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引子
李世民系列是计划要写十篇的,这是第二篇。
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生涯中不得不提的重要事件。很多人认为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精心策划十拿九稳的阴谋。实则不然。李世民当时不是最高掌权者。在堂堂天子脚下他岂敢造次。恰恰是因为李渊大意,才会导致李世民成功。李世民政变成功的概率极低。所以,我称之为上天选择了李世民。
2 玄武门之变经过
这里不多赘述。直接引用资治通鉴的记录:
太白经天。秦王世民既与太子建成、齐王元吉有隙,每以事侵之,建成、元吉亦内不自安。
(李世民密奏建成、元吉淫乱后宫)
世民密奏建成、元吉淫乱后宫,且曰:“臣于兄弟无丝毫负,今欲杀臣,似为世充、建德报仇。臣今枉死,永违君亲,魂归地下,实耻见诸贼!”上省之,愕然,报曰:“明当鞫问,汝宜早参。”
(张婕妤泄密,建成、元吉谋拒)
张婕妤窃知世民表意,驰语建成。建成召元吉谋之,元吉曰:“宜勒宫府兵,托疾不朝,以观形势。”建成曰:“兵备已严,当与弟入参,自问消息。”乃俱入,趣玄武门。
(玄武门伏杀)
上时已召裴寂、萧瑀、陈叔达等,欲按其事。建成、元吉至临湖殿,觉变,即跋马东归宫府。世民从而呼之,元吉张弓射世民,再三不彀,世民射建成,杀之。尉迟敬德将七十骑继至,左右射元吉坠马。世民马逸入林下,为木枝所挂,坠不能起。元吉遽至,夺弓将扼之,敬德跃马叱之。元吉步欲趣武德殿,敬德追射,杀之。
(尉迟敬德入宫宿卫)
翊卫车骑将军冯翊、冯立闻建成死,叹曰:“岂有生受其恩而死逃其难乎!”乃与副护军薛万彻、屈咥直府左车骑万年谢叔方帅东宫、齐府精兵二千驰趣玄武门。张公谨多力,独闭关以拒之,不得入。云麾将军敬君弘掌宿卫兵,屯玄武门,挺身出战,所亲止之曰:“事未可知,且徐观变,俟兵集,成列而战,未晚也。”君弘不从,与中郎将吕世衡大呼而进,皆死之。守门兵与万彻等力战良久,万彻鼓噪欲攻秦府,将士大惧;尉迟敬德持建成、元吉首示之,宫府兵遂溃。
(高祖惊愕与政权交接)
上方泛舟海池,世民使尉迟敬德入宿卫,敬德擐甲持矛,直至上所。上大惊,问曰:“今日乱者谁邪?卿来此何为?”对曰:“秦王以太子、齐王作乱,举兵诛之,恐惊动陛下,遣臣宿卫。”上谓裴寂等曰:“不图今日乃见此事,当如之何?”萧瑀、陈叔达曰:“建成、元吉本不预义谋,又无功于天下,疾秦王功高望重,共为奸谋。今秦王已讨而诛之,秦王功盖宇宙,率土归心,陛下若处以元良,委之国事,无复事矣!”上曰:“善!此吾之夙心也。”
(册立世民为太子)
癸亥,立世民为皇太子。又诏:“自今军国庶事,无大小悉委太子处决,然后闻奏。”
![]()
3玄武门之变变数一:李渊的临场应变
作为开国皇帝,李渊的政治嗅觉不可能不敏锐。如果他在前一天晚上或当天清晨察觉到任何风吹草动(如禁军异动、李世民部将的调动),他完全可以采取先发制人的措施:取消召见、加强自身护卫、甚至直接下诏控制李世民。一旦李渊率先动手,李世民“清君侧”或“自卫”的政治名义将立刻崩塌,成为谋逆。
