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警惕!日本近年处心积虑发展进攻力量

0
分享至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武彦 环球时报记者 马俊】编者的话: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公然发表涉台挑衅言论引起广泛关注和强烈批评。11月16日,《解放军报》明确提出,高市早苗的露骨挑衅言论证实了日本违背和平宪法进行大规模强军意图明确,日本政府此前辩称的种种谎言不攻自破。近年来,日本将遏止周边国家“单方面改变现状”乃至必要时动用武力“使事态以有利于日本的形式解决”作为国家安全目标。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中国专家表示,如今日本自卫队的装备采购和发展重心都在围绕打造大规模进攻性武力与长期高强度作战能力,对此我们需要高度警惕。

远程打击能力成发展重点

日本政府在2022年12月正式通过的新“安保三文件”中宣布将发展并拥有“反击能力”,这被外界视为日本追求“对敌人基地展开先发制人的远程打击能力”。在此背景下,日本开始采购和部署一系列远程攻击武器。


挂载JASSM-ER导弹的日本F-15J战机

今年1月,美国宣布在去年向日本出口50枚AGM-158B增程型联合防区外空对地导弹(JASSM-ER)的基础上,再向日本提供16枚该型导弹,主要用于装备日本航空自卫队的F-15J和F-35A/B战斗机。这种远程空射隐形导弹的最大航程超过800公里,具备智能规划航线和中途重新指定打击目标的能力,用于摧毁关键枢纽和军事目标。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战斗机之外,航空自卫队还在测试用国产C-2运输机以“迅龙”武器托盘从空中发射AGM-158B的方式,以求获得类似战略轰炸机的“空中武库机”。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10月透露,日本海上自卫队“鸟海”号宙斯盾驱逐舰已经启程前往美国接装首批“战斧”巡航导弹。日本于2024年与美国签署了采购400枚“战斧”巡航导弹的协议。美国雷神公司宣称,“战斧”导弹可以精确打击1600公里外受到严密保护的目标。报道称,该导弹还可以装备于机动部署的驱逐舰和潜艇上,从而极大提升其打击范围。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原计划于2026财年开始接装首批“战斧”导弹,但2023年10月时任防卫大臣木原稔访美期间对外宣布,出于“安全环境日益严峻”的考虑,将导弹交付时间提前一年。

同时日本还在推进国产改进型12式反舰导弹的研制和生产。该导弹的射程提升至900公里,使自卫队具备远距离对海上目标发起攻击的能力,初步具备所谓的“防区外打击能力”。同时改进型12式反舰导弹具备“一弹多用”功能,既可对大型水面舰艇构成威胁,还能打击港口、机场等陆上固定目标。

日本重点推进的另一个先进远程导弹项目是国产高超音速导弹,计划在2026年完成首批部署。该导弹射程500至900公里,速度超过5马赫,采用双锥体滑翔弹头和火箭助推器组合设计,具备机动变轨能力。日本此前发布了该导弹攻击航母的演示动画,其中作为攻击对象的航母外形酷似中俄滑跃式航母。

耗费数十年组建航母打击群

航母打击群是标志性的海上进攻力量,二战期间的日本航母曾给亚洲各国带来惨痛记忆。为躲开外界的指责与规避和平宪法的制约,日本在过去数十年间进行了处心积虑的一连串动作,重新获得航母能力。


完成改装的“加贺”号已成为轻型航母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相继开工建造了3艘“大隅”级登陆舰。虽然名为登陆舰,但无论是它的直通甲板设计,还是满载排水量1.4万吨的体量,都与不少国家装备的轻型航母相似。“大隅”级也被视为日本战后恢复航母能力的第一步尝试,日本右翼干脆宣称“大隅”级可以在短时间内改装为轻型航母,当时曾遭到亚洲各国的强烈谴责。

在总结了“大隅”级登陆舰的经验后,日本又在21世纪初相继建造了“日向”号和“伊势”号直升机驱逐舰。它们的满载排水量接近2万吨,是当时日本建造的最大吨位水面战舰,海上自卫队却通过文字游戏将其称为“直升机护卫舰”。相比早先的“大隅”级,“日向”级不仅吨位更大,而且通过调整飞行甲板布局、替换更大的升降机以及重新设计机库,使其具备了容纳和起降大型直升机的能力。在2013年6月的美日联合演习中,美海军陆战队的MV-22倾转旋翼机成功在“日向”级上降落。但“日向”级改装为轻型航母的主要问题在于吨位仍偏小,飞行甲板长度不能满足固定翼战斗机的起降需求。

