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记忆承载3,方能阅读正文《这一轮的机会,和以往都不一样》
那天我讲这一轮机会的时候,五个部分讲完,写了几段结尾语。
我说,如今这个年代,是人类历史上,名义收入差距最大的年代,也是实际收入差距最小的年代。
你和一个富豪之间的蛋白质摄取量,只怕是几乎无差的。
如果对方没有购买私人飞机和游艇,那你们的碳排放,甚至都可能相差得不多。
于是就有个读者留言问我,既然我生来就和富翁没啥差别,我还干嘛要去赚钱?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如果你很年轻,我挺认同你们这代人的。
所谓的有钱,就是他自己觉得他自己牛B,如果你不觉得他牛B,那他在你眼里也可以是个S那什么。
说穿了就这么点事儿。
人生只有一种活法,那就是按照自己的兴趣,去度过自己的一生。
如果你已经有了自己热爱的,去做就好了,无所谓赚不赚钱。
但很遗憾,很多人没有,尤其在国内,尤为严重。
因为我们起步晚,70后小时候都还有吃不饱的记忆,所以有一种努力的惯性。
我不知道你是90后,还是00后,如果你的父母是60后,70后,他们可能出于惯性,告诉你,要努力,要努力,否则将来考不上好学校,就被淘汰了。
在AI加速到来的时代背景下,被淘汰是一个几乎无可避免的事情。
俗称站在足够长的时间尺度下,我们都将无事可做。
或者说,换个角度,我们都将被释放,想做什么就做点什么,不再为了赚钱而不得不做什么。
可是,人们的观念,还停留在上一个时期,甚至停留在吃不饱的时期。
在那种传统观念下,不挣钱的人,是被人看不起的。
就像人们明明活在被投放食物的酒池肉林中,记忆深处却依然保持了原始部落时期,谁能打来猎物,谁是好男人的评价标准。
所以你问我赚钱的意义是什么。
意义很简单,给你一种虚幻的感觉,一种你赢了的感觉,一种你的努力是有回报的感觉。
俗称,给你精神上注入正能量。
除此以外,我实不知它还有啥用处。
如果你不需要,恭喜你。
但很遗憾,大多数人,尤其是国人,是需要的。
你需要一种我正在掌控自己生命的节奏感。
用电影哪吒里的台词,我命由我不由天。
有这种感觉,你就觉得我活得挺带劲的,没有,就觉得没滋味。
2012年在甲方的时候,单位也没亏待谁。
你要买什么不给你报销?哪个供应商不排着队请你?
这就像提前进入了未来文明,你要说被包养有什么不开心的,那就是总觉得没意义。
我得到的待遇,包括未来退休后的福利,不是因为我做到了什么,而是因为体系自身。
那我就觉得,待在部落里,是天天发猎物,但不是我打的呀。
今天很多年轻的孩子,一直在读书,国内读完国外读,国外读完回来之后,依然做孩子。
全职儿女。
实际上还是父母养着。
这么养着依然不开心,依然不想结婚生孩子,为什么?
就是因为生活缺乏意义感。
说穿了你想证明下我牛B,你想很帅的投篮,然后一群女生在旁边喊,流川枫,流川枫。
因为我们从小到大被灌输的意义就这点事儿。
所谓和人家比较,你考了第几?
绝大多数国人从小就这么长大的。
比赢了,就像傲娇的小公鸡,比输了,垂头丧气。
你想想,日本的年功序列制,很长一段时间内,真的是为了企业的发展需要么?
不,不是的,是为了社会秩序。
是为了给每个人都制造一种虚幻的,我有价值,上升渠道稳定的感觉。
如果没有这套东西,你从小很努力,小学中学大学,一直都打怪升级,一直都是回报=努力。
结果忽然有一天把你丢到市面上,让你凭运气,你能受得了?
