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送单,只差几百米,却差了一条命。”
30岁的快递员小李,站在苏州唯亭街头,正准备完成当天的倒数第二单。他没有迟到太久,也没有甩锅给系统,只是送错了几百米。他原地等待,打电话解释,没跑,也没推卸责任。
可等来的不是理解,而是一把刀。
![]()
据闪电新闻报道,2025年10月17日傍晚,小李因送错快递地址,与收件人丈夫发生争执,被当街刺死。鲜血染红马路,手中快递还未送达,而那晚,他只差一单就能下班回家。
一条命,就这样没了。不是因为投递错误,而是因为一个行业的沉默和一个社会的短视。
出事地点在苏州工业园区唯亭街道金陵西路。这一片区域,在快递员圈子里有一个共识:不好送。
![]()
小区密集,楼栋编号混乱,商住混合,导航系统常常跳点。快递平台的定位系统在这里频繁出错,不是偏左就是偏右,甚至经常错个几十米甚至上百米。
有快递员说:“送唯亭,靠的不是导航,是眼力和记性。”但眼力再好,也难敌系统的偏差。
小李就是在这一带投递时出事的。他跟着系统导航,把快递送到了离吴女士家几百米远的唯亭二中附近。
据小李的同事回忆,那天小李的派送量很大。事发前,他在快递群里发语音:“最后几单了,坚持一下。”
他本可以早点收工,但选择坚持把最后几单送完。没人想到,这一单,会成为他的终点。
![]()
快递送错后,他并没有离开,而是反复拨打收件人电话想说明情况。但吴女士始终未接。最终,电话被她丈夫接通。
对方语气激烈,言词粗暴,几分钟后赶到投递点。
目击者称,小李还在原地等人取件,态度平和,正在解释快递送错的原因。但吴女士丈夫情绪失控,几句话没说完,就突然掏出刀,朝着小李连刺数下。
整个过程不到一分钟,小李倒在血泊之中。路人立即报警并拨打120,但因伤势过重、失血过多,小李当场死亡。
事后,苏州中国邮政网点证实,小李是他们的正式员工,工作认真、无投诉记录。
![]()
但整个事件中,他面对突发冲突时,没有任何来自平台或公司的支援。没有应急响应、没有调解机制,甚至没有紧急联络人介入。
快递公司在日常培训中强调效率、客户满意度,却很少讲“如何处理极端情况”“如何保护自身安全”。一线员工面对客户情绪崩盘,只能靠自己。
许多快递员看完新闻后表示共鸣:“我们也送过唯亭,出错几百米很正常。”“客户不接电话,我们只能原地干等。”“出事了,没人来帮我们说话。”
他们不是没遇到危险,只是没小李这么“倒霉”。
![]()
11月13日,小李的舅舅王先生接受采访时痛哭失声。他说,小李是家里唯一的孩子,从小懂事,是家里的经济支柱。
父母年过六旬,身体不好,全家靠他一份工资支撑。他每月拿出一半工资寄回家,攒钱准备年底回老家装修房子。
“他一直打电话,就是想把小事处理好,”王先生哽咽着说,“孩子太善良,怎么也想不到会有人下这么狠的手。”
目前,家属正在与邮政方面沟通赔偿及后续事宜。但流程复杂,涉及合同性质、责任划分、意外保险等多个环节。
![]()
唯亭这个区域的问题,不止一次被提起。快递员之间私下流传“投唯亭要小心”“别和客户起争执”,但系统不变、机制不改,快递员只能在高风险中穿梭。
如果平台能在投递异常时快速介入,建立实时调解机制,或许很多冲突都不至于升级。
如果公司能在培训中加入应急处理、报警指引,或许快递员面对危险时不会如此孤立无援。
但这些“如果”,都没有给小李机会。
![]()
近年来,快递员、外卖员遭遇暴力的事件屡见不鲜,他们面对的不是偶发事件,而是结构性风险。
客户有投诉入口,平台有免责机制,快递员却什么都没有。他们既是服务者,也是替社会兜底的“情绪缓冲垫”。
事件曝光后,网友纷纷发声:
“几百米的误差,值得动刀吗?这不是冲动,是谋杀。”
“快递员不是机器人,他们也有情绪、有家庭、有血有肉。”
“平台如果再不作为,类似的事还会继续发生。”
![]()
不少快递员同行也站出来说:“我们每天都在赌运气,遇上好说话的客户是幸运,遇上极端的,就只能自认倒霉。”
但愿小李的倒下,能成为行业反思的起点,不再让快递员在街头孤身迎战。
他们不是系统的一部分,而是活生生的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