即使是玄武门之变后,李渊仍然有选择的余地。如果李渊当时表现出开国皇帝的魄力,厉声斥责尉迟恭,并号召身边的侍卫将其拿下或誓死抵抗,事态就会失控。尉迟恭敢不敢对皇帝动手?皇帝身边的侍卫是否会临阵倒戈?这将引发极大的混乱和不确定性。
结论:李渊的“懵懂”和“顺势而为”,是李世民成功的关键前提。如果李渊表现出强烈的抵抗意志,李世民政变的合法性将荡然无存,甚至可能引发宫廷卫队的内部火并。
4玄武门之变变数二:太子李建成的警觉性
太子李建成不是平庸之辈。在李渊造反的过程中,李建成作为长子一直是在后方镇守监国的角色。甚至在刘黑闼第二次造反时李世民未能平定的情况下,李建成亲自出场平定叛乱。李建成在大唐建立的过程里也是立下汉马功劳的。可从玄武门之变来看,李建成的警觉性似乎还不如他那给外人不成器感觉的四弟李元吉。在政变前,李元吉和魏征都提醒过他。特别是魏征,“阴劝太子早为之所。”,就是早点除掉李世民的意思。
只能说李建成心慈手软,就连在玄武门之变的表现是一个大衰种的形象:“世民射建成,杀之“。根本不是主角形象,一出场就毙命。根本就没出手,就被击杀。也许他没有想到,二弟会亲手将他击杀。在太子这一个身份上,过于理想化(以为太子就能十拿九稳当上皇帝),没能未雨绸缪,有点无能和反应迟钝的形象。
结论:但凡李建成警觉性高一点,心狠手辣一点,就没有玄武门之变。
5玄武门之变变数三:李世民的临场发挥与运气
在冷兵器时代的近距离格斗中,个人武艺和运气成分极大。
李世民首先射死了李建成。但在追击李元吉时,坐骑受惊,奔入树林,李世民被树枝挂下马,李元吉趁机反扑,用弓弦勒住李世民的脖子。千钧一发之际,尉迟恭赶到,射杀并砍下了李元吉的首级。
如果李世民第一箭没有射死李建成,或者李建成身穿护甲,只是受伤,那么局势可能逆转。李建成和李元吉可以合力反击落单的李世民。另外,在李世民被李元吉勒住的那几十秒内,如果尉迟恭因为任何原因(比如被残兵阻挡、走错路)晚到片刻,李世民很可能就此窒息身亡。主帅一死,整个政变集团将瞬间崩溃。
结论:在核心刺杀环节,李世民一方也充满了风险。他个人的生死就在毫厘之间,整个政变的成功极大地依赖于他个人的勇武和那么一点点运气。话说李世民一生运气不错,他也不是第一回干这么风险的事。当突厥兵临城下之时,一人出城面对突厥,退去十万突厥兵,确实令人神往。只能说天佑李世民!
6玄武门之变变数四:东宫与齐王府援军的战斗效率
太子翊卫车骑将军冯立、薛万彻等人率数千精兵猛攻玄武门,但由于守将常何的叛变,他们久攻不下。直到尉迟恭出示李建成、李元吉的首级,东宫军队才军心溃散,四散而逃。如果冯立、薛万彻作战更加勇猛,或者守军中出现其他内应,迅速攻破了玄武门。那么,他们就能与门内的李世民部队展开混战,并救出(或抢回)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尸首。即使李建成已死,只要尸首不被对方控制,冯立等人就可以拥立李建成的儿子,继续战斗。
薛万彻在久攻玄武门不下的情况下,提议转而攻打秦王府,这是一个极具威胁的变招。如果秦王府被攻破,李世民的妻儿和部下家眷将被屠戮,同样会对李世民集团造成毁灭性打击。
结论:玄武门的坚守和及时出示首级,是瓦解东宫武装的关键。如果任何一个环节被突破,局部胜利都无法转化为全局胜利。
7结束语
不想多说,只能说李世民是天选之子,天子骄子。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