随后日本以“多用途护卫舰”名义建造的“出云”级驱逐舰采用直通飞行甲板布局、加大加高的内部机库等,即便未经过航母化改装,也属于标准的直升机航母。2018年,日本又决定对两艘“出云”级驱逐舰进行“航母化改装”。为了解决航母配套的固定翼舰载机问题,防卫省也动了不少心思。日本先向美国采购了常规起降的F-35A战斗机,随后在批准“出云”级航母化改装的同时,向美国追加采购了42架F-35B垂直起降战斗机。目前两艘“出云”级都已具备搭载F-35B的能力,完成实质性航母化转变。

如今日本海上自卫队正以“出云”级为核心打造航母打击群,除了防空驱逐舰等水面护航舰艇外,还需要能够水下高速航行的潜艇。海上自卫队现役的“大鲸”级常规潜艇难以满足护卫航母所需的水下高速航行能力,为此日本正在寻求引进核潜艇。

在全国扩建军事设施和弹药库

日本强化进攻能力的另一个显著举动是在全国范围内扩建军事设施和弹药库。从2023财年开始,日本防卫省着手在多地的自卫队基地增设10座大型弹药库,用于保管作为“反击能力”关键的“防区外导弹”。防卫省还计划健全在全国各地分散保管常规弹药的机制,强化持续作战能力。

日本《读卖新闻》介绍称,目前日本全国约有1400座弹药库,但主要集中在北海道。《国家安全保障战略》明确提出“弹药保障是最优先课题”。为此日本政府计划在2035年前于全境设置约130座大型弹药库,首批新设的相关设施包括在陆上自卫队大分分屯地(位于大分市)和海上自卫队大凑地方总监部(位于青森县陆奥市)新建4个大型弹药库,并考虑再新设6个以上的大型弹药库。报道称,这些设施被定位为自卫队的机动部署基地,它们将成为战时向前线运送导弹的据点。报道称,这些弹药库中保管的导弹主要是“可以从对方射程外发射的远程导弹”,包括美制“战斧”巡航导弹、国产改进型12式反舰导弹和高超音速导弹等。

此外,日本还在距离台湾较近的西南诸岛扩建军事设施,包括在琉球群岛的冲绳本岛、石垣岛、宫古岛、奄美大岛和与那国岛等地部署反舰导弹、防空导弹和电子战部队。

从2024财年开始,日本政府又将民用的那霸机场和石垣港,指定为“特定重要据点机场与港湾”,供自卫队和海上保安厅使用。为此,上述两地将延长跑道、完善港口码头和航道。据悉,在冲绳县,将有多达12处机场和港口被列为“特定利用”性质。如今日本已将数十个机场、港口变为军民两用基础设施。在今年10月的演习中,自卫队使用了多达39个机场、港口进行战机起降和军事运输。

拓展独立情报侦察能力

在军事情报方面,此前日本主要依赖美国,如今防卫省正在加紧拓展独立的情报侦察能力。

在日本政府2025财年防卫预算中,太空作战领域成为投资重点。目前日本已经有10颗光学和雷达成像侦察卫星处于在轨运行状态,同时还在发展被称为“日版星链项目”的低轨通信卫星星座。例如2024年发射的光学8号卫星的最高分辨率达0.3米级别,已经处于世界先进水平。此外,在本世纪30年代初日本现役两颗军用通信卫星寿命到期后,后续将部署具有监视功能的通信卫星。


日本引进的MQ-9B“海上卫士”无人机

除了天基侦察卫星之外,日本还在大力发展无人机侦察能力。近年来日本相继从美国引进了“全球鹰”战略无人侦察机和MQ-9B“海上卫士”无人机,对日本附近的“敏感区域”进行持续空中监视。

今年3月,日本防卫省在东京正式设立“统合作战司令部”,统一指挥陆海空自卫队,并与《国家安全保障战略》提出的“发展和部署反击能力”形成政策闭环。

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由于在防卫能力建设方面对美国的长期依赖性,日本在很多方面存在短板,缺乏独立作战能力。例如日本轻型航母搭载的舰载机种类少,尤其是无法起降舰载固定翼预警机,不具备应对中高强度冲突的能力,只能充当美国航母的“跟班”。

中国国防部发言人蒋斌此前表示,日本加速军事扩张,发展远超“专守防卫”所需的军力,包括进攻性武器装备,不禁让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警惕担忧,日方究竟意欲何为?“我们要求日方深刻反省侵略历史,切实尊重亚洲邻国和国际社会的安全关切,在军事安全领域谨言慎行,避免重蹈历史覆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环球网资讯 incentive-icons
环球网资讯
环球网,了解世界,融入世界
1279163文章数 270631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