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一点半,小张还在刷“水逆退散”的短视频,第二天汇报PPT空白,他把锅甩给“水星逆行”,领导直接甩给他一张请假条。
![]()
别笑,你我手机里多少都躺着一两个星座App,区别只是有人把它当段子,有人把它当人生说明书。
![]()
剑桥刚发了一篇论文,说星座越刷人会越像星座。
实验里68%的人看完“双子座花心”后,下意识开始多回异性消息,仿佛不渣就对不起宇宙安排。
我听完后背发凉:原来不是星星指导我们,是我们拼命往星星画的框里跳。
更离谱的是,国内有公司把星盘写进招聘系统,HR后台直接筛“天蝎座不招”,上了微博热搜才灰溜溜下线。
星座从社交润滑剂,一夜之间变成就业防盗门。
你以为只是娱乐,人家已经年入百万。
某AI星盘解读,一次299元,上线三个月营收破两千万。
我问做产品经理的朋友凭什么敢卖这么贵,他甩给我一句:“卖的不是运势,是情绪止疼片。
”听完我秒懂:失恋的妹子买“复合概率”,被裁的哥们买“事业转机”,花钱买个剧本,比面对现实温柔多了。
星座经济越火,越说明大家不想好好说话,只想被贴一个“你本来就这样”的标签,省得解释,也省得改。
我自己也踩过坑。
去年相亲,对方第一句“你上升什么”,我答“上升摩羯”,她当场失去表情管理,说“那太现实,我们不合适”。
一顿饭没吃完,我被月亮星座判了死刑。
回家路上我突然想通:把几十亿人装进十二个盒子,再给每个盒子写上优缺点,本身就是偷懒。
我们懒得了解具体的人,于是用太阳月亮上升拼凑出一个“安全人设”,把复杂的人性折叠成十二张扑克牌,抽到哪张算哪张。
最近豆瓣有个小组叫“去星座化生活”,十万多人每天打卡:今天没看运势,没问对方星座,居然也活下来了。
我潜水两周,发现最打动人的帖子是“我把App卸载后,第一次记得同事不吃香菜,而不是她水瓶座爱抽风”。
你看,摘掉滤镜,真实的世界反而更清晰。
星星可以挂在夜空,别让它挂在我们的嘴上。
下一次想开口问“你什么星座”前,先问问自己:我是真的好奇眼前这个人,还是只想找个现成的借口?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