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光明日报)
转自:光明日报
![]()
长春光华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党对思政工作的领导,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
坚持党的领导 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学校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把党的领导贯穿学校教育事业发展全过程。通过严格执行校长办公会、党委会议事规则,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完善学校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等,为立德树人提供坚强政治保障。学校规范召开教代会、团代会和学代会,畅通师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监督渠道。构建了“一三三五”党建模式,即把“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作为工作主线,坚持“连续性、创新性、时效性”三个原则,筑牢“学校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基层党支部”三级组织,实施“思想引领、党建强基、党员先锋、协同育人、廉洁正风”五项工程,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近5年,学校获评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1个,全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2个、“样板支部”3个,全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2个,全省高校“党建特色品牌”1个。1个党支部入选全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
深化“三全育人” 构建大思政工作体系
学校积极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分工协调、师生共同参与的“一三四”三全育人工作格局,即走深“思想政治工作”一条主线,实现全员育人;走实学生“入学、成长、毕业”三个环节,实现全过程育人;走宽“课上和课下、校内和校外、线上和线下、管理和育人”四个结合,实现全方位育人。学校成立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方案》,聚焦“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3个领域,推动学校“素质培根、思想铸魂、专业启智、文化润心”育人理念落地落实。全面开展养成教育,建“知、情、意、行”四位一体的教育体系,设计品德养成、性格气质、学业素养3个方面23个好习惯养成项目及配套实践清单,成立44个好习惯主题协会,推动学生实现从“被动管理”向“主动养成”转变。组织开展“十育人”标兵评选活动,激励全体教职工积极投身育人工作。学校连续多年在“长春市思想政治工作优秀研究成果和优秀研究单位”等评选表彰中获奖。学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成效与经验获国内主流媒体多次报道。
完善课程体系 发挥课堂教育主渠道作用
学校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突出核心价值引领,提升课程育人的能力和实效。
提升思政课程教学质量。校长、党委书记作为思政课建设第一责任人,带头研究和推动思政课建设,深入思政课堂听课、授课。成立思政课教学指导组,统筹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对标思政课教师“六要”标准,学校从人员选聘、资源配置、职称评聘等方面抓实思政课队伍建设。通过“引—学—赛—研”综合施策,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教学科研水平。
夯实课程思政建设根基。学校制定《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方案》,培育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选树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优秀教学案例,举办专题培训与交流,鼓励教师积极参加课程思政类的各项竞赛。编印《课程教学大纲指导意见》,明确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方法,结合专业特点融入思政教育,实现课程思政建设全覆盖。近3年,学校依托学校课程思政教学与实践研究中心,开展“课程思政开放课堂”38场,“光华思政大讲堂”5次。学校参与发起成立全国民办高校课程思政联盟并担任副理事长单位,承担6个专业的《课程思政教学指南》撰写任务、获批课程思政案例5个。获批吉林省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建设项目1个、吉林省课程思政教学典范案例4项和优秀案例17项、吉林省课程思政建设项目3项。打造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54门、黄大年式教师队伍5支。教师在国家级课程思政类教学竞赛中获奖6项。
坚定以文育人 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
学校重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弘扬,坚持以文育人、以文化人,构建了“国文化传承+家文化浸润”的特色文化育人体系。
厚植弘扬中华“国文化”。学校师生创作的《讷殷之恋》《老黑河》《失落的天堂》《耀眼的弧光》《裁缝铺子》等一系列有影响力的文艺作品,在国内外屡获大奖。学校积极打造校园冰雪文化特色,组织学生开展以“同心助力冬奥、一起走向未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等为主题的系列雪地绘图活动,先后被全国百余家媒体报道。学校积极引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民间优秀文化进校园,建设松花江流域民族艺术馆,承办鲁迅文化基金会长春文化工作委员会成立仪式,举办前郭县非遗艺术类精品项目展演、岫岩皮影戏专场展演。结合传统节日,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月”“千人汉服游园会”等系列活动。
传承创新光华“家文化”。学校以培养师生“爱校”情怀为突破口,注重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家文化”育人体系。每年组织开展“新年包饺子”“春节写福联”“端午节包粽子”“中秋节送月饼”等活动,举办古诗词大赛经典诵读、在长春高校大学生书画展、家书文化长廊等,让学生真正成为学校“家文化”的创造者和受益者。学校持续开展“家书文化”活动,多件作品在全国家书征集活动中获奖,《家书汇编》被国内多家博物馆收藏,逐步成为具有校外影响力的校园文化品牌。
(作者:贾小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