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6年买新能源车那1.5万补贴的事。有人说“销售说随便买都能领”,有人担心“自己是不是不符合条件”,还有人搞不清“这补贴到底是现金还是减税”。
今天不搞虚的,用最实在的话把补贴的来龙去脉、必满足的条件,还有4S店不会说的坑全讲透,看完你就能照着排查,别让这1.5万白白溜走。
先把最关键的一点说在前头:这1.5万不是国家直接打给你的现金,而是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半的最高限额。咱们买新车都要交购置税,计算公式是“车价÷1.13×10%”,2026年政策调整后,新能源车能享受到购置税减半,算下来最高就能省1.5万——比如买辆30万的纯电车,原本要交2.65万购置税,减半后只交1.325万,刚好省了1.325万;要是车价再高些,最多也就能省1.5万。别听人说“能领1.5万现金”,那都是没搞懂政策的误传,咱们要的是实实在在减税,不是空口的“补贴”。
接下来这4个门槛,是领优惠的“硬通货”,少一个都不行,咱们一条条对着看:
第一个门槛:车型和参数得“双达标”,别被“绿牌”忽悠了。不是所有挂绿牌的车都能享优惠,必须是工信部最新公布的《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里的车才行——我前几天特意查了2026年的首批目录,纯电车的要求比之前严多了:CLTC续航得够400公里,电池能量密度得超过160Wh/kg,那些之前卖得火的300公里续航小电车,这次全没进目录,2026年买这类车,一分钱优惠都没有。插混(含增程)车更要注意,纯电续航得超100公里,比2025年的43公里门槛翻了一倍多,现在手里有短续航插混车的朋友,要是2026年想换车,可得先看新款参数。还有个重点:油电混动不插电的车,不管多贵多新,都不在目录里,别听销售说“以后能补”,政策里写得明明白白,这类车全程不享受。
第二个门槛:买车的人和用车用途,一点都不能乱。只有个人买了家用的非营运车才能享优惠,企业买车、用来跑网约车、拉货的营运车,想都别想。我去年遇到个粉丝,买了车偷偷改成网约车,结果半年后被税务部门查到,不仅追回了1.2万的优惠,还补了罚款,太不值当了。另外,一个人一年只能享一次这优惠,就算你想给家人买两台车,也只能有一台能减购置税。还有个容易被忽略的点:购车人得没有税收违法失信记录,比如之前欠过税没补,那优惠肯定领不到,提前在“个人所得税”APP上查一下,几分钟就能确认。
第三个门槛:购车时间和发票,差一天都不行。必须是2026年1月1日到12月31日之间开的购车发票,而且车得是2026年生产的新车——这里有个4S店常用的“套路”:拿2025年的库存车给你算优惠,说“反正都是新车,发票开2026年就行”。千万别信!我查过政策细则,车辆的“出厂合格证日期”和“发票日期”都得在2026年,库存车的合格证是2025年的,就算发票开对了,到税务部门也通不过。还有,发票上的名字必须和车主身份证一致,别想着“用家人名字开票,自己上牌”,到时候优惠领不到,过户还麻烦。
第四个门槛:车的售价有上限,看指导价不看成交价。纯电车的官方指导价不能超30万,插混车不能超35万,这里说的是车企标出来的指导价,不是4S店给你的优惠价。比如有款纯电车指导价31万,4S店优惠后卖29万,就算你实际花了29万,也不符合优惠条件,因为政策认的是“指导价”。我建议大家挑车时,先看车企官网的指导价,超过上限的直接pass,别被终端优惠迷了眼。
最后跟大家聊几句实在的:这次政策提高门槛,其实对咱们消费者是好事。之前有些车企靠低续航、低安全的车型蹭优惠,现在门槛一提,能享优惠的车都是续航够长、电池够安全的,买车更放心。而且我发现,最近比亚迪、吉利、长安这些主流品牌,都在推符合2026年政策的新款车,比如比亚迪的秦PLUS DM-i 2026款,纯电续航提到了120公里,指导价28万多,刚好能享满优惠,预算够的朋友可以重点关注。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