你受不了的。
绝大多数受普鲁士教育长大的中国人,都不适合投资,或者说,不适合高波的投资。
你比如巴菲特那种,买了比亚迪,第二年涨十倍,第三年再跌回原价。
绝大多数国人是受不了的。
因为习惯了普鲁士教育的他,有一种我留级了的感觉。
绝大多数中国人能接受的是我每一天都在进步。
我管这个叫低方差稳步增长。
这件事在投资上是非常难的,巴菲特这种神级的人物,他都有年度亏损记录的。
这就是为啥我年轻时,实际上没有从投资开始的原因。
因为我很清楚自己不能做到什么,我太懂一个普鲁士教育下的学生,是啥样了。
所以我年轻时,是捡乌龙指的。
捡乌龙指最大的好处就是它没有亏损,你每年去统计,每月去统计,每周去统计,每天去统计,它永远在盈利。
当然这句话不完全准确,因为我亏损过。
我在连续60个月盈利的时候,出现了亏损,亏损了百分之5不到的样子。
原因非常简单,因为我自己把买入和卖出看错了,我制造了乌龙指,被人家给捡了。
大数定律是公平的,对别人如此,对自己也如此。
但整体上,盈利远大于亏损,就像你赚了500倍,还回去5%。
当然严格意义上讲,上面这番话也只是托辞,追究真正的亏损原因,是三个。
1、自己迟迟不肯辞职,全职去做交易。
2、全靠自己个人开发的初代程序化交易,有识别率的Bug。
3、在这种局面下,居然强行用手动敲单的方式,妄图压人家做程序化高频的一头。
平台方其实一直都对机器挂单有限制,比如每天两万次。
那你摊平到每一秒,其实也没多少。
在这样的平台方约束限制下,程序化挂单的性能是没法完全发挥的,这就是平台在保护你,就是故意给手动挂单者留足了利润空间。
也就是说,你手动挂单,你也是等概率的可以在部分时间片内压在它上面,那么长时间看,你也能分到你的利润份额的百分比。
但我盈利太久了,性格扭曲了,我想要的已经不是钱,而是当老大,我就只想把对方踩在脚底下。
这就是后来我反复问读者的那句话,你是来赚钱的?还是来辩个输赢的?
我当年忘了初心,我自己就违背过这句话。
可是手动挂单必然慢于自动挂单,越是不可能,越是不甘心,越是加速,越挂越快。
一个人,靠手动,一分钟之内,曾经最高挂单撤单上百次之多。这么高的速度下,怎么可能不出错。
所以我有一个月亏了3%,第二个月不甘心,还非要证明我没错,于是又亏了2%。
连续两个月的暴击,我安静了。
终于放弃了人有多大胆,手动下单有多大产的想法,终于开始尊重科学规律了。
能自我反省,就又会回到上坡路。
我逐渐意识到,当资金量变大了之后,如果还想继续这门生意,必须扎扎实实开发程序。
因为人靠双眼不可能同时盯着几十个矿坑,手忙脚乱的下单还永远不出错。
起步阶段,曾经带来第一桶金的手动下单模式,必须下线。
而已经上线了一段时间的程序化交易,它既然出了BUG,那就要集中力量解决。
不能说放着BUG不解,非要手动去下单,去胡搅合,把捡乌龙指,和程序化交易搅合在一起。
接受教训,自我反省,重新出发。
很少有人生来就有自知之明,我也是干过很多傻内什么的事儿,我才意识到自己是个傻内什么。
认识自己有多傻内什么,也是一种人生体验。
樱木花道第一次打球,只是为了泡女生,所以赤木队长才会问他,你真的懂篮球吗?
樱木最初参与暑假集训,也只是为了打败流川枫,为了在女生面前证明自己牛B。
这个过程,像极了我那天在第五部分里面,摘录的昔日的17条日记。
那个阶段,我既不懂市场也不懂人性,我只是觉得通过改进挂单的姿势,自己的利润一直在攀升。
樱木花道有段时间也觉得自己是篮板王,其实是因为那时候的他,根本不会打篮球,他只是学了一招,抢篮板,就以为靠这个可以打遍天下。
直到被仙道暴击,才明白尊重科学的必要。
人弄清楚自己人生的意义,需要漫长的经历。
我全职做高频之后,又过了几年,写了这个公众号。
包括19年,我为公众号招助理的时候,他也质疑,如果这个号永远在亏损,他的工资永远是别的部门支出,那他工作的价值是什么?
他一个名校生,难道要像红楼梦里面一样,去做人家的篾片子相公清客陪玩的么?
他说得非常对,所以我19年就跟他讲,你放心,我一定有办法让你所在的这个部门,扭亏为盈,让你找到价值感的。
你看,每个人都需要价值感。
他不赚钱,他就会觉得自己不像个正常人了,哪怕薪水是照发的。
有人要求赚钱,就有人要求赚钱的姿势。
多年后,我做高频的团队里面也有人跟我讲,他不喜欢这种抽水的模式。
本质上讲,高频割毛刺相当于问交易者们收取了费用。
交易的人越多,出错的人越多,你割到的越多,你的本质就是开赌场,抽水的。
但有些人,同一个赚钱的姿势玩腻了,他也想下场,去赌方向。
否则觉得人生没劲,他想换个姿势证明自己。
我那天第四部分讲决策组,策略组,风险组,就是这么诞生的。
有些人想要更多的玩法,能理解,要理解,因为你不理解,人家就离职了,就自己创业去了。
就像我自己当年也是一样的,甲方没对我不好,我就是老想换个姿势。
在这个一出生就有饭吃的年代里,谁都不需要为了蛋白质而赚钱。
但我们不赚钱又能干点什么呢?
赚钱对于不缺蛋白质的现代人来说,就像幼儿园的小红花。
身上戴满小红花,你就觉得自己又进步了呀?
关注公众号,记忆承载3,方能阅读正文《这一轮的机会,和以往都不一样》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