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户力平
时进初冬,说到老北京的冬日美食,可谓种类繁多,各具风味,颇受人们所青睐,且有文人墨客为之赋诗吟咏,那字里行间透露着浓郁的北京风情。
糖炒栗子、冰糖葫芦和烤白薯是京城冬日里最具烟火气息的三道美味。
栗子原是深棕色的,在锅中翻炒时加注糖浆,成熟后多呈深黄色,美其名曰“糖炒栗子”。清末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云:“(农历)十月以后,则有栗子、白薯等物。栗子来时,用黑砂炒熟,甘美异常,青灯诵读之余,剥而食之,颇有味外之味。”
乾隆皇帝在御膳房观看了炒制栗子和品尝之后,顿觉清香满口,甘美如饴,即兴赋《食栗》诗:“小熟大者生,大熟小者焦。大小得均熟,所待火候调。堆盘陈玉几,献岁同春椒,何须学高士,围炉芋魁烧。”将栗子的炒制过程及美味描写得淋漓尽致。
清嘉庆年间《燕台口号一百首》曰:“堆盘栗子炒深黄,客到长谈索酒尝。寒火三更灯半灺,门前高喊灌香糖。”诗中“灌香糖”指糖炒栗子。诗句通过“堆盘”“炒深黄”等细节,展现了冬日里糖炒栗子出锅后款待客人的温馨画面,并借“索酒尝”反映古人以栗子佐酒的习俗。
民国时期糖炒栗子已成为北京四九城的特色美食。进入冬季时街巷里便有卖炒栗子的,多为现炒现卖,那特有的味道令人垂涎欲滴,而嗜好此物的文人居多,作家顾随有诗曰:“秋风瑟瑟拂高枝,白袷单寒又一时。炒栗香中夕阳里,不知谁是李和儿。”此时为抗战时期,诗人滞留北平,吃糖炒栗子吃出了伤感迷惘。“李和儿”为南宋汴梁(开封)人,以炒栗名闻,因战乱被金人掳到燕京(今北京)。
冰糖葫芦为京城冬日里的经典美味,《燕京岁时记》载:“冰糖葫芦,乃用竹签,贯以山里红、海棠果、葡萄、麻山药、核桃仁、豆沙等,蘸以冰糖,甜脆而凉。”每到初冬时节,京城便有小贩走街串巷,有挑担的,有扛稻草桩子的,上面插满冰糖葫芦,一路吆喝着:“芦冰糖,蜜嘞糖葫芦!”清道光年间诗人杨静亭在《都门杂咏》中生动描绘了当时老幼购买冰糖葫芦的场景:“露水白时山里红,冰糖晶块市中融。儿童喜食欢猴鼠,也解携归敬老翁。”
《清代北京竹枝词》赞曰:“雪晴满路是泥塘,车畔呼儿走不忙;三尺动摇风欲行,葫芦一串蘸冰糖。”而民国文人卓然《故都食物百咏》则云:“葫芦穿得蘸冰糖,果子新鲜滋味长。燕市有名传巧制,签筒摇动与飞扬。”
白薯也称红薯、番薯、地瓜,但北京何时有的烤白薯,史籍未见确切记载。清末民初烤白薯的摊贩开始出现在京城的街头巷尾,因最初是以土灶烤制,俗称“烤白薯”。清末文人姚华《相见欢·前题烤番薯》一词便描绘了以烤番薯为食的温暖场景:“红泥宿火犹温,佐壶飧。芋栗堆边番薯未全贫。贫耶病,当路事,不堪论。稚子孺人相守耐朝昏。”作者以烤番薯入词,体现对平民生活的关注,语言简练质朴。
民国时,有人将油漆桶改为简易的烤炉,通过泥土隔热烤制白薯。故有诗赞曰:“新传烤薯法唐僧,滋味甘醇胜煮蒸。微火一炉生桶底,煨来块块列层层。”诗中的“新传烤薯法唐僧”,便是源于唐朝僧人明瓒的烤芋法。
民国文人张醉丐善写打油诗,且题材极广,曾为街头烤白薯绘画配写过一首打油诗:“白薯经霜用火煨,沿街叫卖小车推。儿童食品平民化,一块铜钱售几枚。热腾腾的味甜香,白薯居然烤得黄。利觅蝇头夸得计,始知小贩为穷忙。”
涮羊肉和馄饨被视为京城冬日里最暖心的两种美食。涮羊肉又称羊肉火锅,俗称涮肉、支锅子、涮锅子,兴于元代,盛于清代及民国时期。民初徐珂编纂的《清稗类钞》称:“案辄有一小釜,沃汤其中,炽火于下,盘置鸡鱼羊豕之肉片。俾客自投入,俟熟而食,故曰生火锅。”可以说涮羊肉是老北京冬日里的温暖慰藉,当凛冽寒风刮过,一家人或三五好友围坐在热气腾腾的铜锅旁,瞬间驱散寒意。《清代北京竹枝词》便描写了人们涮羊肉的场景:“铜锅支稳炭火烧,滚汤翻腾似波涛。羊肉切好肥瘦间,诸般作料仔细调。”
乾隆年间杨米人在《都门竹枝词》里对火锅刷肉赞曰:“锡暖锅儿三百三,高汤添满好加餐。馆中叫个描金盒,不比人家请客难。”诗中“描金盒”指放小菜、蘸料的小盒;“三百三”指乾隆帝开千叟宴所用火锅之多。全诗大意是火锅已在餐馆普及,普通人想请客,不比朝廷难多少。
前因居士《日下新讴》则诗云:“客至干花对半斤,火锅一品备肥荤。随常款待无多费,恰够京钱三百文。”“干花”是利用干燥花卉酿制或浸泡的酒类,口感醇厚。一品热气腾腾的火锅,一壶醇香的老酒,成为冬日里最怡情的景致。
早年间,馄饨是老北京冬日的吃食,其他季节相对较少。《清稗类钞》载:“馄饨以薄面为皮,有襞积(皱纹),人呼之曰绉纱馄饨,取其形似也。”京城馄饨以皮薄馅香、汤汁味美闻名,尤其是冬季,在路边的馄饨摊儿热热地吃一碗下肚,顿觉暖心寒消。杨静亭《都门杂咏》云:“包得馄饨味胜常,馅融春韭嚼来香。汤清润吻休嫌淡,咽后方知滋味长。”而卓然在《故都食物百咏》云:“馄饨过市喊开锅,汤好无须在肉多。今世不逢张手美,充饥谁管味如何!”其中的“张手美”为五代后周时开封城外一位有名的商贩。
供图/凤楠
来源:北京青年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