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健康中国 中风识别行动”丹东试点区启动会举行。启动试点建设是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健康丹东战略的重要举措,标志着丹东脑卒中防控体系全面融入国家战略布局,将推动我市脑卒中防治工作在国家战略引领下实现体系化升级、高质量发展。
![]()
此次会议由丹东市人民政府主办,丹东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振兴区人民政府承办,丹东市中心医院协办,市政府副市长时燕、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省神经内科质控中心主任滕伟禹、市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主任孙晓丽、振兴区政府副区长曹莹、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张明欣出席会议,市人大、政协、市委宣传部及市直机关、振兴区属机关、卫健系统等相关领导、各镇街干部、群众代表共计100余人参加会议。
![]()
会议伊始,通过一部题为《提升卒中防治质量 共建健康丹东》的专题片系统展示了“健康中国 中风识别行动”丹东试点区创建历程、建设进展与工作成效。
脑卒中,俗称中风,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面对每年我国新发脑卒中的严峻形势,国家“百万减残工程”于2023年全面实施,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联合中国卒中专科联盟等相关单位和社会各界共同发起 “健康中国 中风识别行动”,丹东因地制宜,依托“政府主导、部门协作、专业支撑、全民参与”特色模式,积极向国家减残委专家委员会申报“丹东方案”。今年6月,我市振兴区、市中心医院从全国201家申报单位脱颖而出,成功入选全国第三批中风识别行动试点区(牵头单位)。
会上,丹东市卒中急救地图正式发布,并同步发布地图使用推广科普视频。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刘城宣读《关于发布丹东市卒中急救地图的决定》,并与市卫生健康委医政科科长时强共同为丹东市卒中急救地图定点医院授牌。卒中急救地图将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患者、120急救系统与定点医院的无缝对接,确保患者在最短时间内被送至定点医院接受规范化治疗,为脑卒中患者搭建“快速识别、及时转诊、高效救治”的生命绿色通道。
![]()
![]()
随后,丹东市卒中专科联盟正式成立,市中心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邢伟宣读《关于同意成立丹东市卒中专科联盟的批复》,并与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省神经内科质控中心主任滕伟禹共同为卒中专科联盟主任委员单位、副主任委员单位授牌,联盟将整合区域医疗资源,构建脑卒中防治“上下联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协作机制,为进一步提升全市脑卒中诊疗整体水平奠定坚实基础。
![]()
![]()
领导讲话环节中,振兴区政府副区长曹莹、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张明欣,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省神经内科质控中心主任滕伟禹,市政府副市长时燕先后发言。时燕副市长强调,“健康中国 中风识别行动”是一项系统工程、民生工程,各级各部门要树立“一盘棋”的思想,主动靠前,密切配合,通过实施中风识别全民宣教、开展高危因素筛查与干预、完善急救体系网络建设、强化诊疗服务能力等系列举措,为广大人民群众筑起一道“早识别、早响应、早救治”的坚实健康防线。
![]()
![]()
![]()
![]()
最后,在与会人员的共同见证下,市政府副市长时燕、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省神经内科质控中心主任滕伟禹、市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主任孙晓丽、振兴区政府副区长曹莹、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张明欣共同按下试点启动键,“健康中国 中风识别行动”丹东试点区正式启动!
![]()
下一步,我市将以“健康中国 中风识别行动”试点建设为契机,以卒中专科联盟为依托,以卒中急救地图为纽带,推动脑卒中优质防治技术向基层延伸,防治健康宣教向基层覆盖,通过多种形式的科普宣教,提高市民健康素养,尤其是提高中风患者症状识别的知晓率,从而做到中风识别的全民参与和全民知晓,为增加全市人民群众健康福祉,推动“健康丹东”建设贡献“卫健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