韩国、中国、日本三国关系。此举被认为是新政府在外交基调上向中国释放善意,并试图重新调整韩国在东北亚格局中的定位。
官方表述调整引关注
在前任尹锡悦政府时期,韩国曾同时使用“韩中日”与“韩日中”两种表述。尤其是“韩日中”的排序,被部分舆论视为韩国向日本靠拢的象征,引发外界对韩国外交倾向的揣测。
排序问题虽属技术性语言细节,但长期以来在东北亚三角关系中具有敏感性,常被视为国家外交姿态的象征性风向标。
韩国总统室一名高级官员表示,恢复使用“韩中日”旨在“避免不必要的解读和争议”,并强调该表述在韩国政府长期使用,在语言习惯上更具普遍性。
被视为改善对华关系的信号
业内普遍认为,此次表述调整与李在明政府近来释放的多项对华友善信号相呼应。
李在明早前在多个公开场合表示,将尽快恢复和加强中韩间的高层对话与交流,推动两国在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合作重新走上正轨。他强调,韩国外交应“回归务实”,摆脱意识形态对外交政策的束缚。
分析指出,在中韩关系经历近年摩擦与冷淡之后,李在明将改善对华关系视为缓解外交压力、推动经济恢复的关键步骤。
同时保持对日合作的平衡策略
尽管恢复“韩中日”的称谓被视为对华友好消息,但李在明政府也并未放弃与日本的合作立场。
韩国外交部近期强调,韩国将在确保国家利益和历史立场的基础上,与日本就外交、经济及安全事务保持沟通。李在明政府提出“面对历史、面向未来”的双轨原则,试图在历史争议与现实合作之间保持平衡。
有分析指出,李在明需要在国内民族情绪、日本历史问题压力与区域战略合作之间进行精细调节。
试图重建三国合作氛围
外交分析人士表示,“韩中日”这一表述的统一,有利于为重启三国合作机制创造较为和缓的氛围。
近年来,韩中日三国峰会及部长级会议因地缘政治紧张而受到影响,三国多边机制的重启需要稳定的政治信号。
专家认为,统一表述虽属象征动作,但有助于降低政治敏感度,为后续三边经济、安全、文化合作提供基础。
仍面临大国竞争下的现实挑战
尽管此次调整获得外界积极评价,但观察人士指出,李在明政府在处理中、美、日三边关系时仍面临巨大挑战。
韩国与美国、日本在安全和军事领域的合作结构性紧密,而中美关系的不确定性将继续影响韩国在区域战略上的操作空间。
如何在维持韩美同盟、深化韩日合作的同时,改善对华关系,将考验李在明的外交平衡能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