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山木
据《辽宁日报》报道,11月14日,辽宁省在沈阳召开全省纵深推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再动员再部署会议。省委书记许昆林在会上强调,要“在全社会释放以零容忍态度坚决查处侵害群众利益问题的强烈信号,让群众感受到腐败有人查、问题有人管、利益有人护”。这一讲话,标志着辽宁基层反腐从决心宣告迈入机制化、深水区的实践阶段,其最核心的抓手,正是“提级直查”这一雷霆手段。
![]()
面对“熟人社会”中错综复杂的人情网络对基层监督形成的阻力,以及“微腐败”持续侵蚀群众获得感的现实,辽宁以“省市级全部提级直查直办”的坚决举措,向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亮出利剑。这场纵深推进的集中整治,不仅是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生动实践,更是辽宁以自我革命精神优化政治生态、护航全面振兴的关键一战,充分彰显了“零容忍”的决心、“钉钉子”的韧劲与“心贴心”的初衷。
基层是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权力运行的“最前沿”。乡科级及村社干部掌握的“微权力”,直接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无论是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医保基金使用,还是校园餐饮安全、物业服务规范,这些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与作风问题,不仅损害社会公平正义,更动摇党的执政根基。辽宁深刻认识到,必须跳出“县乡办案、熟人干扰”的传统困局。“提级直办”有效打破了地域壁垒与人情桎梏,将执纪执法利剑直指基层一线,成为破解基层监督“软”与“难”问题的关键制度创新。
“腐败有人查”是维护社会公平的底线,“问题有人管”是履行执政责任的关键,“利益有人护”是一切工作的价值归宿。辽宁的集中整治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的长效机制。从查办力度来看,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深挖“保护伞”与“利益链”,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相关刑事案件发案数显著下降,已初步显现震慑效果;从治理深度来看,注重“边查案、边剖析、边整改、边治理”,致力于从制度源头堵塞漏洞,推动反腐败从“不敢”向“不能”深化;从民生温度来看,紧盯拖欠农民工工资、渔船安全监管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将整治成效切实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这正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诠释。
![]()
政治生态的清明是营商环境优化的根基。辽宁将基层反腐与优化营商环境、修复社会信用紧密结合,精准切中“腐败是营商环境最大破坏因素”这一要害。通过将基层关键岗位人员纳入直查重点、严防“带病提拔”、同时为担当者澄清正名,不仅净化了基层政治土壤,更向全社会传递“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积极信号。从数万户市场主体完成信用修复,到司法系统成功追赃挽损,辽宁正以正风反腐的实际成效,为全面振兴扫清障碍、积蓄动能。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辽宁的实践正是对这一要求的精准回应。三级联动的“直查直办”格局、全覆盖的督导机制、标本兼治的治理路径,彰显了将党风廉政建设一贯到底的政治担当。在执纪执法中,坚持依规依纪依法,确保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在干部管理上,严管与厚爱相结合,既以铁规筑牢敬畏之心,又以激励激发干事热情,让基层干部真正做到“敢担当、能干事、不出事”。
利剑既已出鞘,必当持续显威。辽宁以提级直查破局,用标本兼治固本,用铁腕整治守护群众切身利益,用清风正气激活振兴动能。当“腐败有人查、问题有人管、利益有人护”成为常态,当政治生态的净化转化为营商环境的优化和民生福祉的提升,辽宁全面振兴的道路必将更加通畅,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必将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这场基层正风反腐的攻坚战,不仅将成为辽宁振兴历程中的重要篇章,更将为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鲜活样本。

☆ 本文作者简介:山木,自由撰稿人。
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编辑:易书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