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土教育“暴雷”事件已经过去几天,冷静下来后谈谈我的看法。
几年前孩子准备上学时接触“一土”,并且邀请我去参观校园,彼时一土刚跟BISS合作,校园在安贞。我详细考察一土的教育理念后,我个人有些难以全盘接受,再考虑到校园离家有点距离,而且一所新兴学校的不确定性,最终作罢。
没想到一土教育如此命运多舛,跟BISS仅合作一年多就不欢而散,校区不停更换,去年终于跟致知学校合并,拿到K12的办学资质。不料,据李一诺说,因为合作方利用一土的资源融资和挪用,导致学校资金链出了问题,教师工资都难以按时发出,也就是新闻中所说的一土暴雷事件。
我不想幸灾乐祸冷嘲热讽,也不想含情脉脉一味鼓励,仅以旁观者的身份谈谈自己的观点。这次“被骗”的纠纷目前还没有定论,很多人说李一诺和申华章夫妇是理想主义者,但我依然有点小疑问,申华章应该是公司法人,夫妇二人都是超级学霸且有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为什么能让高达5000万元的融资轻易转出,恐怕还需要更多信息源来佐证。
抛开这次纠纷,再说说一土教育的“软肋”,办学资质问题。一土教育成立于2016年9月,同年11月,《民办教育促进法》修订成为政策分水岭,要求民办学校的义务教育必须为非营利性,高中部分可以办营利性学校。也就是说一土在成立前,并没有做办学资质的申请准备,而是用了先上车后补票的方式,没想到审批程序收紧。即便如此,2016年之后,也并非完全无法甚至资质,比如我查到2018年丰台区就有过审批新的民办K12学校记录,真正的政策收紧发生在2021年,《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实行后,多省才明确 "原则上不得审批设立新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当时一土教育正在着手与BISS国际学校合作,错过了自己拿资质的最后窗口,最后在2024年,急于拿资质的一土才没禁得住诱惑,“委身”致知学校。教育、医疗等都属于特殊行业,具有极强的公共属性,从立志办教育开始,一土的创始人似乎并没有想到要先拿办学资质再办学,在办学过程中似乎也多是寻求与有资质的私立学校合作,学校有起色后也没有进一步做好GR,而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传播和教学项目上,殊不知在传播和教育项目上越“成功”,李一诺频繁传播,名气越大,办学资质的隐患就越危险。
这些硬件上的问题,希望是我这个局外人的胡乱猜测,或许二位创始人已经有过卓绝的努力但未果。
在教育软件上,一土教育核心理念是培养“内心充盈的乐天行动者,理性创新的高效学习者”,还有“关系、状态、生长”的一土心法。后来又提出五大维度,细分成19 个二级维度和 51 个三级维度,再加上个性化的评价体系。各种概念之下,在我看来更加核心的是其“项目式学习”,通过某个主题来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从学习到实践的过程。
我充分认同几位创始人的理念,但落实在实践层面,仍然要考虑现实因素:项目制是否适用于所有孩子,是否普遍适用于当代中国家庭。
是否适用于所有孩子,是基于我教育孩子的经验。我儿子属于智识发育比同龄人较晚的(无关褒贬,每个孩子有自己的节奏和进度),学说话更晚,接受复杂语言指令、使用语言复杂表意比同龄人稍晚一些。在项目制合作中,不同类型、阶段不同的孩子如何整合,千差万别,怎样是最佳组合,高度依赖老师的经验而非硬性维度,这太过微妙,我宁愿让孩子接受更制式化的教育,等到他的自我意识更加清晰后,再主动寻求自主学习与实践合作。目前我教育儿子的经验告诉我,慢慢等他成长更好。当然,我小时候也是如此,小学甚至初中阶段都学得很机械懵懂,真正对读书和人生有体悟、做到一土教育的核心理念,已经是我大学之后了。也许晚,但是“晚”可能更适合我呢。
另外就是,项目制教学的确增强了趣味性和自主性,但自己有限的经验告诉我,一些基础知识的学习本身就是“枯燥”的。很多人质疑背诵古诗词、反复训练计算、背英语单词不断巩固语法,但成年之后,这些“肌肉记忆”却给了我不少帮助,我甚至感叹自己没有趁着年轻再扎实一些。那些曾经枯燥的肌肉记忆,在中年后不断激活,至少我还挺感谢当年的苦学。
是否适普遍适用于当代中国家庭,是基于我对当代社会的理解,以及一土教育的认知。比如据悉一土教育目前的学费大约在20万元一年,这个门槛首先决定了家庭收入水平不能太低。另外,更重要的是,一土教育还推动家庭全方位融于孩子教育,可以理解为全村的力量围绕在孩子身上。我当然百分百支持家校共创的理念,而且家庭教育在孩子人生中的比重应该更大。
但是,当代中国有多少家长有时间、精力、能力、财力来按照一土教育那样“培养”孩子。这里还要区分一下培养和托举的区别,托举是自下而上,希望孩子跃龙门改变命运,才有了衡水中学模式,才有了张雪峰的成名。绝大多数家长没有时间、精力、能力、财力来实现一土的理念。即便财力足够,恐怕父母也要忙于工作。最终一土教育的家长画像,大致应该为中产阶级以上、父母双方最好有一个在家专职育儿(至少也要拿出主要精力育儿)的家庭。说实话,有这样的家庭条件和环境,父母双方的经济基础、教育理念本身就不会有太多瑕疵,都属于高知高收入且重视教育并奉行平等理念、交给孩子自主性的家庭,这种孩子一般都错不了。
我们在推崇一土教育理念的同时,目前一土奉行的理念,跟很多名校的“全人教育”本质并无不同,同时也不该妖魔化其他普通公立学校。我儿子就上了个所谓“普通”小学,我惊喜地发现,老师都特尊重孩子、平等交流,我家娃犯了错,老师跟他向朋友一样沟通,还特别跟我交流教育方式。而且,孩子的教育核心在家长,家长先反思自己吧。而一土也没必要过分理想主义和悲情化,教育是更普遍且无法“试错”的事,因为一旦错了,就是孩子的一生,至少我在这方面希望“保守”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