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德润初心·惠聚力量” 德惠市以宣讲大赛打造县域理论传播品牌样本

0
分享至

壮阔愿景,激荡人心;磅礴力量,凝聚德惠。

从田垄阡陌到城市街巷、从机关科室到经营门店,从市民群众到社团组织……德惠大地之上,处处洋溢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基层理论宣讲的蓬勃气象。

全网相关内容浏览量破100万次;

98余名基层理论宣讲员参赛;

单条主题短视频最高点击量达18万次;

568万全国网友直播观看;

众多网友互动评论热烈……

每一次宣讲声入耳,都能唤醒满场共鸣,引发一场深入领会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思想洗礼。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以来,如何让党的创新理论及全会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浸润人心,成为县域工作的重要课题。11月14日,由中共德惠市委宣传部、德惠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德惠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组织举办的“德润初心·惠聚力量”德惠市第二届基层理论宣讲员大赛,在德惠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圆满落幕。本届大赛汇聚98名基层宣讲员同台竞技,经初赛选拔后20名选手脱颖而出进入决赛。大赛以“百姓讲、百姓听、百姓信”的创新形式,生动践行了“用党的创新理论教育人民”的工作要求,既打造出县域理论宣讲的品牌化样板,更沉淀出适配本地实际、可落地推广的基层理论传播实践路径。

草根登台破局传统宣讲:让理论传播接足“地气”



“以往听理论宣讲,总觉得‘离得远、听不懂’,这次选手讲的都是身边事,政策怎么帮咱们致富、社区怎么变便利,一听就明白!”现场观众王先生的感慨,道出了本届大赛的创新价值。相较于传统理论宣讲中“机关讲、群众听”的单向传播模式,“德润初心·惠聚力量”德惠市第二届基层理论宣讲员大赛彻底打破身份壁垒,以零门槛开放姿态面向全市征集选手,来自德惠市数十个单位的98名基层理论宣讲员在宣讲中融入了PPT、视频、背景音乐等多种展现形式,紧扣大赛主题,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分享个人的学习感悟,内容既有结合自身岗位,分享在平凡岗位上的责任担当,也有身边典型的鲜活事例。



为让宣讲更有质量、更贴民心,大赛举办方在初赛前专门增设政策解读与表达技巧专项培训,邀请理论专家与资深宣讲员授课,帮助选手精准把握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核心要义,掌握“乡音土话解政策”的宣讲技巧。



从初赛到决赛,比赛现场始终透着浓浓的“烟火气”。参赛选手彻底摒弃生硬说教与书面术语,全靠身边鲜活实践诠释理论内涵:驻村工作者王淳以家乡产业链建设的亲身经历,用乡音方言讲述乡村振兴政策的落地实效;社区工作者曲容岩以社区餐厅、便民商店升级的日常工作,解读基层治理的民生温度;“政策好不好,要看百姓是哭还是笑”,选手的直白表述,让高质量发展理念与企业生产、职工生活紧密相连。真挚的情感、生动的讲述,让抽象理论变得可感可知、入脑入心,比赛现场掌声此起彼伏,尽显“百姓讲、百姓听、百姓信”的接地气特质。



经过激烈角逐,最终在决赛的舞台上,于雷、郝子鉴荣获本届大赛一等奖,王斯奇、李悦、林宇、赵思源获二等奖,李冠星、赵思琪等6名选手荣获三等奖,姜尚、宋莫达等10名选手荣获优秀奖,德惠市教育局、德惠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国家税务总局德惠市税务局等10家单位获优秀组织奖。

久久为功铸牢品牌根基:构建理论传播长效生态

作为德惠市深耕多年精心培育的特色宣讲品牌,“德润初心·惠聚力量”德惠市基层理论宣讲员大赛历经从探索起步到成熟完善的蜕变,已形成“选拔—培育—实践—提升”的完整生态闭环。



从首届的初步试水到本届的全面升级,大赛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容:参赛人数从首届的70余人增长至本届的98人,覆盖群体从乡村、社区延伸至企业、学校;评审机制不断优化,本届赛事延续7人评委组专业评审模式,围绕内容质量、语言表达、宣讲技巧、形象气质四大维度严格考评,采用“去掉一个最高分、一个最低分后取平均分”的透明规则,确保赛事公平公正,让品牌公信力持续提升。



为深耕品牌传播、扩大赛事品牌效应、筑牢理论宣讲品牌根基,搜狐东北振兴频道在德惠市委宣传部的支持和指导下精准发力、多维赋能:精心制作7条主题短视频与1条赛事专题片,撰写3篇深度报道稿件,同时对决赛进行高清全程直播,吸引568万网友在线观看。相关内容全网浏览量超100万次,单条短视频最高点击量突破18万次。以专业媒体视角构建的多元传播矩阵,不仅全方位展现赛事风采与宣讲实效,更让“德润初心·惠聚力量”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容,以实打实的传播数据夯实品牌传播基石,为理论传播长效生态构建注入强劲动能。

理论落地浸润民生福祉:以品牌力量凝聚发展动能

“做一粒扎根大地的理论种子,才能让政策红利开花结果。”本届大赛一等奖获得者郝子鉴在宣讲中这样诠释初心。作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基层传播的重要载体,本届大赛紧扣“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助力‘十五五’高质量发展”核心主题,让理论宣讲与民生实践深度融合。选手们的宣讲内容,既是对政策落地成效的生动展示,更是对群众获得感的真实记录:乡村产业升级让村民增收致富,社区服务完善让居民生活便利,企业创新发展让职工就业稳定,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让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群众对发展的信心与期盼。



“大赛搭建起理论与基层的‘连心桥’,不仅让群众读懂政策、认同政策,更将思想共识转化为发展动能。”德惠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曲龙吟表示,连续两届赛事的深耕,让理论宣讲彻底摆脱“机关味”“书面腔”,真正回归群众、服务群众。赛事落幕不是终点,依托本届赛事组建的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七讲七进”宣讲团,将宣讲触角延伸至田间地头、企业车间、社区楼栋,健全常态化宣讲机制。较首届宣讲覆盖范围实现翻倍拓展,通过“宣讲+有奖问答”的形式,让理论传播触达更多群体,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持续走深走实。

品牌升级书写县域样板:为理论传播提供“德惠经验”

从首届的“破土而出”到第二届的“枝繁叶茂”,“德润初心·惠聚力量”已成为德惠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闪亮名片,其品牌建设经验具有鲜明的示范意义。在队伍建设上,坚持“发动草根、扎根基层”,让群众从理论传播的“旁观者”变为“参与者”,构建起多元化的宣讲人才梯队;在内容创新上,推动宣讲与基层治理、民生服务、乡村振兴等中心工作深度绑定,让理论宣讲跟着群众需求走、贴着实际工作讲;在机制保障上,建立“培训+竞赛+实践”的长效模式,通过人才库建设、常态化宣讲等举措,确保品牌持续发力。

未来,德惠市将继续擦亮“德润初心·惠聚力量”理论宣讲品牌,进一步深化宣讲队伍专业化建设,优化宣讲内容供给,健全全域覆盖的常态化宣讲机制,让党的创新理论通过乡音土话传遍田间地头、企业车间、社区楼栋。连续两届深耕的理论宣讲实践,不仅为德惠“十五五”高质量发展筑牢思想根基、汇聚奋进力量,更以品牌化、大众化、实效化的探索,为全国县域理论传播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让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沃土中不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东北振兴
东北振兴
向世界讲好东北振兴的故事
2239文章数 18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